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主办的“关税挑战下的中拉合作座谈会”举行。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的18名拉美记者与中方专家围绕加强中拉合作进行座谈交流,探讨中拉合作新路径。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出席活动。
赵刚表示,北外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核心使命。北外高度重视区域国别和全球治理研究,设有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以及学术期刊《中拉互鉴》,积极搭建中拉关系桥梁。他强调,中拉同属“全球南方”,需深化务实合作,以中拉论坛十周年为契机,推动经贸、人文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对接,促进中拉民心相通。
拉美记者们表示,当下关税壁垒与供应链受阻威胁初级产品出口,亟需通过区域一体化和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他们强调了中国作为关键伙伴在农产品、基建、技术转移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期待未来建立中拉常态化对话机制,推动智库、媒体与企业联动;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及南方共同市场深化各领域合作;借助北外等人文桥梁促进文明互鉴与合作项目落地,发挥媒体在信息互通方面的作用,共筑韧性包容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北外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院长常福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谢文泽、北外西葡语学院讲师史艳等中方学者指出,虽有当前关税挑战,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广度和深度在扩大,培养投身外交、经贸、法律等领域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紧迫性和重要性凸显。中拉双方应基于尊重多样性的共同价值观,增进了解和理解,建立长效对话机制,持续举办此类高水平交流活动,共促中拉关系行稳致远。
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处副处长李超,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薛维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龚婧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