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之际,“新时代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会议由北外主办,北外法学院、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承办,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网站协办。

北外党委副书记贾德忠,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李玉萍,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志远,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洪文建,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公安朝阳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毕波出席并作开幕式演讲。开幕式由北外法学院院长丁相顺教授主持。
贾德忠表示,《法治宣传教育法》首次将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这标志着法治宣传教育的视野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宣传教育对象从主要面向国内转变为国内、国际并重,实现统筹推进。这一新方向与新使命,迫切需要政界、学界和实务界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他强调,面向未来,北外将充分发挥学校多语种优势和跨文化研究专长,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全力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与平台,努力构建能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动态融合全球法治文明成果的智慧法治教育生态。
主旨发言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原庭长王晓东,司法部涉外法治局一处调研员陈擘,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事中心副主任王琳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副检察长李锐,北外法学院教授、法律事务室主任张海征等分别从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作用、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商务领域涉外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国企业 “走出去” 的法律风险、涉外检察宣传工作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石作用等角度发表观点,为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本环节由北外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辽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燕龙主持。
专题研讨环节,来自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中央党校、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万慧达知识产权、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环球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聚焦“涉外司法、法律服务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治宣传教育”与“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未来发展”两大专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充分肯定了《法治宣传教育法》确立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对于促进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国民法律素养、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围绕《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的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就法治中国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网络媒体传播方式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涉外执法、涉外司法、涉外法律服务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实践需求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法治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提炼与叙事方式、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与涉外法治宣传教育、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面向和指向、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面向青少年的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和出海“走出去”企业的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等内容,并就法治文化的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拟法庭比赛、人权交流等重点领域的理论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重点交流。

与会专家和学者充分肯定北外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教学和培养区域国别法律人才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认为复合学生的外国语言基础和区域国别法律知识,将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掌握中外法律知识和能力的涉外法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为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格局储备更多有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