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员工积极参加“共产党员献爱心”捐赠活动
08-25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的要求,七一前后,我校开展了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积极参加。 截止到2011年7月7日,我校共有1277名党员、28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591名群众参与捐款,捐款总额为144617.2元。目前全部捐款已汇到北京市慈善协会,由协会统一用于全市范围内开展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爱心助老项目、爱心成就未来和其他救助项目。 我校已连续五年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去年我校共产党员献爱心共捐款37555.05元。今年捐款人数和捐款数额均创下新高。

08-25
党委副书记文君获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08-25

今年以来,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为建党90周年营造了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浓厚氛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普遍好评。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成绩显著、事迹感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激励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大干部再立新功,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等231个单位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奖,授予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宏伟等473名同志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奖。 我校党委副书记文君以其在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中的突出成绩获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奖。

08-25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暨第6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08-24

8月24日上午,由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办,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暨第6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副司长刘宝利,副校长金莉,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Martin Bygate教授,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副主席Bernd Rschoff教授,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文秋芳教授等。开幕式由金莉副校长主持。 陈雨露校长首先致辞,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陈校长指出,作为一门注重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应用语言学正在蓬勃发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多样中的和谐:语言、文化和社会,在这一主题下,各位专家、学者必定能够充分沟通、深入探讨,在思想碰撞的同时,继续开拓合作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探索创新之路。此次大会的举办也将为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增添光彩。最后,陈校长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文秋芳教授,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Martin Bygate教授分别致辞。文秋芳教授表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在2005年申办大会成功,是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首次来到中国。自申办成功以来,研究会和各方进行了数年的精心筹备与组织,力争为全世界与会者奉献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会。 Martin Bygate教授对为会议举办做出不懈努力的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承办方表示感谢。Martin Bygate教授表示,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证性的学科,因其广泛的包容性不断发展,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和各国分支机构也推动着应用语言学紧跟时代步伐,朝着新的研究领域发展。相信本次大会一定能更够取得卓著成果,圆满成功。 随后,国际

08-24
我校新设“刘怀南奖助学金”
08-23

8月21日下午,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和学生处处长丁浩在办公楼会见了上海民革党员、上海聚益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南,深入协商设立刘怀南奖助学金的相关事宜。 曹文泽副书记对刘怀南先生对我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为北外学子提供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刘怀南先生表示,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义不容辞。此次在北外设立奖助学金,希望能够激励北外学子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也希望今后能与北外建立更进一步的友好合作关系。 座谈会结束后,举行了刘怀南奖助学金签约仪式,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与刘怀南先生签订了《捐赠协议书》以及《关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刘怀南奖助学金合作协议书》,刘怀南奖助学金 正式在我校设立。 随后,刘怀南先生在丁浩处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对我校歆语工程、多语言服务等志愿者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刘怀南先生对我校志愿者专业高效的工作水平、热情奉献的工作态度、积极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怀南奖助学金总金额五十万元,设立五年,主要用于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刘怀南奖助学金的设立是对我校学生奖助学金的有益补充,为我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08-23
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带队拜望我校校友刘玉堤中将
08-19

8月17日上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率校庆办副主任魏春友,校庆庆典大会组组长苏大鹏,俄语学院副院长何芳拜望了我校1943年在延安办学时期俄文学校校友、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中将。 刘玉堤中将,1923年农历9月17日生于河北省沧县。1938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一二零师旅侦查参谋,参加过百团大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中队中队长、飞行大队大队长、师射击主任,先后击落敌机6架,击伤两架,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后,历任空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曾任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三、四、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转达了杨学义书记、陈雨露校长的问候,并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我校近年来在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刘玉堤中将介绍了延安时期他在俄文学校学习的有关情况。 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代表学校邀请刘玉堤中将校庆日当天回母校参加校庆庆典活动,刘玉堤中将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08-19
巴西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我校
08-17

