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29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第三次会议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日本驻华使馆负责人以及日本上智大学、广岛大学、香川大学、创价大学、樱美林大学、千叶大学、长崎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等27所中日联盟成员高校的校领导、专家学者代表100余人参会。校长彭龙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会议由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常务主席、原中国驻日本公使衔参赞白刚主持。
彭龙在发言中介绍了北外与日本交流合作的做法和主要经验。他表示,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6周年,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日关系的改善发展,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坚持和平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既是中日两国根本利益所在,对亚太地区和国际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彭龙指出,中日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开展更加广泛的人文交流,将2019年确定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两国教育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作为双方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创造性机制平台,两年来,在中日各方共同努力下,已成功举办了2届会议,顺利推进了学生交换、教师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科研、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大型丛书译介等工作,为两国专家学者、青年师生之间搭建了沟通对话的桥梁,为深化两国人文领域交流、增进民众相互理解、促进中日友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彭龙表示,今年3月,陈宝生部长在日本访问时,出席了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第二次会议,对联盟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并提出了项目化、专业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联盟的创始院校之一,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化办学方向,与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上87个国家和地区的451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中外优秀文化,探索新知,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北外日语系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日语语言文学重点(培育)学科,也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在中国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始终居于领先地位。1985年9月,为促进中日两国教育文化交流,原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先生提议,中国教育部与日本国国际交流基金共同创建了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目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级的日本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北外作为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院校,将进一步加强中日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教育领域出发,做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促进派、推动者和践行者。
白刚表示,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陈宝生部长今年三月在第二次联盟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双一流”建设和日本超级全球化大学计划,在项目化合作、专业化合作、培养中日世代友好接班人和优秀学生、推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中日高校合作机制。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将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鼓励两国各界特别是年轻一代踊跃投身中日友好事业,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党办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