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地税局现代税务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我校开班
10-14

10月11日,由我校国际商学院承办的湖南省衡阳地税现代财务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我校正式开班。 党委书记杨学义、副校长彭龙、衡阳市地税局局长刘云夔、财务处处长应惟伟、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牛华勇、张继红出席了研修班开学典礼。开班仪式由国际商学院EDP中心于兹志主任主持。 党委书记杨学义对衡阳地税局的各位领导干部来我校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衡阳地税各位领导干部就我校建校历史、学科设置、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简短介绍。最后杨学义书记预祝此次研修班顺利圆满完成。 彭龙副校长在致辞中肯定了此次研修班举办的积极意义,希望衡阳地税局的领导干部能够借此次研修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税务服务能力。 衡阳地税局局长刘云夔在讲话中介绍了衡阳地税的基本情况以及衡阳市的风土人情,对我校及国际商学院领导给予此次研修班的各项支持表示感谢,希望继续扩大双方的交流合作。 此次现代税务管理高级研修班为期14天(10月11日至10月23日)。国际商学院EDP中心将从税收管理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两个方面入手,邀请了来自北外国际商学院、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等多位学术界知名学者及业界知名专家担任讲师,通过讲座及学术研讨的形式,全面提高衡阳市地税局领导干部业务素质,打造学习型组织。在学习的同时,国际商学院还为研修班学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参观活动,以及体育比赛,增强了学员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国际商学院 杨姗)

10-14
中文学院魏崇新院长赴韩国参加“中国语言与文学研讨会”并作主题报告
10-14

由韩国又松大学、延世大学、韩国中国语文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语言与文学研讨会于2011年10月7日至8日在韩国又松大学举行,来自韩国、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的8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我校中文学院魏崇新院长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题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中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的特色与成就,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扩大了我校在海外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影响。 (中文学院 赵苗)

10-14
我校举办节能减排专题讲座
10-14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节能减排工作, 10月13日下午,后勤管理处邀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小康幸福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教委节能减排专家指导组成员李京华,为全校师生带来了题为 创建节约型学校,我们从这里起步的专题讲座。 学校节约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部分领导、各院系辅导员、后勤管理处及后勤各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国际交流中心部分干部职工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后勤管理处处长吴丹梅主持。 讲座分为环境篇、责任篇和行动篇三个部分。李京华老师利用丰富的背景材料向大家描述了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众多环境问题,指出了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李京华老师在讲座中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指出高校在节能环保工作中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推进节能减排普及宣传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绿色头脑和绿色理念的人才,要做到学校领导重视、宣传教育有措施、基本建设要落实。此外,李京华老还提出了九项节水、节电、节气以及节油等方面的建议。 讲座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深受教育,感触良多,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员工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建设节约型学校不断努力。 讲座前,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与李京华老师进行了简短会见。曹文泽副书记对李京华老师来到我校讲座表示欢迎和感谢。曹文泽副书记详细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围绕节能减排所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并就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措施、重点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与李京华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实施多项节能技改。2006年至2010年,我校共向财政部申请到修购专项资金2千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并完成了新建中水站用于处理污水、水平衡测试、更换节能灯、配电线路节电改造、空

10-14
我校召开2011年党统信息员培训会暨2010年党内统计工作总结会
10-14

10月12日上午,我校2011年党统信息员培训会暨2010年党内统计工作总结会在行政楼507会议室召开。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党统信息员等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对2010年度党内统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为受表彰单位的优秀党统信息员颁发了奖品。根据考评结果,英语学院党总支等10个单位被评为2010年度党内统计工作优秀单位,俄语学院党总支等5个单位被评为党内统计分析报告优秀单位。会上,英语学院鞠丹、学生处王舒园作为优秀党统信息员代表分别介绍了自己在党内统计工作和党员信息库维护方面的经验和体会。组织部崔阁介绍了党内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方面的基本要求。 组织部副部长刘培元对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的支持、对党统信息员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希望各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为党统信息员统计工作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希望各党统信息员认真开展统计工作,扎实做好本单位的基础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党内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组织部 崔阁)

