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报道我校建校70周年校庆活动——节目在中国大陆、香港、亚太、北美等地区播出
10-21

2011年9月24日是我校建校70周年校庆日,校庆日当天的庆典大会以及2011 校庆年的系列活动受到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HINA VIEW节目以时长8分钟30秒的篇幅报道了我校校庆日当天的活动以及学校开展外语教学的情况。 10月15日,该

10-21
我校召开信息公开工作会议
10-21

10月21日上午,我校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在行政楼507召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绪范,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杨建国出席会议,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办、校办副主任汤哲远主持。 姜绪范副书记传达了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政策精神,对学校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并从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扎实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努力提高管理工作水平、认真总结归纳特色做法、落实信息公开的考核评议制度五个方面,对下一阶段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会上,党办、校办主任贾德忠通报了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名单,解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汤哲远副主任介绍了信息公开指南、目录、申请表和审核签报单的操作要求,并通报了下一阶段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安排。 (党办校办 滕岑)

10-21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一行来我校调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0-21

10月16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高教处处长黄侃、副处长金红莲一行来我校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问题进行调研。我校副校长钟美荪,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务处处长朱红、副处长郭珠睫等参加调研会。 付志峰副主任代表北京市教委首先发言。他指出,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大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北京推进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他强调,北外作为一所积淀深厚的外语院校,在外语教学领域开创了很多成功的教学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师资培训经验。他希望北外能够参与北京市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大学英语的评价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变革方面进行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做出贡献。 我校副校长钟美荪表示,多年来,北京市教委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一直关注北外,为北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大力的支持,她代表学校表示感谢。她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打折,学生听说能力得不到切实提高,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难点,已经成为改革的共识和焦点。针对如何改革,钟美荪副校长强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在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应以大学生实际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为主;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应以语言实践操练环节为重;评价体系上有所变化,改变大学生以应试为主的英语学习现状,从而倡导大学英语学习的新理念和新风气。 我校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代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的主要承办单位,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理念、教学模式、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问题与在座的领导一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原则性共识。 最后,钟美荪副校长表示,北外一定尽全力支持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教学

10-21
我校同学在2011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中获得佳绩
10-21

10月14日至15日,由教育部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俄国文化中心、北极光俄语词霸等协办的2011年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在黑龙江大学举行。 作为中俄国家年教育部活动框架下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85所高校俄语专业的240余名选手参加,是历届大赛参赛选手最多、参赛学校最多的一次。我校俄语学院院长史铁强教授担任大赛评委会主席。俄语学院王丽、郭晓敏、谢维宁、马鹏岩四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比赛。 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角逐,我校参赛的四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进入决赛。决赛中,我校四名同学展现了出色的俄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王丽同学获得研究生组一等奖;郭晓敏、谢维宁同学分别斩获高年级组二等奖、三等奖;马鹏岩同学获低年级组三等奖。 我校俄语学院一直在该项比赛中成绩突出,俄语学院同学在本次大赛中的优异表现,再次证明了我校俄语教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10-21
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成功承办国家汉办“2011年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教材培训”
10-20

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承办,培训学院协办的2011年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教材培训于10月10日至16日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欧、美、亚、非、大洋洲15个国家的60名外国本土汉语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旨在向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推广和介绍我国优质的汉语教学资源,特别是适合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的《汉语乐园》、《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等教材,以及《汉语有声挂图》、《汉语图解词典》、《语言与儿童》等教辅工具。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学员们不但对优秀教学资源有了深入的了解,还聆听了我校中文学院老师的讲座,掌握了更多先进的对外汉语教学技巧和经验,反响十分热烈。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所介绍的教材无论从内容设计还是从教学教法上,都十分贴近国外本土教学模式,非常适用。 本次培训,不仅让国外缺乏汉语教材的教师了解到我国丰富的汉语教学资源,还提高了外国本土汉语教师对国家汉办优秀汉语教学资源的兴趣,并为本土教师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 刘晓辰)

10-20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代表团访问我校
10-19

10月17日上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校长Александр Петрович Ефремов一行4人访问我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会见了来访一行。 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希望加强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之间的合作,取得良好的合作成果。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校长Александр Петрович Ефремов高度赞赏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质量,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加强双方的学术文化交流。 随后,双方就研究生联合培养、互派专业人员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中文学院院长魏崇新、俄语学院副院长周清波、留学生办公室主任李冰、研究生处副处长高艺等参加了会见。 (俄语学院 杨小桐)