8月17日上午,由巴西高等教育人员促进会副秘书长 杰拉德努内斯博士 率领的巴西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我校。巴西教育部官员、巴西多所高校校长以及巴西驻华大使馆的相关工作人员随团前来访问。 陈雨露校长会见了代表团一行。陈校长向代表团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我校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的 建设和 发展。陈校长表示,近年来,中巴两国经贸、政治关系发展迅速,但在人文方面的交流急待加强。作为全国最早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高校,北外希望能够利用多年来在葡萄牙语教学、巴西研究等方面积累的成果经验为促进中巴两国的人文交流做出贡献,从而全面推动中巴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代表团团长、巴西高等教育人员促进会副秘书长杰拉德努内斯博士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加强葡语学习和研究对于两国的交往具有重要作用,北外葡语专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能够加强巴西高校与北外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进而促进中巴两国的人文交流。 随后,我校西葡语系葡萄牙语专业赵鸿玲教授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教学层次等多个方面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我校葡萄牙语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情况。 最后,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有效的交流。 国际处处长李又文、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西葡语系党总支副书记张琳、国际处副处长李辉等参加了会见。

08-17
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视察我校“歆语工程”湖南师训项目
08-16

8月5日下午,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专程来到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一中视察了我校歆语工程湖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的教学情况,亲切看望了学员、授课教师及后勤工作人员代表。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研社副总编王勇代表我校参加了考察。 郭开朗副省长一行在新宁一中观摩了歆语工程授课现场,详细听取了此次歆语工程授课专家代表、我校张敏老师的教学情况汇报并观看了学员的学习成果汇报表演。 郭开朗副省长对我校的歆语工程培训项目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此次培训效果良好。他表示,促进教育的发展是湖南省的工作重点,而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歆语工程这个项目为湖南省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好地合作,将这个项目继续开展下去。 歆语工程湖南项目是我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支援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师资培训项目。项目自2009年在湖南省开展以来,共培训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300多人。今年7月19日至8月7日,2011年歆语工程湖南省中小学青年骨干英语教师研修项目第三期培训班在邵阳市新宁一中举办,来自湖南省各个市州的107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培训。

08-16
我校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08-15

8月11日,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访问我校,接受我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北京:斯里兰卡总统同青年大学生交流》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斯里兰卡总统:友好关系利于斯中两国发展》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道》:《北外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成立,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中国教育报:《北外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中国日报:《Sri Lankan president keen on cultural exchange with China》 中国新闻网:《斯里兰卡总统北外演讲:用语言搭建友谊桥梁》 新华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国际在线:《斯里兰卡总统:加强斯中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意义重大》 中国网:《北外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雅虎:《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人民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千龙网:《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斯里兰卡总统名誉博士学位》 人民网英文版:《BFSU grants honorary doctorate to Sri Lankan president》

08-15
斯里兰卡总统访问我校,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
08-11

斯里兰卡总统访问我校,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

08-11
“歆语工程”广西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07-29

7月20日,由我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共同主办的歆语工程英语师资培训及学生支教项目在广西南宁启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蔡剑峰,广西教育厅学生处处长韦安光,广西教育厅师范处处长何锡光,我校教务处处长朱红、团委书记陈洪兵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歆语工程广西暑期支教团队的教师和学生、广西各师范类高校教师及十四个地市初、高中英语教研员及骨干教师15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由何锡光处长主持。 外研社社长蔡剑峰首先致辞。他表示,外研社将为此次培训配套精选师资和教材,提供全程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服务,将在教学科研、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为广西基础英语教学和教师发展打造一体化、高水平的服务体系和资源平台。 广西教育厅学生处处长韦安光指出,北外培训项目具有培训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特点。实施一年来,得到了受训教师的高度认可与赞赏。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北外的合作,更大力度地提升广西中小学英语教育水平。 最后,团委陈洪兵书记对赴广西田东县和灵川县支教的志愿者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实践团队带队教师王立志和支教志愿者代表分别发言。教务处处长朱红为我校赴百色田东县实践团队授旗。

07-29
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07-29

7月29日上午,我校党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校长助理杨建国等参加学习。 党委宣传部部长赵宗锋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报了上级有关部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要求。 党委书记杨学义做中心发言。他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经住四种考验、做到五个坚持、防止四个危险。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杨学义书记要求相关单位做好积极动员和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师生全面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形成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良好氛围。对于学校近期的工作,杨学义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在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干部培养教育、行政廉政建设以及校庆筹备工作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陈雨露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深刻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表达了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我党严于律己、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断内化到我们工作实践中去,将学校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结合学校实际,陈雨露校长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对青年

