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召开新学期院系主任会议
08-31

8月24日下午,教务处在办公楼305召开新学期院系领导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钟美荪 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校各院系及教务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钟美荪副校长首先就北京外国语大学本学期本科教学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本学期我校本科教学的主要工作包括:一、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二、以二期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三、以国家战略继续非通用语学科建设项目事实为契机,积极推进非通用语学科布局的调整和学科专业建设。四、以985平台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本科教材建设工程。五、扎实推进《北外脱机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六、以留学生招生及培养机制改革项目实施为抓手,积极推进本科学历留学生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在谈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时,钟美荪副校长强调,我校三个学科群都应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全面梳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情况,拿出新的改革方案。针对二期质量工程建设问题,她强调教务处将及时调整和更新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内涵,使之与二期质量工程建设目标相吻合,并做好先期调研和有关专业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此外,教务处和各院系要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北外非通用语学科布局的调整和学科专业建设,启动北外欧盟国家官方语言整体教学平台建设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创新非通用语教学及科研模式改革。针对上述工作,钟美荪副校长希望教务处和各院系高度重视,紧抓落实,尽快拿出具体方案,以确保以上工作顺利推进。 随后,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许晔就今年我校本科招生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了详细汇报。他从我校今年本科招录人数、提前批次和一批次一志愿录取情况、性别比例、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情况、录取分数和报考热门专业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今年的录取情况。 最后,

08-31
2011级新生入校,校领导看望新同学
08-29

8月29日,是我校2011级新生报到注册的日子。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1170名本科生、769名研究生陆续来到学校报到注册。校园内洋溢着热烈的迎新氛围,创意新奇的迎新海报、忙碌的迎新志愿者、充满各国风情的各院系迎新站表达了学校对2011级新生的热烈欢迎。 上午十点半,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副校长金莉,校长助理杨建国等校领导视察指导我校迎新工作,看望了前来报到的2011级新同学和家长,并慰问参加迎新工作的师生。 校领导一行首先来到绿色通道办理处看望了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同学,详细询问了绿色通道的工作情况。杨学义书记表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我们不仅要予以物质上的帮助,更要给予人文关怀,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北外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杨学义书记、陈雨露校长亲手为家庭经济困难新同学发放了学校精心准备的爱心大礼包,并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国家。 随后,校领导一行首先来到位于主楼前的数字迎新站。当得知大部分新生已经顺利完成数字迎新注册时,陈雨露校长指出,数字化迎新一定要坚持效率和准确度并重,确保每一名学生的信息都准确无误。 林荫道两侧,各院系迎新站点一字排开,井然有序。迎新志愿者们热情地欢迎和引导着新同学们办理入学的相关手续。 在各院系迎新点,校领导一行亲切慰问了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详细询问了新生的报到情况。校领导一行认真观看了各院系为此次迎新设计的院刊、海报、留言板等宣传品,对各院系的迎新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各院系做好后续工作,帮助新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在阿拉伯语系的迎新点,来自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的孙高鸣同学正在办理报到手续。陈雨露校长来到他身旁,仔细询问了他为什么报考阿拉伯语专业、有什么兴趣爱好,并向他介绍了我校阿拉伯语专业的相关情况。陈校长亲切地鼓励他说,北外的阿

08-29
我校召开影响校园安全稳定问题隐患排查专项会议
08-29

8月26日下午,我校校园安全问题隐患排查专项会议在办公楼504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并讲话。学校保卫处、资产处、基建处、国际处(留办)、国际交流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后勤管理处及四个后勤中心的单位负责人参加。保卫处副处长陈军平主持会议。 姜绪范副书记首先对各个职能部门在暑假期间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针对学校新学期面临召开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新生入学和筹办70周年校庆等重大活动任务以及学校西院综合楼建设、图书馆改造等基建工程等情况,姜书记指出学校校园在消防、交通和校园管理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安全问题隐患,安全稳定形势依旧严峻、工作不容松懈,希望相关在座各个部门能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全面摸排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各类问题隐患,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助于下一步学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安全问题隐患的化解整治。 随后,各个职能部门结合学校暑假发生的突发安全事件,就校园管理建设中的校园地下管网改造、人防工程管理与使用、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和师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开展影响安全稳定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是我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学校安全稳定部门将在此次座谈会后全面开展校园安全稳定问题隐患的排查整治行动,着力为广大师生员工创建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08-29
首都部分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08-27

