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李夏德名誉教授授予仪式暨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国家讲堂举行。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李夏德(Richard Trappl),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海迪曼(Gudrun Hardiman-Pollross)等出席活动。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雷佩克(Padraig Lysaght)通过视频致辞。活动由北外德语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张晓玲主持,北外德语学院学生表演中德双语暖场合唱。

贾文键表示,李夏德教授长期担任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全身心投入中奥交流事业,为促进中奥和中欧的友好交往与文明互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青年学子,增进中奥人民友谊作出更大贡献。

海迪曼高度评价了中奥两国大学间合作的成果,她对北外授予李夏德名誉教授称号表示感谢,期待中奥两国未来在教育文化领域深化交流。雷佩克通过视频祝贺李夏德获聘北外名誉教授,他回顾了李夏德作为维也纳大学汉学系第一届学生的求学经历,高度评价其为中奥友好关系作出的卓越贡献。

随后举行名誉教授证书授予仪式,贾文键为李夏德颁发北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证书。李夏德在随后的致辞中深情讲述与中国结下的深厚情谊,对北外表示衷心感谢,期待未来继续为搭建中奥友谊桥梁贡献力量。

授证仪式后,李夏德作题为“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的个体与社会:《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莫扎特歌剧中费加罗的比较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系北外德语国家讲堂系列报告之一。在讲座中,李夏德比较了《红楼梦》和《费加罗的婚礼》创作背景,并展示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演绎莫扎特歌剧的片段,中西乐器的交相辉映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通过跨文化艺术实践生动阐释了18世纪中欧文学作品中个体与社会关系主题。在随后的问答环节,李夏德就书籍的意义、从音乐到汉学的研究道路、贾宝玉和费加罗的人物形象对比以及中奥文化交流等问题与现场师生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德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江教授致闭幕辞。吴江致敬李夏德将研读《文心雕龙》带来的领悟渗透到了推动中奥人文交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表示未来北外德语学院将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专业本领的年轻学子,持续助力中奥合作与交流,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

中国前驻奥地利文化参赞、原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贾建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德语部副译审胡浩,北外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主持)翟峥,德语学院副院长寇蔻等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