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首届“语通为公·全球研学营”研究生暑期国际课程周闭幕
发布时间:2025-07-04 20:27:21 来源: 研究生院 编辑: 邱显锋

7月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首届“语通为公·全球研学营”研究生暑期国际课程周闭幕式暨结课仪式在国际大厦举行。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刘欣路出席仪式。墨尔本大学教授卡斯滕·罗弗(Carsten Roever)、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坦雅·赫夫林(Tanya Heflin)、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夫·武尔夫(Christoph Wulf)参加仪式。

贾文键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不远万里来到北外授课表示感谢。他指出,过去两周,近300名研究生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学术观点、碰撞思维火花、建立学术链接,在语言学、外交学、区域国别学、全球教育治理等领域一道探索知识边界,为中国学术界注入了活力,为外语教育发展增添了信心,为今后长远合作打下了基础。国际课程周彰显了北外以“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校训为指引,坚持向国家与全球发展贡献人才力量的使命担当,不仅推动了思想交汇,更有力促成了知识生产、文化交流、学术创新,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浪潮下,外语学习者在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携手应对世界挑战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外将持续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暑期国际课程,为全球学术对话合作搭建平台,为推动知识进步、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培养更多跨文化交流与创新的使者。

坦雅·赫夫林作为专家代表发言。她高度肯定了各位同学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深情回忆了第一堂课的场景。课堂始于“讲好故事的意义”这一话题。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故事将我们与世界连接”,该理念与北外的育人使命不谋而合。赫夫林表示,同学们运用前沿理论解读古老传说时展现出的智慧与思想深度令她印象深刻。她相信,师生在共享故事、交流见解、切磋学问的过程中点燃的思维火花定能长久延续。希望各位同学永葆求知热情,祝愿这段时间积淀的国际友谊历久弥新。

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夏辰阳(Vlasovskiy Artem)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通过与国际顶尖学者的近距离交流,同学们感受到了鲜活的外交实践案例,形成了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更深刻的见解,不仅专业领域大有精进,更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拓宽了学术视野、丰富了学术阅历。夏辰阳代表全体学生向参与授课的各位专家致以谢意。期待与同学们以国际课程周为起点,在探索人类文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共同前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使者和卓越人才。

闭幕式上,贾文键为参加课程学习并顺利通过考核的学生颁发结课证书,刘欣路为课程助教颁发助教证书。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向授课专家赠送纪念礼品。

北外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和静,研究生院副院长康国强、李倩、王名扬,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副总经理侯慧,以及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国际课程周全体助教、学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仪式。

北外首届“语通为公·全球研学营”研究生暑期国际课程周精准把握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趋势,设置语言学研究、翻译与文化研究、区域国别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等三大课程模块,邀请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麻省理工学院、墨尔本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的资深教授和重要国际组织的知名专家授课,进一步深化了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为中外青年学子搭建了学术平台,为国家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北外智慧、北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