07-29
《中华读书报》发表文君同志文章:公务员可以这样学英语
07-28

为适应国家关于提高领导干部国际化素质的需要,北京外国语大学多年来承担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干部英语培训项目。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北外教学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公务员英语强化学习教材情景对话》,并于2011年5月由外语

07-28
陈雨露校长出席全国青联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并作发言
07-27

7月22日,全国青年副主席、我校校长陈雨露出席在京召开的全国青联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并作发言。 陈雨露校长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围绕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有关青年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新形势下大学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发言。 陈校长指出,新形势下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当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把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必须培养一批面向未来的青年英才;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 在谈到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时,陈校长表示,高校应该努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证我们党拥有怀抱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 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陈校长指出,面对国际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该在两个方面为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贡献。一方面,要培养造就大批高原人才,让大多数青年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使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另一方面,在培养高原人才的基础上,要积极主动响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国家战略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山峰人才,即培养一批面向未来、勇于担当重任、胜任大国使命、完成复兴伟业的青年英才。 最后,陈校长谈到了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问题。他表示,大学应该成为推进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的重要使者。具体而言,就是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使青年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通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报道链接: http://zqb.cyol.com/html/2011-07/27/nw.D110000zgqnb_20110727_2

07-27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访问我校
07-27

7月25日下午,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杨高达先生访问我校,我校校长陈雨露会见了大使先生一行。 陈雨露校长对兰杰特乌杨高达先生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大使先生着重介绍了我校为迎接斯里兰卡总统先生来访所做的准备工作。 大使先生十分感谢我校为接待总统先生来访所做的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并对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表示满意。他表示对我校圆满完成接待任务充满信心。 随后,大使先生和国际处负责同志就总统先生来访当日的安排和接待工作细节交换了意见。国际处处长李又文等参加了会见。

07-27
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校长访问我校
07-26

7月26日上午,陈雨露校长会见了前来我校访问的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校长哈米杜拉阿明一行。一同前来访问的还有阿富汗驻华大使苏尔坦艾哈迈德巴辛先生以及阿富汗驻华使馆的相关工作人员。 陈雨露校长对哈米杜拉阿明校长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陈校长表示北外非常重视与喀布尔大学的友好关系,希望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哈米杜拉阿明校长对陈校长的欢迎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喀布尔大学的相关情况。哈米杜拉阿明校长希望喀布尔大学与北外签署谅解备忘录并进一步深化在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随后,双方就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有效的交流。 会谈结束后,陈雨露校长向对方赠送礼物并合影留念。国际处处长李又文、亚非学院院长白淳等参加了会见。

07-26
“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夏令营闭营
07-25

7月20日下午,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夏令营闭营仪式暨外语演讲比赛颁奖典礼在办公楼配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校长陈雨露,副校长金莉,校长助理、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法学院院长万猛,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翠兰等出席了闭营仪式。全体夏令营营员、指导教师、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参加了闭营仪式。闭营仪式由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主持。 陈雨露校长为夏令营闭营仪式致辞。他希望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应将自己的使命定得更高更远,定位于探索和谐世界的价值基石上,在文明共存、文明多样的基础上代表国家利益,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而工作,做一个能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自由遨游的国际化人才。 英语学院谢韬教授代表指导教师发言。他表示,本项目旨在选拔优秀人才、培养未来领袖,希望营员同学们在夏令营过程重新发现自我,变得更加自信并对未来做好准备。随后,南京大学傅聪同学作为营员代表发言。 最后,出席闭营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为英语、法语演讲比赛的获奖同学颁奖并合影留念,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夏令营圆满落幕。