10-19
陈雨露校长会见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校长
10-19

10月17日上午,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校长Linda Kristjanson女士访问我校。陈雨露校长会见了来访一行。 陈雨露校长对Linda Kristjanson校长访问北外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在小语种建设、商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 Kristjanson校长表达了对我校建校70周年的祝贺,介绍了斯威本科技大学在理工科方面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希望双方以两校商学院的合作为起点,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开展双赢的合作。 随后,双方就进一步的交流合作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前身是1908年由工程师兼政治家斯威本George Swinburne先生创立的一所技术学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威本科技大学已经成为涵盖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QS世界大学排名》共同将斯威本评选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 国际处副处长李辉、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牛华勇,商学院国际办公室主任金华等会见了来访的代表团。 (国际商学院 章严平)

10-19
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代表团访问我校
10-19

10月14日下午,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校长H. J. Pijlman、副校长Han De Ruiter等一行五人访问我校。陈雨露校长会见了来访一行。 陈雨露校长对H. J. Pijlman校长访问北外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H. J. Pijlman校长介绍了罗宁根汉斯大学的相关情况,希望加强与北外的交流合作,拓宽双方的合作范围,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随后,双方针对之前共同草拟的MBA项目合作协议的细节进行了磋商,计划在近期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在未来,两校将把合作的领域扩大至本科生、研究生的交流项目及高级管理培训等领域。 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始建于1798年,是荷兰最古老的应用科技类大学。拥有在校生25000名,教职员工2700名。格罗宁根汉斯大学也是北部荷兰最大的应用科技类大学,拥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汉斯大学下设Minerva学院精工和设计学院、流行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克劳斯亲王舞蹈学院、建筑建筑环境和土木工程学院等19个学院,6个应用研究中心。 国际处处长李又文、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鹏等参加了会见。 (国际商学院 章严平)

10-19
金莉副校长出席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会议暨第七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
10-18

10月15-16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会议暨第七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协作组副组长、我校副校长金莉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处处长刘向虹、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全体成员以及来自全国50所高校和业界的80余名代表。 金莉副校长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外语学科发展与翻译学科建设的主旨发言。金莉副校长的发言围绕外语学科及翻译学科在十二五期间怎么发展展开,指出外语学科尤其是翻译学科在十二五期间将取得重大发展,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把服务于中国走出去战略作为学科发展的指导方向,把增强中国文化对外影响力作为新的使命,推动翻译学科与国际学界接轨。金莉副校长表示,翻译学科近年来发展很快,已从一个专业方向成为一个二级学科,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强基本建设,包括强化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与行业合作、参与专业教材开发、启动教学研究项目等。 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机制始于2005年,旨在搭建平台,促进翻译学科建设,优化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促进我国翻译教育事业稳健发展。 (党办校办 乔婧)

10-18
我校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10-17

10月17日上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副校长Francois Houle教授,文学院院长Richard Clment教授以及国际处项目管理Charles Chen教授访问我校,并与我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我校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渥太华大学副校长Francois Houle教授高度赞赏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及教学质量,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加强双方的学术文化交流。签约仪式后双方就两校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是加拿大最古老和最大的双语大学,也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学术中心和高等学府之一。此次与渥太华大学合作协议的达成,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开放度,为我校师生的国际交流开辟新的领域。 (国际处 储宜旭)

10-17
党委组织部、党校举办2011级本科新生党员培训班
10-17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党员培训工程指示精神,考察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更好地发挥新生党员在广大新生同学中间的先锋作用,党委组织部于10月15日组织举办了2011级本科新生党员培训班,92名本科新生党员参加了培训。党校祝和军同志主持了培训班。 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讲座培训阶段。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杨建国围绕北外70年的光荣传统为新生党员作了精彩的讲座,向新生党员讲述了北外光荣的革命传统、还原了北外历史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鼓励大家要以北外为荣,继承优良传统,努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委组织部部长苏大鹏向参训学员发放了《本科新生党员调查问卷》,并通过调查问卷向大家介绍了党员发展的有关程序、党组织关系转接的有关问题、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身份认同、学生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等问题。第二阶段为测试阶段,全体新生党员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测试。 新生党员培训,是我校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有计划地对新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强化其党员意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带动我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本次培训班,所有的新生党员都经受了一次党性知识的洗礼和北外历史的熏陶。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担当责任,在学习生活中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校 祝和军)

