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学者接受《环球时报》采访,谈论公共外交和国际形势
04-13近日,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和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志洲教授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分别围绕互联网时代需防范被公共外交和利比亚形势发表了有关看法。2011年4月12日《环球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以下是报道摘录。 互联网将推动中美外交
编辑:
海淀区第二期外语培训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04-122011 年4月8日 下午,海淀区第二期外语培训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外研社九层多功能厅召开,就今年2月份在我校全面开展的海淀区外语培训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与经验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出席座谈会的有副校长彭龙,党校办副主任汤哲远,培训学院副院长高晓东及相关人员;海淀区出席座谈会的有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海淀区外语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彦来,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海淀区外语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魏怀中,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海淀区外语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言敏,海淀区外语培训各牵头单位主管领导、联络人。 座谈会前,彭龙副校长陪同李彦来部长一行在北外东院逸夫教学楼跟班听课,了解课堂教学及学员听课情况。 座谈会由魏怀中副部长主持。首先,培训学院副院长高晓东代表北外培训学院就海淀外语培训的课程安排、师资配备、教材开发、组织管理等情况向与会人员做了汇报。 紧接着,海淀区外语培训
编辑:
“快乐长跑,活力北京”北京国际长跑节宣传活动在我校举行
04-124月8日,2011年绿色行动万人长跑活动来我校宣传,并在我校启动了北京国际长跑节现场报名活动。 宣传活动分为北京国际长跑节发展历程图文展、世界田径锦标赛小型图文展、绿色低碳知识宣传、红十字会健康宣传、北京体彩宣传、健康跑步现场互动活动等区域,既具观赏性,又有参与性。在报名现场,众多中外师生踊跃报名,展现了北外学子热爱运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的青春风貌。 我校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为快乐长跑活力北京主题活动进校园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努力。4月7日上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专门召开工作协调会,团委、体育教研室、宣传部、后勤处、信息中心、保卫处等6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明确了现场安排和责任分工,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人员、场地、交通、设备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8日中午,曹文泽又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希望团委、学生会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教工的积
编辑:
我校召开外语专业“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汇报会
04-124月6日下午,我校在办公楼507召开外语专业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汇报会议。陈雨露校长、钟美荪副校长出席会议。全校各外语专业负责人、教务处朱红处长、张琳副处长、许晔副处长以及部分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钟美荪副校长主持。 钟美荪副校长首先讲话,此次会议是对去年学校召开的全校本科教材工作会议提出的教材建设目标的具体工作落实,目的就是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切实有效地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她就此次会议汇报的主要内容向与会的各外语专业负责人提出要求,并就汇报的重点内容作了说明。 随后,各外语专业院(系)负责人逐一进行汇报发言,他们从本专业教材建设在全国同类专业的位置、专业主干核心教材现状及使用状况、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同时,从教材编写理念、编写体系、内容更新、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编写队伍及团队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本专业教材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就本专业十二五教材建设
编辑:
我校召开教室管理系统汇报会
04-124 月7日下午,教务处在办公楼305召开我校教室管理系统讨论会。钟美荪副校长出席会议,教务处朱红处长、张琳副处长及有关工作人员参会。 教务处副处长张琳首先就教室管理系统诞生的背景做了简单介绍。她指出,该系统是面向学生、教师、各级管理人员的统一的教室管理系统,旨在加强教室信息汇聚和资源共享,推进教室管理的规范化与信息化,为学校合理规划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保障。随后,她就该系统实现的具体功能以及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演示。 在听取完上述介绍后,钟副校长详细了解了利用网络系统进行全校教室资源的统一管理的流程与步骤。她对教室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教室借用规定及其他制度的起草同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钟副校长希望教务处全体人员要努力做好教室管理由人工向网络平台转变的过渡工作,尽早在全校范围内实现教室管理的数字化。
编辑:
我校举办2011年“校园开放日”高招咨询活动
04-08为帮助广大考生及家长了解我校 2011 年的招生情况,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扩大学校知名度,我校于 4 月 3 日上午 举办了 校园开放日 活动 。 活动现场,我校招生办、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各院系专业教师组成专业的咨询队伍,解答了考生及家长所关注的招生政策、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去向、校园文化等问题。活动期间,副校长钟美荪前往咨询现场视察。 上午 9 点,本科招生办主任许晔和教务处处长朱红在千人礼堂举办的政策宣讲会上,分别就上述问题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做了集中讲解,同时回答了考生提出的各类问题。 本次校园开放日为考生家长与学校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他们近距离了解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齐备的教学设施、敬业的师资队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校风学风,达到了服务考生及家长、宣传学校的预期目的。本次活动也得到了保卫处和财务处的大力支持。
编辑:
我校2011年“新生杯”排球赛举行
04-083月7日-3月18日,我校第九届新生杯排球赛举行,13支队伍经过两个星期27场比赛的激烈角逐,充分展现了各院系的风采。最终,国际关系学院获得冠军,西班牙葡萄牙语系、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战绩分列亚军和季军,亚非学院、法语系、英语学院、日语系、俄语学院紧随其
编辑:
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北京之春”开幕式盛况
04-074 月 4 日晚,第九届北京之春台湾大学生北外外语教学研习营开幕仪式在我校千人礼堂举行。开幕式影响非常广泛,国内多家媒体对此次开幕式的盛况进行了报道。这些媒体包括 中国日报 、 光明日报 、 中国新闻网 、 北京青年报 、 中国教育报 、 环球时报 、 凤凰网
编辑:
后勤管理处进行防火安全大检查