10-14
中国教育电视台“北外建校70周年系列报道”(四)
10-14
10-14
中国教育电视台“北外建校70周年系列报道”(二)
10-14
10-14
中国教育电视台“北外建校70周年系列报道”(一)
10-14
10-14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办事处老龄委来我校检查工作
10-14

10月12日下午,北京市老龄委、海淀区老龄委及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办事处民政科一行10人,对我校社区老龄工作进行了检查。大学居委会主任郭玉桥就我校老龄工作回答了检查团提出的各项问题。在听取工作报告的同时,市、区、街道老龄工作检查团人员走访了多处老龄服务场所,并检查了相关的档案记录。通过走访,检查团对我校社区各项老龄服务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同时对北外各级领导对老龄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并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北外社区是本次老龄工作检查四个接受检查的重点社区之一,同时也是海淀区、街道推荐优秀的老龄工作社区。现阶段,我校社区拥有常驻户1568户,在户人口428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1216人,空巢老人达到9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8.4%和2.2%。我校社区托老所结合离退休工作处的现有阅览室、棋牌室、排练活动厅、乒乓球室的基础上,在校内设立了老人日照室、以及专供老人聊天的公共场所。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以及精神文化需求,我校社区居委会不断地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并且扩大了80岁以上老人养老券的使用范围,从而为我校社区老人在理发、餐饮、身体治疗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我校11号楼5单元的102室,以及西院活动中心2层为我校社区托老所的主要场所,配有7个床位,电视、空调以及沙发等家用设施。通过不懈努力,我校社区居委会力争做到让我校社区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真正意义上地为老人排忧解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检查工作得到了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大力支持支持。通过检查,大学社区居委会的全体工作者备受鼓舞,力争在今后的社区养老工作中不断努力,为大学倡导的和谐校园增砖添瓦。 (居委会 秦琪)

10-14
“经济与金融大讲堂”开讲, 陈雨露校长做第一讲
10-13

10月11日晚,由教务处、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校园文化系列讲座经济与金融学大讲堂在逸夫楼第三阶梯教室开讲。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我校校长陈雨露教授为全校师生做第一讲,讲座主题为中国的货币国际化战略。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牛华勇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前,陈雨露校长用新任IMF副总裁朱民对我校同学的寄语鼓励同学们在学好语言的同时一定要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政府外交、公共外交中拥有话语权,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雨露校长以美国近期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例,从衡量一国金融好坏的三个看点有效性、稳定性、公平性出发,提出了中国的货币国际化战略构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随后,陈雨露校长从全球金融体系的五个总揽性结论、全球金融体系再次变革的三大趋势、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七大挑战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货币国际化战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在全球金融体系的五个总揽性结论部分,陈校长沿着历史的脉络带领大家回溯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产生、衍变和发展。从十字军东征催生新型融资方式、到中国出现世界第一种纸币交子,再到荷兰的郁金香泡沫,陈校长用详实的史料、生动的案例、清晰的结构把全球金融体系千年来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全面分析全球金融体系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陈雨露校长提出了全球金融体系再次变革的三大趋势:金融全球化VS全球化治理的改革、国际货币格局的重构、低杠杆的后现代金融体系时代。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面临的挑战,陈雨露校长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面临的七大挑战在于:一、无金融危机增长的战略核心目标能否实现;二、金融开放与国家控制力的关系如何处理;三、关于超主权货币战略的争论;四、人民币可兑换时机的选择;五、人民币替代美元的共赢机制的探索;六、提供经济增长的全球公共产品;七、如何构筑货币国际化的思想基石。 陈雨露校长的精彩讲座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讲座结束后,同学们

10-13
外交部2012年考录说明及国际形势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10-13

