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23卷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新书发布会暨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会议由北外亚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北外党委副书记贾德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季为民、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分会会长陈明出席会议并致辞。致辞环节及揭幕仪式由北外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主持。

贾德忠表示,北外始终以国际化为核心目标,以培养具备高水平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宗旨。作为全国首批获批“国别与区域研究”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北外将区域国别研究理念深度融入学科体系,形成了“全校一体、多元共生”的研究格局。丛书汇聚了全国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共41个亚非语种的114名学者共同参与,是国内首个以区域文学为主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仅彰显了北外在东方文学与区域研究领域的深厚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外语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体系中的支撑地位。
季为民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国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与前沿性不言而喻。丛书系统考察了21世纪前20年东方各区域文学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特征,深入剖析了文学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之间的深层互动,以及中国文化在区域内的传播与接受,在整体上建构起了这一时期东方文学的研究体系,不仅有助于中国东方文学研究在国际学界占据领先地位,也从学术层面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陈明指出,东方文学作为世界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载着亚非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精神世界。丛书以“年谱”这一兼具史料性、学术性与工具性的形式,对新世纪以来东方多个区域的文学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全面呈现,清晰勾勒出了东方文学的演进脉络,为理解当代东方社会思想、文化动态与精神走向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对于夯实中国东方文学研究学科根基、构建中国视角东方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学术在世界东方学领域发出更强音具有巨大价值。

揭幕仪式上,贾德忠、季为民、陈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钟智翔、天津师范大学教授黎跃进、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立新等三位特邀专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大项目图书中心负责人、丛书总责任编辑张潜,北外亚洲学院教授、丛书总主编穆宏燕共同为新书揭幕。
作者代表发言环节由北外亚洲学院副院长顾佳赟主持。穆宏燕概述了丛书的编纂理念与价值。她指出,丛书以其对东方文学的系统性整合与理论性重构,为东方文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献根基与重要的理论框架。张潜,钟智翔,黎跃进,王立新,北外亚洲学院教授曾琼、副教授霍然,阿拉伯学院教授薛庆国,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金明淑,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卢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助理研究员张月等围绕各自承担部分展开发言。各位专家学者在充分肯定丛书的重大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之余,对今后持续推进中国东方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专家讨论环节分为东北亚、东南亚与南亚、西亚与非洲等三组。东北亚组由金明淑主持,秦刚评议,刘妍、顾蕾、石秋英、房彦君从多重视角探讨了东北亚日语文学的最新动向。东南亚与南亚组由霍然主持,黄芝评议,尚颖颖、申展宇、黄怡婷、李源毓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呈现了该区域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西亚与非洲组由闵雪飞主持,尤梅评议,姜楠、任宏智、王渊、刘天南、刘逸中基于不同国别,剖析了新世纪以来西亚与非洲文学的最新发展。大家就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大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东方文学与区域国别学交叉复合等问题阐述了见解。

丛书于2025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北外“双一流”重大标志性项目成果,分为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20卷)与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研究(3卷)两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