04-074月1日下午,后勤管理处召开各中心正副主任会议,传达学校有关会议精神,布置相关工作。会议由后勤管理处处长吴丹梅主持。会议对防火工作做出重点布置, 要求各中心主任亲自带队,对各自管辖范围进行防火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后勤管理处。 4月2日,后勤各中心主任亲自带队,对本中心安全防火工作进行工作自查。校园管理中心会同后勤管理处、校园管理检查员,对临时工宿舍的消防安全以及卫生进行了专项检查;饮食中心成立安全检查组,对消防安全、消防设施、食品安全卫生、厨房机械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动力中心对各班组办公场所、临时工宿舍以及施工队的安全防火情况进行了检查;宿管中心重点对公寓的安全用电情况、消防设施、宿舍的消防通道、照明以及应急灯进行了检查。各中心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或提出整改建议。 通过检查,各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安全防火的意识,更加充分认识到了安全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防范火灾
编辑:
我校“青年大讲堂”举行第五讲——“听听中国怎么说”
04-073月31日晚,70年校庆青年大讲堂第五讲听听中国怎么说新华社记者纵论国际新闻 在电教三百人礼堂如期举行。新华社国际部时事评论记者齐紫剑、吴黎明、陈俊侠、陈勇、丁宜携《听听中国怎么说》一书来到北外,和英语学院老师宋毅、刘琛一起与我校学生进行交流。本期讲座由团委、校友办主办,校学生会承办。 时事评论记者首先介绍了《听听中国怎么说》的主要内容和其特有的风格,随后分别介绍了自己的驻外工作经验,并对北外的学子们给予从事新闻行业的专业意见。他们认为,当中国以更加民主、开放、开明的姿态阔步迈向国际舞台中央之际,无论事关人类生存、全球挑战的国际问题,还是关乎中国发展、国家利益的涉华问题,中国都需要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世界也需要倾听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他么希望北外学子们立足语言优势,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中国了解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 同学们则通过微博留言和现场提问的方式,就
编辑:
我校交通安全委员会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周活动
04-07为配合首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规范校园交通秩序, 3 月 28 日 4 月 2 日 ,我校交通安全委员会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系列活动。 本次宣传周活动分为交通安全宣传展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两部分。 3 月 28 日 4 月 2 日 ,在我校东校区文化广场摆放交通安全宣传展板 16 块,通过漫画形式的图片和文字,向全校师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3 月 30 日 上午 ,在电教楼 150 人礼堂举行了我校 2011 年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专职和非专职驾驶员共计 40 余人。培训活动当天,校交通安全委员会与机动车驾驶员签订 2011 年交通安全责任书,组织机动车驾驶员学习《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和交通安全知识测试。此次培训,对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守法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公德意识和现代交通意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编辑:
我校召开2011年第一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04-072011年3月28日下午,我校在办公楼305会议室召开了2011年第1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与会人员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陈雨露校长、副主席金莉副校长及各位委员共19人。 会议讨论了我校2011年春季毕业研究生的硕士/博士学位申请、校级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博士生延期/超期的管理等事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听取了各培养单位的介绍并进行了认真讨论。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同意授予4人博士学位、330人硕士学位(含14名专业硕士学位);同意24名硕士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为校级优秀硕士论文。会议同时就博士生延期、超期事宜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
编辑:
我校2011届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04-062011年4月6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千人礼堂举行。 出席毕业典礼的校领导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文君,副校长金莉、彭龙。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毕业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负责人以及全体春季毕业研究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了毕业典礼。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教授主持毕业典礼。 校长陈雨露教授致辞,代表学校向获得学位的5名博士、316名硕士和14名专业硕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导师和广大教职工致以崇高敬意。 陈雨露校长介绍了北外近年来在教学、科研、校园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后,寄予全体毕业生三点希望:一是求职无涯。发扬求知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成为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多种文化和国际规则的高端国际化人才。二是修身以恒。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一个善于自律自省、能与
编辑:
第九届“北京之春”台湾大学生北外外语教学研习营开幕
04-054月4日晚,第九届北京之春台湾大学生北外外语教学研习营开幕仪式在我校千人礼堂举行。来自台湾辅仁大学、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文藻外国语学院、彰化师范大学、淡江大学、中正大学、实践大学九所台湾高校的210多名师生与我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本次研习营开营。 出席本次研习营开幕式的嘉宾有:我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辅仁大学副校长林思伶、台湾政治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于乃明、台湾实践大学管理学院应用外语系系主任江添财、台湾文藻外国语学院郑淑玲女士。我校各院系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在我校礼模队表演的服装秀《古典风》中拉开帷幕。厚重的中华传统音乐、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典服装使晚会现场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代表我校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台湾客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在简要介绍完北外的基本情况后,姜绪范副书记表示,北京之春活动举办八年以来,为两岸大学在
编辑:
英国罗汉普敦大学副校长访问我校
04-023月29日,英国罗汉普敦大学 (Roehampton University) 副校长Andy Masheter先生和国际发展部主任Martin Hookham先生来我校访问,姜绪范副书记与校方代表亲切会面,并就双方大学可开展的各类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罗汉普顿大学与我校将于近期签订国际留学项目谅解备忘录,双方在此领域的合作卓见成效。 国际商学院副院长Luca DellAnese, 副院长牛华勇,国际项目办主任金华参加会见。