10月12日下午,外交部2012年公务员考录宣讲会在我校千人礼堂举行。 由外交部陈明明大使、干部司考录处副处长马永超组成的考录宣传组为全校同学做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主题报告,并就外交部2012年考录工作进行了全面宣传和介绍。我校1000余名同学参加了宣讲会。宣讲会由校长助理杨建国主持。 陈明明大使围绕国际形势的转变和中国的崛起,为同学们深入分析当今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他还特别结合自身从事外交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同学们分享了其作为外交官的独特魅力和为捍卫国家利益,拓展国际友谊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报告得到在场同学的热烈回应,激发了广大同学投身祖国外交事业的抱负与热情。 马永超副处长就2012年外交部公务员报考相关政策和具体流程向同学们作了详细介绍。他鼓励北外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定信念,发挥优势,保持平和心态,做好考前准备。并就同学们关注的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说明和解答。 报告会前,党委书记杨学义会见了陈大使一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校长助理杨建国及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眉等陪同会见。 杨学义书记表示,北外毕业生能加入外交部,投身祖国的外交事业是每一个北外人的自豪和骄傲。今后,学校会继续努力,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陈明明大使充分肯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多年来为我国外交工作培养人才所做出的贡献。他说,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外交部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陈明明大使代表外交部考录宣传组向我校赠送《中国外交》和《国家行动利比亚大撤离》等多套书籍。 (就业指导中心 钱梦婷)

10-13
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推出首部出版物《从这里走向世界》
10-13

为庆祝学校70周年校庆,我校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近日推出了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出版物《从这里走向世界》(北外公共外交文化论丛第一辑)。 该文集由张中载、吴子桐主编,共收入了我校学者近年来在《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专刊上发表的中国与世界主题的系列文章63篇。文集分为东海西海书人书事辨章学术逝水年华他处生活五个章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记录了北外人践行沟通中国与世界使命的心路历程。 陈雨露校长和张中载教授亲自为该书作序。《中华读书报》在2011年10月12日国际文化版全文刊登了陈雨露校长和张中载教授为该文集所作的序言。 国际文化专刊是外研社和中华读书报社合办的学术文化刊物,多年以来围绕中国与世界的主题,刊载了一大批卓有见地、意趣盎然的文章,我校多名专家教授在该栏目发表了关于中国与世界主题的文章,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记者 郭玮)

10-13
斯里兰卡教育部部长访问我校
10-12

10月12日上午,斯里兰卡教育部长班杜拉古纳瓦拉特纳、斯里兰卡驻华大使乌杨高达一行访问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会见了来访一行。 杨学义书记和陈雨露校长对班杜拉古纳瓦拉特纳部长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陈雨露校长表示,僧伽罗语专业是北外较早开办的专业之一,为中斯两国的友好交往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今年8月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阁下对北外的成功访问更是对北外僧伽罗语专业建设成果的肯定。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斯里兰卡的交流与合作,为中斯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更大的贡献。 班杜拉古纳瓦拉特纳部长对我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表示由衷的欣赏和赞叹。他说,随着中斯两国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强,中文和僧伽罗语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斯方将为北外僧伽罗语专业建设提供一切支持,同时也希望在为斯里兰卡培养中文师资方面能与北外进行深入合作。部长先生还表示由他本人撰写的一部关于中国古代高僧法显游学斯里兰卡的专著即将出版,希望由我校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承担中文版的翻译工作。 随后,双方还就在语言、文化、教学等领域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交谈。 会谈结束后,班杜拉古纳瓦拉特纳部长一行参观了位于主楼的斯里兰卡研究中心,陈雨露校长代表中心接受了班杜拉古纳瓦拉特纳部长的赠书。部长先生与亚非学院僧伽罗语专业全体师生进行了座谈,观看了由学生制作的展现僧伽罗语专业50年发展历程的视频资料,并为每一位同学赠送了僧伽罗语书籍。 最后,部长先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中斯友谊源远流长;僧伽罗语和中文都是古老的语言,人类文明的结晶。他为北外能够开设僧伽罗语专业并建设发展的很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同时也希望能大力推动中文教育在斯里兰卡的发展。他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中斯友好的大使,为两国间的交流合作做出贡献。 亚非学院党委书记杨晓京、亚非学院副院长佟加蒙、国际处副处长李辉等参加

