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7月4日,副校长闫国华率团访问德国、波兰,考察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和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会见迪特福特市市长和杜塞尔多夫市副市长;出席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理事会议、签署我校与雅盖隆大学合作办学协议及孔子学院执行协议。
6月30日,闫国华一行考察慕尼黑孔子学院,审议孔子学院新址选址及装修方案,并商讨孔院在拓展新的合作伙伴方面的工作重点。工作会议之后,闫国华一行访问慕尼黑孔子学院的重要合作伙伴迪特福特市。该市因每年举办中国文化狂欢节的传统而被称为“巴伐利亚式的中国”,近年来重视与中国城市、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迪特福特市市长罗琳•布劳恩(Carolin Braun)会见了闫国华一行,介绍了该市推动中德文化交流的主要工作。闫国华表示,欢迎迪特福特市积极参与孔子学院的赴华交流活动,访问北外,北外将与慕尼黑孔子学院一起,开发符合需求的演出、夏令营等文化项目,为中德人文交流增添新的动力。
7月1日,闫国华一行访问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出席孔子学院工作会议,与中、德院长及核心教师探讨孔子学院突破瓶颈、实现特色发展的途径与方法。闫国华在听取孔院工作汇报及发展规划后,阐述了杜塞尔多夫市对中德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新形势下孔子学院应该采取的发展策略,对孔子学院推进合作伙伴的战略整合提出了期望。访问期间,闫国华一行会见德中协会负责人韦唐仕(Thomas Weyrauch)教授,就进一步加强孔子学院与德国学术机构及学者的合作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推进德国大学和学术机构与北外建立合作关系的行动计划。
当天下午,闫国华一行在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中、德院长的陪同下,访问了杜塞尔多夫市政府,会见主管文化的副市长罗赫(Hans-Georg Lohe)及文化处、经济处及市长办公室负责人。闫国华表示,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是北外与杜塞尔多夫市、海涅大学三方合作的重要成果,希望三方把握中德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机遇,在杜塞尔多夫市与中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罗赫对闫国华的观点表示高度赞同,表示了杜塞尔多夫市开展中国文化活动的浓厚兴趣。双方深入讨论了近期开展中国艺术巡演及中国学者巡讲的合作意向。
7月3日,闫国华一行会见波兰雅盖隆大学校长诺瓦克,双方进一步确定两校在中东欧研究、波兰语教学研究以及孔子学院建设方面的战略合作计划,并正式签署《中东欧研究方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的执行协议》。
在随后召开的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理事会议上,闫国华听取孔子学院工作报告、重点发展项目报告、示范孔子学院规划报告。雅盖隆大学校长诺瓦克、国际关系系主任马赫教授、国际合作事务校长全权代表耶隆奈克教授、波兰语中心主任马丁纽克教授、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中、波院长出席活动。会议结束后,闫国华一行考察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新址,听取装修设计方案,并与雅盖隆国际关系系副主任、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波方院长共同讨论了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及风格设计等。
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处张晓慧处长、欧语学院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李怡楠陪同访问。
(孔子学院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