编辑:
美国哈佛大学江忆恩教授做客我校“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专家论坛”
04-022011年3月31日上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与国际处联合主办的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专家论坛在日本学研究中心三层多功能厅举行首场讲座。美国哈佛大学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教授受邀作了西方学者对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研究的主旨演讲。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活动,对江忆恩教授来校演讲表示欢迎和感谢。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前驻联合国副代表和驻南非大使王学贤,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张小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人民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喆平,以及其他来自国际关系学院、英语学院等的广大师生。 江忆恩教授在演讲中,对西方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领域的多个研究结论进行了探讨。例如:中国相对被动地参与国际组织的方式问题,中国对国际形象的敏感性问题等。随后他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与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这种不足与挑战对于
编辑:
杨学义书记率团参加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仪式
04-022011 年3月31日,我校承办的第17所孔子学院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隆重揭牌。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教授、孔子学院工作处张晓慧处长、俄语学院史铁强院长、国际交流处刘博然副处长赶赴莫斯科参加了典礼,并出席了第二天召开的孔子学院理事会议。 俄国家杜马副主席梅里尼科夫、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亲自出席仪式,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与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校长哈列耶娃共同为孔子学院揭牌。来自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国立人文大学、梁赞大学、下诺夫哥罗德语言大学等俄国高校孔子学院代表和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师生共500余人共同见证了孔子学院的诞生。 李辉大使在致辞中祝贺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对孔子学院把握机会、探索符合国情和社会需要的办学模式等提出了殷切希望,祝愿孔院成为中俄人民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创未来的桥梁和纽带。 杨学义书记在贺辞中指出,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是建立在两所高校的友好关系和共同学
编辑:
我校组织师生召开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04-014月1日下午,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上,五位报告团成员满含深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了杨善洲的感人事迹。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带领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听取报告返校后,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即刻召开座谈会,曹文泽副书记说,杨善洲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勤政廉政、不图名利的高尚情操和活到老、干到老的理想信念,让人感动。广大党员干部、学生干部和师生要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带着向杨善洲学习什么?的思考,从自身做起,把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融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随后,党委宣传部部长赵宗锋、组织部部长苏大鹏、学生处处长孙眉和学生代表纷纷发言,分享了学习杨善洲事迹的内心感受。大家认为,杨善洲同志用自己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深
编辑:
我校“青年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人物背后的故事”开讲
04-013月29日晚,由校团委和《南方人物周刊》联合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70年校庆青年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四人物背后的故事在逸夫楼三阶举行。《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杨子,北京记者站站长徐梅、记者吴虹飞、杨潇、卫毅、刘欣然、刘珏欣和李超参加了此次活动。我校阿拉伯语系99级毕业生,现《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王年华担任讲座主持。 在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中,到场嘉宾通过对自身工作经历的讲述,与在场学生们真诚地交流,对人物背后的故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层剖析,向在场的同学们讲述了采访中最恶意地揣度,最善意地提问,最客观地记录的思考模式,新闻性与人文关怀并存的发展思路,以及在大灾大难、大是大非面前,新闻媒体工作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激励了到场的每一位青年人。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大家积极地向记者们提问,也都得到了精彩而诚恳的回答。 讲座最后,副主编杨子等记者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会的同
编辑:
《中国日报》刊登我校国际商学院副院长Luca Dell’anese文章阐述中国商科教育发展之路
03-313月25日,《中国日报》刊登我校国际商学院副院长Luca Dellanese博士的文章《Wiping the Board Clean for Chinas Biz Schools》,阐述中国商科教育发展之路。文章认为,经济危机改变了全球商业格局,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走向世界的机会。中国的企业也都在为走向全球化而努力,但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商科教育体系还没有培养出足够多的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国际化商业领袖。要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商科教育需要从转变办学思路,逐步将中国的商学院办成全球性的教育机构。这需要中国的商学院开发更多与国际商学教育接轨的项目,更多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中英两种语言,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鼓励招收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和学生,并且随时准备承担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 文章链接: 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epaper/2011-03/25/content_12226946.htm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