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七届全国高校本科生德语配音大赛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大赛由北外德语学院、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及德国研究中心主办。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赵刚表示,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本届大赛选取“和平”为主题,具有特殊意义。他感谢德国歌德学院对中德教育合作作出的贡献和评委专家给与赛事的专业指导,勉励青年学子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奉献青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互鉴的光芒熠熠生辉。
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兼语言部主任 Sabine Wilmes作为德方嘉宾在开幕式致辞。她回顾了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与北外的历史渊源,对配音大赛的新颖创意表达了高度认可,寄语青年学子以语会友,以声传情,培养对德语语言热情的同时加深对德语国家文化的理解,成为文明互鉴的“架桥人”。
大赛今年1月份启动以来,受到了全国高校德语学科点的广泛关注,来自全国42所高校的德语学科点代表队在4月参加了线上初赛,12支代表队晋级决赛。大赛评委团由中外语言教育、传媒及翻译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为赛事注入了国际化与专业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德语部副主任陈艳和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副译审王勍担任中方评委。中德评委专家们从语言表达、情感诠释、创意呈现等多个维度,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专业评审。
最终,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全国特等奖,北京语言大学、重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以学校名称首字拼音为序)获得全国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福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以学校名称首字拼音为序)获得全国二等奖,西安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学校名称首字拼音为序)代表队获得全国三等奖。
大赛决赛开幕式由北外德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江主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龚婧,德语学院副院长寇蔻、组织员张春霞参加活动。大赛决赛配音环节由德语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奕萱和2021级本科生赵士博以中德双语主持,展现了北外德语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
大赛迄今已连续举办七届,为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师生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此项赛事不仅是北外德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积极尝试,也是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方针的举措之一。未来,北外德语学院将秉持这份文化共振之音,持续深化赛事内涵,推动语言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