4月24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辽宁省教育厅、大连市教育局主办的“2025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大连市开幕。北外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教育处一级调研员曾阳,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陈宝祥,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晓峰,大连市中山区区委副书记、政府党组书记、区长王厚海,大连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刚,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德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晓堂,大连市中山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陈兆峰,大连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凯,大连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妤婕,大连教育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斌,大连市教育局高中处处长张淑媛,大连市中山区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军,大连市旅顺口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殿文,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中国教育报编审、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东升,外研社副社长王勇,外研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等出席会议。
15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小学英语教研员、校长、教学主管和骨干教师齐聚大连,聚焦新时代育人使命,围绕“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外语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这一主题,共同探索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新路径,与会代表充分沟通、深入交流,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大会进行现场直播,截至24日上午会议结束,线上线下累计115万人次参会。
陈宝祥代表辽宁省教育厅向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构建新时代外语课程体系的当务之急,也是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的长远之需。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助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对基础外语教育发展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与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基础教育外语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把基础外语教育办得更优、更强。
张晓峰指出,大连市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率先开启了英语新课程改革,历经多年探索,现已构建起小初高衔接的课程链与“课程—课堂—教师”三位一体的改革矩阵,英语教育实现了从“学习语言”到“用语言学习”的转变,多项成果获国家级认可,彰显了基础外语教育改革成效。
李天顺表示,推进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外语教育改革,要坚守“为谁培养人”的根本立场,锚定“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方向,聚焦“怎样培养人”的实践路径,构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课程育人体系,探索“融合创新、动态生成”的教学实施范式。
王定华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发言。他回顾了两次新时代全国教育大会对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阐释了《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颁布的背景和意义。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贯彻落实《纲要》的生动体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精心实施立德树人工程。要实施素质教育,抓住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第二,不断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要保障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保证各级各类学生的资助实现应助尽助,保障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就业创业等其它公共服务,做到应保尽保。既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又要提出因材施教的方法和措施。第三,加快构建素质精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育人智慧、有躬耕态度、有仁爱之心、有宏道追求,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第四,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开放包容、有所作为,认识人工智能、拥抱人工智能、驾驭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和外语教育。第五,全面深化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要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加大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展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广度,拓展区域国别研究的疆域,对周边、对地区、对全世界更加了解。
曾阳在题为“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主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及特殊教育进步显著等多方面成就。然而,我们仍需准确把握、积极应对,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学习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在数量、质量、人民满意度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梅德明作题为“立足强国建设的英语新教材和新教法”的主旨发言。他指出,外语学科应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时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认识并发挥新教材的育人功能至关重要,老师们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教育的整体观,重视教学的整体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进阶,为培养新时代的外语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程晓堂在题为“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英语教师的教材素养”主旨发言中阐述了教材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材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他指出教师正确理解和有效使用新教材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了教材素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随后,程晓堂详细分析了英语教师教材素养的构成要素,强调了提升英语教师教材素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大会发布了由教育部相关司局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牵头、北京外国语大学支持、外研社提供技术保障的“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管理服务平台”。平台将以全球化视野与数字化思维,构建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立体网络,推动国际教育在理念碰撞、资源联动、人才共育中实现深度融合,为夯实教育强国建设根基、促进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范式和实践支撑。同时,大会还发布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7版),词典收词23万余条,增收高频新词新义1000余条,解读热门话题,诠释社会变迁,并创新融入中国特色元素,引导学习者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分享中国智慧。
大会由丁浩、王芳、王勇、陈媛媛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