10-17
南方航空公司总经理谭万庚一行访问我校
10-17

10月13日下午,南方航空公司总经理谭万庚、党委书记张子芳一行访问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会见了来访一行。双方就南航高管培训项目以及南方航空公司与我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杨学义书记、陈雨露校长首先对谭万庚总经理、张子芳书记访问北外表示欢迎,对南航选择北外承接南航高管培训项目表示感谢。杨学义书记向来访客人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杨学义书记表示,北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推进校企合作,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致力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高品质的外语培训解决方案,帮助企事业及其员工提高外语运用能力,打造国际化团队,提升国际竞争力。学校先后承担过中组部、财政部、安全部、国家税务总局、中石油、中铁建、国家电网等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团体培训任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培训项目,进一步加深北外与南航的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南方航空股份公司总经理谭万庚高度评价了北外优厚的人才资源和一流的师资优势,尤其对北外丰富的培训经验表示肯定。谭万庚总经理表示,作为中国三大航空集团之一的南航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通过与天合联盟成员密切合作,航线网络可到达全球各主要城市。但近年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他们迫切感觉到南航在国际化经营管理尤其是语言交流方面的不足,为了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南航决定选择有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美誉的北外承接此次中高层干部培训,希望能够不断增进与北外的交流合作,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此次南航高管培训项目将分5批开展培训,每批次20人,全部来自南航运营一线,第一期培训班将于10月14日正式开班。针对航空企业的特点,我校培训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重点提高被培训人员的日常英语的听、说能力以及商务环境下

10-17
第八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10-17

10月15日至16日,由我校主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召开。来自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文藻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我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15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行政楼配楼多功能厅举行。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台湾辅仁大学校长黎建球,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台湾文藻外国语学院校长苏其康,台湾文藻学院前校长李文瑞、前副校长陈美华,校长陈雨露,副校长钟美荪等。开幕仪式由校长助理、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主持。 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首先致辞。赵灵山副主任表示,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是两岸外语教育界的盛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上海外国语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文藻外语学院作为两岸外语教学的顶尖院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把两岸的外语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陈雨露校长代表我校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陈雨露校长表示,北外十分重视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北外已经与辅仁大学、文藻外语学院、政治大学等十余所台湾著名的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并且不断探索合作模式,其中,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和北京之春台湾大学生北外外语教学研习营两大活动已经成为两岸大学合作交流的典范。 陈校长指出,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为两岸外语教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成果交流和智慧互献的空间,促进了两岸外语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和事业的蓬勃。今年研讨会的主题是专业外语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专才与通才教育相结合,希望通过探讨二十一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的理念和教育方法,促进两岸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交流,拓宽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共同发展。 随后,台湾辅仁大学校长黎建球、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台湾文藻外国语学院校长苏其康、台湾文藻外国语学院前校长李文瑞等先后致辞。 在专题演讲

10-17
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我校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10-14

在校庆70周年之际,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道》栏目于9月28日、29日,10月9日、10日、11日连续五期播出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系列报道,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汉语国际推广、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学生就业等五个方面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现我校70年办学成就和

10-14
市委教育工委在我校组织召开北京高校学生思想动态与舆情热点座谈会
10-14

10月14日上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召开,我校具体承办的北京高校学生思想动态与舆情热点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王民忠副书记出席并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十多所首都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工部部长参加了座谈会。会议开始前,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来到会场,对市委教育工委领导和各高校领导莅临北外表示欢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学生工作部(处)处长丁浩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会上,各高校参会领导就近期本校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影响学生思想波动和稳定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交流,并针对当前形势,就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积极建言献策。针对当前形式以及首都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各参会领导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思想教育及引导工作、推进学工系统干部培养等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注重畅通教育媒介,抓好出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一步建设数字北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做好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加强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高等教育立法,用法律保障高校权益等三点工作对策,引起到场各领导的共鸣,受到市委教育工委的高度重视。 会议最后,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民忠对各高校强调了今后的工作要求,提出要继续保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确保学生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及时、高效,让大学生满意。 (学生处 梁碧韬)