07-25
2011年“歆语工程”湖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开班
07-24

7月20日,2011年歆语工程湖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开班仪式在湖南邵阳新宁县举行。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王玲,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兰君,邵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莫良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勇,新宁县常务副县长孙洪波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湖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廖湘生主持。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代表我校致辞,感谢湖南省教育厅对歆语工程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承办此次培训的邵阳市、新宁县政府与领导,对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表示慰问。曹文泽副书记表,北外将继续支持湖南省的民族教育,希望在现有合作框架和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进取,将歆语工程湖南师资培训项目覆盖面从民族地区延伸至省内其他基础外语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歆语工程的意义和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对北外选派优秀专家教授来湖南培训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表示由衷的感谢。葛厅长从教育强省、人才强省的高度肯定了开展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希望借助歆语工程这个平台继续深化与北外的合作。 歆语工程湖南项目我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支援湖南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师资培训项目。自2008年我校与湖南省教育厅签订了《关于实施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的协议》以来,已累计培训200多名来自湖南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今年是歆语工程湖南师资培训项目实施的第三年,本次培训共有来自湘西、张家界、怀化、邵阳、永州、常德等州市的民族县、少数民族过半县、民族乡以及湖南省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办学学校及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英语教师109人参加,实现了培训对象民族地区全覆盖和民族地区小学、初中、高中、高校的全覆盖。

07-24
陈雨露校长为“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夏令营同学做专题讲座
07-22

7月19日下午,我校校长陈雨露教授为参加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夏令营的同学做专题讲座。 陈校长以货币战争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从什么货币战争、货币战争的根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货币战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等四个方面为大家深入详细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陈校长从宏阔的视域,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分析了中国金融领域相关问题以及中国未来三十年发展趋势。陈校长指出,未来30年是我们最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30年,希望同学们牢记使命、勇担重任、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陈校长的讲座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表示不仅对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坚定了为祖国发展、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07-22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来我校讲学
07-22

7月18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我校校友陈健来校讲学。 陈健先生以联合国及其秘书处为主题,从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秘书处三个部分出发向参加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夏令营的同学们讲解了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极其附属机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联合国的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通过陈健先生的讲解,同学们对联合国的机构设置、工作体系、运作机制等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国际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了更加具体和直观的感受。 讲座开始之前,陈雨露校长在办公楼会见了陈健先生一行。陈校长向陈建先生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以及本次夏令营的相关情况。陈建先生长对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远见表示赞赏,对学校校成功申报的三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表示祝贺,期望学校能够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多人才。

07-22
“亚、欧、美中小学生夏令营2011”开营
07-22

7月17日,由我校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共同主办的亚、欧、美中小学生夏令营2011在北外附属学校开营。 校党委书记杨学义,马来西亚驻华大使达图伊斯甘达萨鲁丁,韩国驻华使馆教育参赞权锡珉,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一处副处长王峰,北外附校副校长张继军以及匈牙利、波兰、美国等国驻华使馆官员出席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晓慧主持。 校党委书记杨学义首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各国营员表示欢迎。杨书记表示,亚、欧、美中小学生夏令营的举办将为各国学员开启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开阔大家的视野、丰富大家的思维,希望每一营员都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达图伊斯甘达萨鲁丁做了精彩的演讲,他指出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友谊之桥,更是年轻人的财富,希望各国学员能利用好短暂的十天来了解具有丰富文明的中国,并且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化。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一处处长王峰在发言中对我校近年来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表示国家汉办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我校的孔子学院建设并预祝本次夏令营圆满成功。北外附校副校长张继军在发言中表示北外附校为本次活动做了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希望营员们通过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各种活动度过一段难忘而美好的时光。 随后,外籍带队教师代表安迪和学员代表朴永济分别从各自的视角,讲述了自己和汉语、中国文化结缘的经历,期待可以借本次夏令营的机会更加近距离、更加深入地接触北京,感受中国。 最后,杨学义书记和到会嘉宾们分别向参加夏令营的各城市小分队授旗,标志着亚、欧、美中小学生夏令营2011正式拉开帷幕。 亚、欧、美中小学生夏令营2011是我校发挥自身多优势,为促进各国青少年之间的人文交流而开发的文化体验项目,是我校为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所做的有益探索。 本次夏令营吸引了来自比利时、德国、匈牙利、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