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刊发了彭龙校长在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与1407名本科生、1107名研究生、部分留学生代表、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代表、优秀校友、驻华使节以及教师、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和分享这庄严隆重的入学仪式。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欢迎你们加入北外大家庭,祝贺并感谢你们坚定的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同学们,北外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她虽然不是一所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却始终坚持精英化的办学理念,以涉外卓越人才的培养而享誉全球。北外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她成立于1941年,是中国共产党当时在解放区成立的第一所外语学校。它的前身是在延安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延安建校,辗转华北,迁址北京,北外的发展始终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终成为了今天中国现代外语教育的引领者。记得是1944年,在延安外国语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指出,“外国语学校在办学思路上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而且要培养新中国的外交人才。新中国的外交要挺起腰杆面对世界讲话,讲出一个东方伟大民族的胆识和豪情。”面对党和国家的重托,北外不辱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外为国家培养了9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北外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有1000多人,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北外在高等教育中也自觉地肩负起“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为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学校现已开设83个外语专业,到2020年,我们开设的语种将超过100种,将覆盖所有与我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当前,学校正在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一流外语学科的战略目标跨步前进。在2017年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外语言学、现代语言学2门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排名在51-100之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全球排名201-250之间,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科进入全球前500名,居国内外语外贸类大学之首,彰显了学校在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绩。
同学们,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崭新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往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首先就是通过广泛的外语教育来实现的。从今天开始,在这个精致的校园里,通过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活,你们将走向开放的世界和国际化的舞台。在你们新的大学生活开始之际,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走向世界,需要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同学们,走向世界是为了认知世界,而认知世界则需要完备的知识结构。北外是一所以“外”为特色的大学,在北外,不管你就读于哪个专业,即使是非外语专业,外语都是绕不过去的基本功。人们常说,北外走出去的学生,都带有鲜明的身份标识,那就是外语听说读写方面的字正腔圆。但这一基本功的获得,除了坚苦卓绝的努力,是没有捷径可走,没有机巧可取的。·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学外语就是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外语学习虽然开始于语言技能训练,但又不止于此,而是要通过外语学习培养跨文化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当前,我们学校正在大力推进综合改革,不断创新卓越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式。你们中间,就有一部分同学是通过学校的综合评价招生进入北外学习的。今年上半年,我们借鉴美国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做法,以大学名称直接命名本科生学院,成立了北外学院和国际组织学院,力图打造国内最优质的外语特色教育,构建北外特色明显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同时,学校正在努力优化学科结构,打破院系壁垒,对全校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鼓励各外语院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商学院、法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学院、计算机系等非外语院系,以及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全球史研究院、艺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在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面展开联合培养项目和学术交流合作。现今,学校每学年都会开设600多门本科课程和400多门研究生课程,涵盖语言学、文学、经济、 管理、政治、哲学、艺术、法律等多个领域。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探寻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而广泛的知识基础。
相信同学们在入校之际都拿到了《北外读本》。这个《读本》收录的是我们学校多位教授从多个学科角度推荐的经典传世之作,《读本》的推荐,与北外的教育特色非常吻合,也是我们倡导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何谓经典?经典就是“载道之文”,浓缩和积淀着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唐代的刘知几说:“(经典)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它耐读,常读常新,甚至值得我们终生去重温和体悟。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希望你们能够好读书,读好书,把研修经典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切忌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我相信,只要日益熏修,持之以恒,经典肯定能够为你们打开一个广阔的意义世界。
二、走向世界,需要树立坚定的价值观念。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因为大学生活将会全方位地影响你的思想、选择和追求,从而决定了你们以后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中学教育是钟表式的,封闭式的,特点是从无限可能出发,最后凝缩为一个点,一个标准答案。大学教育则是开放式的教育,是从一个点出发,向无限可能的方向拓展,似乎很难再有标准答案。你们的大学生活正是在一个多元的环境和价值观中开启的。这既让你们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和自由,但也增加了选择的困惑和烦恼。我想,这种困惑和烦恼并不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你们要自己决定、自己判断,为自己做主了。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只有学会在多元的经验和价值观中进行比较和鉴别,切身经历这种多元化的洗礼和挑战,你们才能获得思想上的成长,从而超越局部的经验、惯性的盲从,形成坚定而正确的价值观。
同学们,北外在76年的办学历史中,虽几经磨难而初心不改,虽艰难困苦仍砥砺前行,也坚定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北外的价值观就是坚持祖国和人民至上,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发展,研究和传播中外优秀文化,探索新知,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这一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铸造了北外的办学品格和育人传统。北外是培养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外语在今天也许已经没有了国界,但国际化人才却归属于国家,都有着鲜明的国家立场和民族情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命运,始终是北外人的坚定选择。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做学问必须要有最高标准,而取得学问却是为了报效国家,简单说,就是卓越与为公”。王佐良先生认为,“卓越”,就是不满足于一般地做好;而“为公”就是将学问贡献国家,为民服务。这是他在北外执教多年的感悟,也是北外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精神,我们可以从热爱中国、热爱北外的百岁老人伊莎白先生身上感受到;可以从今天亲临典礼现场的优秀校友尹卓少将身上感受到;可以从放弃优厚待遇而选择最危险的战地记者的85后校友陈序身上感受到。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北外精神做出了最本真的诠释,是你们今后努力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三、走向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睁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是从外语教育肇始的,目的是借鉴世界其他文明成果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北外也因此承担起了“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迫切需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中华文明中凝结着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未来必将是影响世界的主要文明。但从现在的状况来看,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仍然有限,这既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不相符,也和中国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相称。今年上半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我校丝绸之路研究院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带一路”20国青年街采活动。我们学校的留学生同学将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定义为中国新的四大发明。实际上,比这四大发明更值得骄傲的是,中国有把四大发明带给全世界的胸怀和格局,中国要的是共同发展,力图构建的是把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铸造中国形象。这正是时代赋予你们的新使命,也是你们将来展现才华的广阔天地!
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切莫走得太远太急,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同学们,为外语而学外语,疏远了家乡故土,淡忘了家国情怀,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照猫画虎,是不可能成就大事业、大功绩的。当前,中国正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无法离开中国,全球性难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这就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高等外语教育要致力于培养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这正是时代赋予北外的历史责任,也是你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中华复兴正当时,风华正茂扬帆起!同学们,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先锋群体。作为中国外语院校排头兵——北外的学生,你们更是青年中的精英!实践证明,志高存远的青年学生,始终能够自觉地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振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大家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置身于一个波澜壮阔的全球时代,立足于北外走向世界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怀着执着的理想,谱写充满激情和奋斗的大学历程,用坚韧不拔的努力,铸就精彩的大学梦、北外梦和中国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