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晚,“探寻中国文化之美”系列讲座第五讲在电教礼堂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方李莉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讲座。讲座由外研社人文分社社长吴浩主持。
方李莉首先对丝绸之路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她指出,相比于狭义概念上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古代的陶瓷贸易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繁荣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陶瓷贸易,更把陶瓷承载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国,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方李莉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从来就是开放的国家,与世界有着频繁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与各国的贸易和文化往来,使中国不断吸取世界各种优秀文化,极大地丰富与焕发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形成了中国文化包容与开放的胸襟。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方李莉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陶瓷的特点、中西陶瓷贸易、西方文化对中国陶瓷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向在场的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美瓷器的图片。方李莉指出,中国自古不仅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还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国家,曾是世界的手工艺工场,古代中国不仅输出产品,也输出设计与文化。如今中国虽是世界工厂,但缺乏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方李莉表示,世界文化多样性极其重要,唯有多样性才能有所交流。唯有坚持文化自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点、特点,才能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文化自觉、中国陶瓷文化对西方的影响等问题与方李莉进行了互动。
方李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费孝通先生博士后。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方李莉长期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和景德镇做民间艺术和工匠艺术方面的田野工作,出版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景德镇民窑》《遗产:实践与经验》《中国陶瓷史》《艺术人类学》 等十余本专著。由于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史和艺术史感兴趣,她的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不同国家的博物馆。她曾被应邀到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肯塔基大学、阿佛雷德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韩国弘益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爱知大学、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美国纽约华美促进 社等大学和学术机构做讲座。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