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专题系列讲座举办第三讲:“一带一路”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16-04-06 16:11:24 来源: 新闻中心 编辑: 郭玮

    4月5日晚,由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专题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电教300人礼堂举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作了题为“‘一带一路’风险评估”的讲座。讲座由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周鑫宇主持。

 

1
    傅梦孜首先从历史的维度对“一带一路”的发展变迁进行了梳理,他认为,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以及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历史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一直面临着诸多风险,主要体现为安全风险、地理风险和政策变更风险。随后,傅梦孜通过丰富的背景资料、详实的分析数据对“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意义、目标、推进策略进行了阐述。
    傅梦孜向大家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打造的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情况。六大经济走廊即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中土伊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新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傅梦孜介绍了中国目前已经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开展的重点项目,对这些重点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上述项目的具体分析,傅梦孜指出,“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评估指标主要有十个方面即安全风险、政治不稳定、政府效率、法律监管环境、宏观经济风险、外贸与支付问题、劳动力市场、金融风险、税收政策、当地基础设施水平等。傅梦孜以缅甸密松水坝项目、比雷埃夫斯港口项目、越南打砸中资企业等作为案例,对“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要注意风险防控,虽然我国已经具备基本应急救援能力,但需加快建立海外保障基地,完善国内风控机制,研究安保新模式。要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创新建设模式,真正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傅梦孜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险研判、预警与管控,建立一带一路安保协调机制,不断提高风险处置能力,同时要加强参与企业的风险教育。
    提问环节,同学们与傅梦孜就“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适应性、中资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等问题进行了互动。
    傅梦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目前从事“一带一路”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问题研究,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机制负责人。2013年12月-2014年3月多次参与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部际联席会议。目前社会职务:外交学会理事、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中美友好协会理事、兼任外交部“一带一路”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出版了《世界直接投资》《亚太战略场》《中美战略关系新论》《世界大变局》等专著,发表文章百余篇。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