10-12
校庆宣传片登陆北外新闻网
10-12

70周年校庆之际,为全面展示学校70年办学成就和办学特色,学校精心制作了校庆宣传片。其中包括中文片《北外华章》、外文片《BFSU-Talking with the World》和印象片《北外弦歌》(BFSU:A String of Moments)三个短片。 10月12日,中文片《北外华章》在北外新闻网校园视频栏目发布,供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观看。《北外华章》,时长约13分钟,邀请著名播音员任志宏担任配音,分为外交官的摇篮、外特精之路、兼容并蓄,博学笃行、适逢其会,再续华章四个篇章,回顾了北外的优良传统,展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特色和成绩,描绘了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外国语大学的辉煌前景。 网址链接 : http://bfsunews.bfsu.edu.cn/ 记者:张文超

10-12
杨学义书记深入本科教学课堂听课
10-12

新学期伊始,为深入了解新学期教学情况,继开学初巡视检查教学情况后,党委书记杨学义又来到本科教学课堂听课。 10月12日上午,杨学义书记来到逸夫楼402教室,旁听了法学院冀诚老师的《民法》课程。杨学义书记早早来到教学楼,察看教学环境,对逸夫楼的暑假整修进行了实地考察。开课后,杨学义书记认真旁听了教师讲授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充分肯定了教学设计、课堂秩序、学生互动等环节,对教师的授课和同学们的表现予以肯定和表扬。 下课后,杨学义书记认真填写了听课记录表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 郭玮)

10-12
“欧盟扩大与中欧劳动力流动比较”国际研讨会暨《欧盟扩大》中文版首发式在我校举行
10-12

为庆祝中国与奥地利建交40周年以及学校校庆70周年,10月10至11日,欧盟扩大与中欧劳动力流动比较国际研讨会暨《欧盟扩大》中文版首发式在我校举行。 10月10日下午,欧盟扩大与中欧劳动力流动比较国际研讨会开幕仪式暨《欧盟扩大》中文版首发式在行政楼配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欧盟扩大》一书的作者奥地利驻华大使赛迪克和奥地利驻罗马尼亚大使施瓦青格,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阿达尼娅,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赛奇卡先生,校长陈雨露,副校长金莉,中央编译出版社副社长邢艳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沈琴琴等。 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盖斯特林格尔教授,奥地利克雷姆斯多瑙河大学比夫尔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中东欧室主任孔田平教授,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林宝副教授,我校殷桐生、梅仁毅、顾小存等5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德语系和国际关系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开幕仪式由金莉副校长主持。 陈雨露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对《欧盟扩大》中文版的出版表示祝贺,对两位大使作者的辛勤工作及德语系殷桐生教授及前后三届的35位研究生对本书的翻译工作表示感谢。陈校长表示,赛迪克大使与施瓦青格大使凭借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对欧盟扩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以独到的视角对欧盟扩大的种种影响进行了精彩而透彻的分析和评价,《欧盟扩大》中文版的出版,将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陈雨露校长充分肯定了欧盟扩大与中欧劳动力流动比较国际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作为《欧盟扩大》一书的主要作者,奥地利驻华大使赛迪克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北外及中央编译出版社表示衷心感谢,回顾了其在担任驻华大使期间的主要工作,充分肯定了中奥两国在各层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北外在中奥两国交流中所做出的贡献。 随后,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赛奇卡、中国劳工

10-12
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圆满完成“2011年度国际汉语教材培训师研修班”项目
10-12

