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7:39 来源: 党委宣传部 编辑: 邱显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战略需求与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上来,10月15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2025年下半年第一课集中培训。学校3140名党员师生在北外东西校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附属外国语学校的11个会场同上一堂“理论大课”,集体学习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讲授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题报告。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主持培训。

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系统部署,对广大师生成长成才、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师生党员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关爱、谆谆嘱托,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勇毅前行,让教育真正成为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怀进鹏强调,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高校师生党员要坚决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责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矢志创新创造,敢于探索“无人区”,服务国家战略,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要拥抱时代浪潮,做教育数字化时代的领跑者、遵守数字伦理规范的践行者、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要树立开放思维,深化学习交流合作,探索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广大教师要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永葆育人初心,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高校干部、师生党员做人要正,做事要求真,做学问要敢于质疑与创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王定华以“为国之大者立心,为外语新程力行”为题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北外作为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队”、外语院校的“排头兵”,必须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人人敢打必胜”的精气神,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北外何为、党员何为”的崭新篇章。一是胸怀“国之大者”,在深刻把握教育强国核心要义中“站稳立场”。要立足国内,善循规律,坚定不移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外语教育发展道路;放眼国际,洞察时事,以前瞻学科布局、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促使学生“读懂世界”,形成“定义世界”的格局;展望未来,引领前沿,培养熟练掌握智能工具解析文明密码、运用人文智慧校准科技方向的战略型人才。二是勇担时代先锋,在精准开拓教育对外开放新路径中“彰显特色”。要“向上”攀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从国际规则与标准的“遵守者”“跟随者”向“制定者”“引领者”转变;“向下”扎根,不断筑牢人才根基,健全“选拔—培养—输送”全链条机制,培育一批精通外语、通晓规则、善于协商的国际化人才;“向远”传播,主动担当文明使者,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首席翻译官”和中国故事的“一流讲述者”。三是聚焦立德树人,在全力确保根本任务高质量落实中“锻造栋梁”。要打造“大思政”育人生态,确保所有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共同体;锻造“大师资”育人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形成一支政治坚定、情怀深厚、学识渊博、人格高尚的教师队伍;创新“多维度”评价体系,侧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其提供丰富的校园文化和海内外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机会。

这堂党课在学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表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教育是铸魂育人的崇高事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工程,承担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发挥好教育的思政引领力,思政课建设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聚焦学校党委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加强学科底蕴和学术内涵,不断彰显思想熏陶和政治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思政课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应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他们在全球视野中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倩表示,通过学习怀进鹏部长专题讲座,我更加深切体悟到教育的国家战略属性与时代使命。在世纪变局与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叠加背景下,教育被置于国家竞争力与民族未来的关键变量之位。我们将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遵循,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开展“系统工程”式重构:一是突出结构重塑,对接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动态优化学位授权点与专业布局;二是强化“外语+”复合培养,推动外语与经管法信等学科的深度交叉;三是打造贯通链条,构建“本—硕—博贯通、校—院联动、产—教融合”的实践体系,形成能落地、可评估、可推广的育人成果,为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英语学院文学与区域研究党支部书记陈丽表示,怀进鹏部长的专题报告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让我深受启发。当下,文科领域正面临复杂挑战,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学习此次讲话后,我更清晰地认识到,需以讲话精神为舵,在破解英语专业发展挑战、推进新文科建设中扛起双重责任。首先,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我将以讲话精神为引领,秉承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以党建凝聚团队力量,促进党员教师成为新文科建设的“排头兵”。其次,作为一线教师,我将立足英语专业教学,坚持立德树人,在教学和科研中摸索新型课堂实践,探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显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引导学生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北外附校高级教师叶方表示,经济繁荣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通过今天的党课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教育强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初中语文教师,既肩负着传承知识的重任,更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工作中我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针对“数字化原住民”的学生,我在工作中不能故步自封,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学习,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为更高阶段的教育、为国家创新发展筑牢基础。我要发挥学科特长,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阅读拓宽人生的视野,在浸润中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三尺讲台之上融“小我”入“大我”,传授知识,培根铸魂,我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奋斗。

英语学院学生张逸帆表示,怀进鹏部长的专题讲座从系统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三大维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解读了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擘画的教育强国战略图景,为理解“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与时代意蕴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框架。世界科教中心转移的历史经验有力印证了“教育兴则国家兴”的普遍规律,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尤为紧迫。站在时代变革的历史关口,作为一名北外青年党员,我需时刻对党的教育理论笃信笃行,将其作为日常研究的重要遵循,立足外语教育专业特色,主动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处理好“扎根中国与借鉴国际”的辩证关系,为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