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与举办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7-09-25 09:34:53 来源: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 郭玮

    9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承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等协办的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中国文字之都——安阳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致词并宣布大会开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戴柏华,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以及尼泊尔前总理、前外长苏加塔 •柯伊拉腊,圭亚那驻华大使贝尼•卡伦,以及来自25个国家的70位外国驻华使节代表、外国知名汉学家、国内知名高校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国外华文教育机构代表和来自国内20余家大学、研究机构的190多位文化文字专家学者和企事业代表参会。我校参与举办了大会的多项系列活动。

 

 

    9月19日下午,由我校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中文学院和安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等联合举办的2017年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汉字国际传播”主题论坛举行。论坛由我校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杨慧玲教授、中文学院副院长陈小明主持。与会学者主要追溯了汉字在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蒙古国以及欧洲、美国的传播情况,解析了汉字传到欧洲和中欧后的中西文化交流。在汉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语言文化也首先与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化发生了交融、碰撞,在互动中也更加丰富了汉语。同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汉字的特点也愈加明显,影响力不断扩大。学者们进一步指出,历史上汉字传播受到宗教、商贸、移民、使团、战争等一些重要因素的推动作用,在将来汉字的国际推广方面也将更加注重相关要素的作用,让汉字文化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推广。

 


    9月20日下午,科研处处长张朝意与参加我校“汉字国际传播”主题论坛的著名俄罗斯汉学家裴慈基以及阎伟红、阮氏雪、孟德宏、范氏缘红、常耀华等专家学者、留学生代表40余人走进安阳市第五中学,分享本届国际汉字大会成果,向中学生们讲述汉字故事,鼓励学生们学好汉字和汉字,传承好母语文化。

 


    9月20日晚,“2017‘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决赛暨颁奖晚会”在安阳市博物馆、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我校和北京语言大学的马来西亚、泰国、喀麦隆、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10名决赛选手,分享他们与汉字的不解之缘,抒发他们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与碰撞。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中文学院的留学生们最终包揽了一、二等奖全部奖项。安阳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全程录播。当晚腾讯网对比赛进行了网络直播,33万人在线点击收看了本场比赛。
    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是由我校作为发起单位,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安阳市政府于2015年共同策划举办的重要会议。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搭建中外文明互鉴的基础性平台和人文交流的持久性纽带,努力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性品牌会议。新华网、腾讯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官网、国务院新闻办官网等多家媒体对本届汉字大会进行了全面报道。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冯刚、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