9月26日至28日,由国家汉办主办、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2011年度国际汉语教材培训师研修班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共有来自26个国家,67所孔子学院(课堂)和国内11所基地承办院校的12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国家汉办教材处处长彭增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语分社社长满兴远出席了培训班结业仪式并分别讲话。发言肯定了会议期间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对各位专家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对汉语教材推广和使用等培训工作提出了相应要求。 此次培训围绕着国家汉办优秀教材和教辅工具书《汉语乐园》、《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等展开,通过专家讲座、互动研讨、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培训学员对教材培训的方法和培训方案的制作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 此次培训将教师、教材、教法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对优秀教材和先进教法的交流,不仅加深了国内外对教材使用情况的了解,增强了各国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能力和教材培训水平,也促进了汉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优秀教学资源的应用,为孔子学院总部储备了大量的教材培训师人才,有利地推动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对汉语教材培训师的培养做出了有益尝试。 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丁安琪副主任,从专业培训的角度,为学员们设计了培训资料《向专业迈进教材培训师精要》,并作了专题讲座。她精心设计了多种教材培训方案模版以及多媒体培训方案展示模版,受到了学员的好评。我校中文学院李明等8位老师参与了培训项目。 (孔子学院工作处 刘晓辰)

10-12
我校特聘教授顾彬受邀参加珠江国际诗歌节并获奖
10-12

9月24日,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之广州诗歌朗诵会在珠江城夏湾拿举行。我校特聘外籍教授、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应邀参加了此次诗歌朗诵会并获得国际诗歌节诗歌推动奖。 活动当天,顾彬教授朗诵了由他创作的中文诗歌《艺术中心重访》,内容讲述了作者重访位于香港岛维多利亚码头的艺术中心时的所感所想。顾彬教授的深情朗诵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鉴于顾彬教授多年来在诗歌创作及翻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诗歌节组委会特向顾彬教授颁发了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国际诗歌节诗歌推动奖。 自2011年9月成为我校特聘教授以来,顾彬教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由他主讲的研究生课程《中西文化交流概览》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李小萌)

10-12
中欧青年辩论赛中欧交流赛闭幕
10-10

9月29日上午,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由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中欧青年辩论赛中欧交流赛圆满落幕。 上午九点,辩论赛决赛在逸夫楼第三阶梯教室举行。决赛辩题为:普通话是否应该在欧盟国家学校中被推广为第二主要语言,由央视英语频道主持人田薇担任

10-10
古巴与各国人民友好协会主席访问我校
10-10

9月28日下午,古巴与各国人民友好协会主席凯尼娅塞拉诺一行访问我校。钟美荪副校长会见了凯尼娅塞拉诺主席一行。 钟美荪副校长对塞拉诺主席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着重介绍了我校西葡语系的建设与发展。 凯尼娅塞拉诺主席表示,将会继续推动古巴院校与北外的交流与合作,为北外西葡语系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随后,凯尼娅塞拉诺主席为西葡语系师生作了主题为中古关系发展的演讲,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西葡语系主任刘建、西葡语系党总支副书记张琳、国际处副处长李辉等陪同会见。 (国际处 张雅妮)

10-10
陈雨露校长会见阿塞拜疆大使
10-10

9月29日上午,陈雨露校长会见了阿塞拜疆新任驻华大使Latif Seyfaddin oglu Gandilov先生。阿塞拜疆驻华大使馆三秘Farhad Anisa-Babayev(古松)陪同来访。 陈雨露校长对Gandilov先生就任驻华大使表示祝贺,并对其到访北外表示热烈欢迎。陈校长向大使先生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及办学理念。陈雨露校长表示,明年是中阿建交20周年,作为对庆祝中阿建交20周年的准备活动,北外欢迎大使先生今年来我校演讲,以便让中国的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阿塞拜疆,了解两国交流历史。 Gandilov大使向陈雨露校长介绍了阿塞拜疆的基本国情和有关历史情况,感谢中国政府对阿塞拜疆的支持。大使先生欣然接受了陈校长的邀请,将于近期到我校做演讲。同时,大使先生希望北外能够同阿塞拜疆的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也希望北外能够为阿塞拜疆大使馆输送优秀的俄语人才,为推进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处处长李又文、俄语学院院长史铁强参加了会见。 (国际处 张雅妮)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