8月23日下午,首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北京市委政法委、市委教育工委、市通讯管理局、市网管办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网教中心、我校信息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我校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沈晓春向与会成员详细介绍了数字北外的建设理念、运行近两年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与会人员对数字北外的建设理念表示肯定,认为数字北外社区化管理的模式对推动首都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启发。 最后,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新时期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与设想, 数字北外强调以服务为核心,创新构建立体的社会关系,努力追求用户体验,目标是打造不需要培训的信息系统,是近几年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具鲜明特色,通过实践检验的独特案例,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在教育界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08-27
我校举办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
08-27

五十载春风化雨,半世纪桃李满园。8月27日上午,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在办公楼配楼隆重举行。 出席庆典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校长陈雨露,安哥拉驻华大使若奥曼努艾尔贝纳多,东帝汶驻华大使维琪琼,佛得角驻华大使若里奥莫拉斯,葡萄牙驻华公使衔参赞保罗那斯门托,巴西、几内亚比绍等葡语国家驻华使馆代表,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澳门法务局局长张永春等。我校葡语专业历届校友代表以及国内外高校师生代表参加了庆典。 陈雨露校长首先致辞,对参加庆典的驻外使节、专家学者以及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支持我校葡语专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陈校长指出,葡萄牙语专业是北外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培养优秀外交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立50年来,北外葡语专业培养了400多名毕业生,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陈校长表示,北外将继续大力支持葡语专业的发展,积极探索高层次、复合型、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的葡语教育、中国与葡语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我校第一届葡语学生、61级校友杨乃谦,85级葡语专业校友、澳门法务局局长张永春,葡语专业09级学生代表张竹君分别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回忆了在我校葡语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学校和老师的培养表示深深地感激,祝愿母校越来越好,取得更大成就。 我校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赵鸿玲教授致辞。赵鸿玲老师在发言中回顾了我校葡萄牙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向支持葡语专业发展的各位人士表示感谢。赵鸿玲老师表示,北外葡语专业将不断探索葡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为国家发展需要培养更多人才。 随后,大家观看了由葡语专业师生精心制作的北外葡语专业创办50周年纪念视频。身在世界各地的葡语专业校友通过视频为葡语专业创办50周年送上了祝福,并祝福母校70周年生日快乐。 在声声祝福中,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

08-27
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暨第一届中国葡语教学国际论坛开幕
08-26

8月25日上午,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暨第一届中国葡语教学国际论坛开幕。 副校长金莉,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出席了开幕仪式。全国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十二所高校的师生代表以及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金莉副校长致开幕辞,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金莉副校长表示,近年来,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日趋紧密,对葡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们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为中外葡萄牙语语言文化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共同推进中国葡萄牙语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为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的交流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随后,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分别致辞。他们在致辞中表示,北外葡语专业开创了中国大学葡萄牙语教学的先河,半个世纪以来,400多位北外葡语毕业生成为了中国与葡语国家政治、文化经贸交流的使者。此次论坛必将成为推动中国葡语教学发展飞跃的一个里程碑,把中国的葡语教学推向一个新台阶。 最后,我校西葡语系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赵鸿玲教授做主题发言。赵鸿玲老师在发言中深入阐述了此次论坛的背景与意义,全面分析了中国葡语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对中国葡语教学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次论坛是国内首次举办的关于葡语教学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国内开设葡语专业高校的师生代表以及传媒、经贸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的专家学者20多人也出席了此次论坛。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中国葡语教学发展、葡萄牙语专业教材建设,中外葡语教学比较研究等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08-26
学工系统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学生工作会议
08-26

8月25日下午,学工系统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学工系统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出席会议并讲话。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和学生处、团委的相关干部参加会议。学生处处长丁浩主持会议。 曹文泽副书记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一个学期及暑假期间学工系统的工作情况,对学工系统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示肯定。展望近期工作,曹文泽副书记希望学工系统抓住校庆筹备这一重心,做好迎新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在校庆筹备工作方面,进一步做好校庆礼品制作、校庆招待会、校庆文艺晚会筹备组织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校庆庆典大会工作。 针对学工系统目前存在的人员配备不齐整、学工系统干部青黄不接等困难,曹文泽副书记了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生工作部要牵头做好队伍建设的规划,统筹人员调配,逐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战斗力强的辅导员队伍;二是各院系总支要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希望新入职辅导员要向经验丰富的总支书记、辅导员们多学习多交流,尽快转换角色、熟悉业务,承担起辅导员的责任。 最后,学生处处长丁浩、校团委书记陈洪兵就校庆筹备工作、迎新工作、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十五届年会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此次会议作为新学期学工系统首次工作会议,统一了工作思路、鼓舞了士气,学工系统全体干部将团结奋进,认真落实,为校庆70周年献礼,为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08-26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专题网站开通
08-25