10-14
湖南省衡阳市地税局现代税务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我校开班
10-14

10月11日,由我校国际商学院承办的湖南省衡阳地税现代财务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我校正式开班。 党委书记杨学义、副校长彭龙、衡阳市地税局局长刘云夔、财务处处长应惟伟、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牛华勇、张继红出席了研修班开学典礼。开班仪式由国际商学院EDP中心于兹志主任主持。 党委书记杨学义对衡阳地税局的各位领导干部来我校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衡阳地税各位领导干部就我校建校历史、学科设置、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简短介绍。最后杨学义书记预祝此次研修班顺利圆满完成。 彭龙副校长在致辞中肯定了此次研修班举办的积极意义,希望衡阳地税局的领导干部能够借此次研修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税务服务能力。 衡阳地税局局长刘云夔在讲话中介绍了衡阳地税的基本情况以及衡阳市的风土人情,对我校及国际商学院领导给予此次研修班的各项支持表示感谢,希望继续扩大双方的交流合作。 此次现代税务管理高级研修班为期14天(10月11日至10月23日)。国际商学院EDP中心将从税收管理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两个方面入手,邀请了来自北外国际商学院、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等多位学术界知名学者及业界知名专家担任讲师,通过讲座及学术研讨的形式,全面提高衡阳市地税局领导干部业务素质,打造学习型组织。在学习的同时,国际商学院还为研修班学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参观活动,以及体育比赛,增强了学员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国际商学院 杨姗)

10-14
中文学院魏崇新院长赴韩国参加“中国语言与文学研讨会”并作主题报告
10-14

由韩国又松大学、延世大学、韩国中国语文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语言与文学研讨会于2011年10月7日至8日在韩国又松大学举行,来自韩国、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的8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我校中文学院魏崇新院长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题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中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的特色与成就,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扩大了我校在海外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影响。 (中文学院 赵苗)

10-14
我校举办节能减排专题讲座
10-14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节能减排工作, 10月13日下午,后勤管理处邀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小康幸福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教委节能减排专家指导组成员李京华,为全校师生带来了题为 创建节约型学校,我们从这里起步的专题讲座。 学校节约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部分领导、各院系辅导员、后勤管理处及后勤各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国际交流中心部分干部职工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后勤管理处处长吴丹梅主持。 讲座分为环境篇、责任篇和行动篇三个部分。李京华老师利用丰富的背景材料向大家描述了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众多环境问题,指出了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李京华老师在讲座中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指出高校在节能环保工作中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推进节能减排普及宣传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绿色头脑和绿色理念的人才,要做到学校领导重视、宣传教育有措施、基本建设要落实。此外,李京华老还提出了九项节水、节电、节气以及节油等方面的建议。 讲座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深受教育,感触良多,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员工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建设节约型学校不断努力。 讲座前,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与李京华老师进行了简短会见。曹文泽副书记对李京华老师来到我校讲座表示欢迎和感谢。曹文泽副书记详细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围绕节能减排所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并就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措施、重点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与李京华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实施多项节能技改。2006年至2010年,我校共向财政部申请到修购专项资金2千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并完成了新建中水站用于处理污水、水平衡测试、更换节能灯、配电线路节电改造、空

10-14
我校召开2011年党统信息员培训会暨2010年党内统计工作总结会
10-14

10月12日上午,我校2011年党统信息员培训会暨2010年党内统计工作总结会在行政楼507会议室召开。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党统信息员等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对2010年度党内统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为受表彰单位的优秀党统信息员颁发了奖品。根据考评结果,英语学院党总支等10个单位被评为2010年度党内统计工作优秀单位,俄语学院党总支等5个单位被评为党内统计分析报告优秀单位。会上,英语学院鞠丹、学生处王舒园作为优秀党统信息员代表分别介绍了自己在党内统计工作和党员信息库维护方面的经验和体会。组织部崔阁介绍了党内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方面的基本要求。 组织部副部长刘培元对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的支持、对党统信息员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希望各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为党统信息员统计工作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希望各党统信息员认真开展统计工作,扎实做好本单位的基础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党内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组织部 崔阁)

10-14
中国教育电视台“北外建校70周年系列报道”(四)
10-14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