8月24日上午,由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办,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暨第6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 我校特与中国网合作开通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专题网站。网站分为中文、英文两个版本,通过新闻聚焦、图片新闻、聚焦北外等栏目对此次大会进行及时的、全方位的报道。 以下为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专题网站地址。 中文版: http://aila2011.china.com.cn/ 英文版: http://aila2011.china.org.cn/

08-25
斯里兰卡总统访问我校受到斯里兰卡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
08-25

8月11日,斯里兰卡总统拉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访问我校,接受我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总统先生的北外之行受到了斯里兰卡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斯里兰卡政府官方网站、独立电视网、《每日新闻》、《太阳报》等媒体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 http://www.rupavahini.lk/ondemand/news_ondemand_sin.php 斯里兰卡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priu.gov.lk/sinhala/NewsUpdate/currentAffairs/ca201108/20110811_1.htm 斯里兰卡独立电视网: http://www.itnnews.lk/latest/?p=28075 《每日新闻》: http://www.dailynews.lk/2011/08/11/news02.asp 《太阳报》: http://www.dinamina.lk/2011/08/12/

08-25
我校师生员工积极参加“共产党员献爱心”捐赠活动
08-25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的要求,七一前后,我校开展了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积极参加。 截止到2011年7月7日,我校共有1277名党员、28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591名群众参与捐款,捐款总额为144617.2元。目前全部捐款已汇到北京市慈善协会,由协会统一用于全市范围内开展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爱心助老项目、爱心成就未来和其他救助项目。 我校已连续五年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去年我校共产党员献爱心共捐款37555.05元。今年捐款人数和捐款数额均创下新高。

08-25
党委副书记文君获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08-25

今年以来,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为建党90周年营造了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浓厚氛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普遍好评。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成绩显著、事迹感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激励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大干部再立新功,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等231个单位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奖,授予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宏伟等473名同志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奖。 我校党委副书记文君以其在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中的突出成绩获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奖。

08-25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暨第6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08-24

8月24日上午,由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办,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暨第6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副司长刘宝利,副校长金莉,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Martin Bygate教授,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副主席Bernd Rschoff教授,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文秋芳教授等。开幕式由金莉副校长主持。 陈雨露校长首先致辞,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陈校长指出,作为一门注重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应用语言学正在蓬勃发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多样中的和谐:语言、文化和社会,在这一主题下,各位专家、学者必定能够充分沟通、深入探讨,在思想碰撞的同时,继续开拓合作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探索创新之路。此次大会的举办也将为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增添光彩。最后,陈校长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文秋芳教授,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Martin Bygate教授分别致辞。文秋芳教授表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在2005年申办大会成功,是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首次来到中国。自申办成功以来,研究会和各方进行了数年的精心筹备与组织,力争为全世界与会者奉献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会。 Martin Bygate教授对为会议举办做出不懈努力的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承办方表示感谢。Martin Bygate教授表示,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证性的学科,因其广泛的包容性不断发展,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和各国分支机构也推动着应用语言学紧跟时代步伐,朝着新的研究领域发展。相信本次大会一定能更够取得卓著成果,圆满成功。 随后,国际

08-24
我校新设“刘怀南奖助学金”
08-23

8月21日下午,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和学生处处长丁浩在办公楼会见了上海民革党员、上海聚益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南,深入协商设立刘怀南奖助学金的相关事宜。 曹文泽副书记对刘怀南先生对我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为北外学子提供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刘怀南先生表示,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义不容辞。此次在北外设立奖助学金,希望能够激励北外学子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也希望今后能与北外建立更进一步的友好合作关系。 座谈会结束后,举行了刘怀南奖助学金签约仪式,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与刘怀南先生签订了《捐赠协议书》以及《关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刘怀南奖助学金合作协议书》,刘怀南奖助学金 正式在我校设立。 随后,刘怀南先生在丁浩处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对我校歆语工程、多语言服务等志愿者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刘怀南先生对我校志愿者专业高效的工作水平、热情奉献的工作态度、积极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怀南奖助学金总金额五十万元,设立五年,主要用于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刘怀南奖助学金的设立是对我校学生奖助学金的有益补充,为我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08-23
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带队拜望我校校友刘玉堤中将
08-19

8月17日上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率校庆办副主任魏春友,校庆庆典大会组组长苏大鹏,俄语学院副院长何芳拜望了我校1943年在延安办学时期俄文学校校友、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中将。 刘玉堤中将,1923年农历9月17日生于河北省沧县。1938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一二零师旅侦查参谋,参加过百团大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中队中队长、飞行大队大队长、师射击主任,先后击落敌机6架,击伤两架,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后,历任空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曾任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三、四、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转达了杨学义书记、陈雨露校长的问候,并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我校近年来在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刘玉堤中将介绍了延安时期他在俄文学校学习的有关情况。 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代表学校邀请刘玉堤中将校庆日当天回母校参加校庆庆典活动,刘玉堤中将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08-19
巴西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我校
08-17

8月17日上午,由巴西高等教育人员促进会副秘书长 杰拉德努内斯博士 率领的巴西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我校。巴西教育部官员、巴西多所高校校长以及巴西驻华大使馆的相关工作人员随团前来访问。 陈雨露校长会见了代表团一行。陈校长向代表团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我校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的 建设和 发展。陈校长表示,近年来,中巴两国经贸、政治关系发展迅速,但在人文方面的交流急待加强。作为全国最早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高校,北外希望能够利用多年来在葡萄牙语教学、巴西研究等方面积累的成果经验为促进中巴两国的人文交流做出贡献,从而全面推动中巴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代表团团长、巴西高等教育人员促进会副秘书长杰拉德努内斯博士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加强葡语学习和研究对于两国的交往具有重要作用,北外葡语专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能够加强巴西高校与北外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进而促进中巴两国的人文交流。 随后,我校西葡语系葡萄牙语专业赵鸿玲教授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教学层次等多个方面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我校葡萄牙语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情况。 最后,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有效的交流。 国际处处长李又文、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西葡语系党总支副书记张琳、国际处副处长李辉等参加了会见。

08-17
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视察我校“歆语工程”湖南师训项目
08-16

8月5日下午,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专程来到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一中视察了我校歆语工程湖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的教学情况,亲切看望了学员、授课教师及后勤工作人员代表。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研社副总编王勇代表我校参加了考察。 郭开朗副省长一行在新宁一中观摩了歆语工程授课现场,详细听取了此次歆语工程授课专家代表、我校张敏老师的教学情况汇报并观看了学员的学习成果汇报表演。 郭开朗副省长对我校的歆语工程培训项目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此次培训效果良好。他表示,促进教育的发展是湖南省的工作重点,而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歆语工程这个项目为湖南省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好地合作,将这个项目继续开展下去。 歆语工程湖南项目是我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支援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师资培训项目。项目自2009年在湖南省开展以来,共培训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300多人。今年7月19日至8月7日,2011年歆语工程湖南省中小学青年骨干英语教师研修项目第三期培训班在邵阳市新宁一中举办,来自湖南省各个市州的107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培训。

08-16
我校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08-15

8月11日,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访问我校,接受我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北京:斯里兰卡总统同青年大学生交流》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斯里兰卡总统:友好关系利于斯中两国发展》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道》:《北外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成立,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中国教育报:《北外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中国日报:《Sri Lankan president keen on cultural exchange with China》 中国新闻网:《斯里兰卡总统北外演讲:用语言搭建友谊桥梁》 新华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国际在线:《斯里兰卡总统:加强斯中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意义重大》 中国网:《北外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雅虎:《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人民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千龙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人民网英文版:《BFSU grants honorary doctorate to Sri Lankan president》

08-15
斯里兰卡总统访问我校,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
08-11

斯里兰卡总统访问我校,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

08-11
“歆语工程”广西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07-29

7月20日,由我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共同主办的歆语工程英语师资培训及学生支教项目在广西南宁启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蔡剑峰,广西教育厅学生处处长韦安光,广西教育厅师范处处长何锡光,我校教务处处长朱红、团委书记陈洪兵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歆语工程广西暑期支教团队的教师和学生、广西各师范类高校教师及十四个地市初、高中英语教研员及骨干教师15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由何锡光处长主持。 外研社社长蔡剑峰首先致辞。他表示,外研社将为此次培训配套精选师资和教材,提供全程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服务,将在教学科研、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为广西基础英语教学和教师发展打造一体化、高水平的服务体系和资源平台。 广西教育厅学生处处长韦安光指出,北外培训项目具有培训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特点。实施一年来,得到了受训教师的高度认可与赞赏。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北外的合作,更大力度地提升广西中小学英语教育水平。 最后,团委陈洪兵书记对赴广西田东县和灵川县支教的志愿者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实践团队带队教师王立志和支教志愿者代表分别发言。教务处处长朱红为我校赴百色田东县实践团队授旗。

07-29
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07-29

7月29日上午,我校党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校长助理杨建国等参加学习。 党委宣传部部长赵宗锋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报了上级有关部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要求。 党委书记杨学义做中心发言。他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经住四种考验、做到五个坚持、防止四个危险。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杨学义书记要求相关单位做好积极动员和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师生全面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形成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良好氛围。对于学校近期的工作,杨学义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在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干部培养教育、行政廉政建设以及校庆筹备工作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陈雨露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深刻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表达了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我党严于律己、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断内化到我们工作实践中去,将学校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结合学校实际,陈雨露校长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对青年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