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09-14

9月9日至11日,由我校俄语学院、俄语中心主办,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 俄罗斯文学:传统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年会在我校召开。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俄语教学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俄罗斯、英国、蒙古、以色列、日本等国的学术名家齐聚北外,共享此次国际学术交流盛会。 9月9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日研中心举行。开幕式上,金莉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并对提出了殷切期望,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社科院研究员石南征,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梅捷列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徐秀芝依次发言,表达了对此次研讨会的良好祝愿。 此次大会由主旨发言和分会场讨论两个部分组成,会议议题涵盖了俄罗斯文学的认知与未知、文学经典的重读与新读、俄罗斯文学与文论最新发展、俄罗斯作家及中俄作家比较研究、俄罗斯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等多个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宣读论文,许多精彩的发言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与会的外国专家纷纷表示当今中国俄罗斯文学学界的学术研究水平已经走在了前面。

09-14
《中国日报》头版刊登陈雨露校长专访:Language target set by leading university
09-13

在校庆70周年到来之际,陈雨露校长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中国日报》在9月13日头版刊登了对陈雨露校长的专访:《Language target set by leading university》。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9/13/content_13670625.htm

09-13
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我校
09-13

9月8日,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Trevor McMillan 教授一行前来我校访问。彭龙副校长会见了来访一行。 彭龙副校长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我校70周年校庆等方面的情况。彭龙副校长指出,兰卡斯特大学与北外有着长久的交往历史,尤其是与英语学院及国际商学院开展了大量的交流合作,希望双方能够在项目合作、共同办学及双学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Trevor McMillan 教授表示了对我校70周年校庆的祝贺,并表示将会积极推动与北外在共同办学、双学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Trevor McMillan 教授还分别前往英语学院和国际商学院跟学生进行了座谈,回答了学生的相关提问。

09-13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校国际关系学院王明进教授文章
09-13

《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13日(理论版)刊发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明进教授文章《文化区隔催生仇视与暴力》。 以下为文章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1-09/12/content_52495.htm

09-13
我校举行拉脱维亚语班开班仪式
09-11

9月10日上午,拉脱维亚语班开班仪式在逸夫楼213教室举行。 钟美荪副校长,拉脱维亚驻华大使Ingrida Levrence,拉脱维亚驻华大使馆三秘Aleksandrs Novikovs,欧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刚,副院长陈瑛、柯静,拉脱维亚语专家Zane Aboltina及22名选修拉脱维亚语的同学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欧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刚主持。 钟美荪副校长致辞,对Ingrida Levrence大使的到来表示感谢,对拉脱维亚语开班表示祝贺。钟美荪副校长表示,在过去的十年里,北外新开了十几种外国语言,将来还会开设更多语种。开设新的语种能够增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友谊与合作。钟美荪副校长指出,作为中国唯一开设拉脱维亚语专业的大学,北外将在两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拉脱维亚语,了解拉脱维亚及其文化,将来能够成为两国之间友谊的桥梁。 拉脱维亚驻华大使Ingrida Levrence女士对北外开设拉脱维亚语表示热烈祝贺,对为此做出努力的人们表示感谢。Ingrida Levrence大使说,目前世界上有7所大学开设拉脱维亚语课程,她很高兴看到北外成为其中之一。她期待北外开设拉脱维亚语后,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可以学习拉脱维亚语,了解拉脱维亚文化。 拉脱维亚语专家Zane Aboltina也发表了感言,对自己能成为北外第一位拉脱维亚语教师感到荣幸,并表达了对我校同学学好拉脱维亚语的美好祝愿。 来自英语学院的段钧耀同学代表在座的同学们发言。他讲述了自己选择学习拉脱维亚语的原因,表达了对拉脱维亚这个美丽国家的热爱,同时也希望自己及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好拉脱维亚语 ,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国家和它的文化。 最后, Ingrida Levrence大使给同学们上了第一堂拉脱维亚语课,简要介绍了拉脱维亚语的语音和语法特点。仪式在大使和同学们合影的欢乐气氛中结束。 开班仪式前,钟美荪副校长会见了拉脱维亚驻华大使Ingrida Levrence一行,双方就拉脱维亚语课程的建设发展以及双方今

09-11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访问我校并发表演讲
09-10

9月9日下午,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来到我校访问并发表演讲。 下午3时,大使先生一行抵达北外,受到在场学生的热烈欢迎。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副校长钟美荪、金莉,校长助理孙友忠等会见了大使先生一行。 在会谈中,陈雨露校长表示,大使先生把到任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放在北外举行,将为北外七十周年校庆添上光辉的一笔。陈雨露校长向骆家辉大使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着重介绍了我校美国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我校与美国驻华使馆以及美国高校的交流合作情况,期待继续加强与美国使馆在文化、教育、美国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两国青年人的了解,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骆家辉大使对学校的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表示感谢。他说,刚才在车里观察北外的校园,发现北外不仅学术氛围浓厚,校园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骆家辉大使介绍了中美两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情况,他表示,北外在中美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成绩斐然,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北外的毕业生在学术、外交等领域都表现得非常优异,希望能够加强与北外的合作,在商业、政府、社会、文化等领域培养更多人才,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见结束后,大使先生与学生代表进行了小范围的深入交流,就中美关系、中美文化交流、美国经济发展、反恐怖主义、美国高等教育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骆家辉大使还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的奋斗经历,鼓励大家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取得成功。 下午4时15分,骆家辉大使在逸夫楼第三阶梯教室发表演讲。主持演讲会的陈雨露校长指出,为了持续传承弘扬北外开放的学术传统和精英教育理念,在新世纪的前10年中,学校一共聘请了150多位各国领导人和驻华大使来到学校,为同学们做公开演讲,这已经成为一个深受同学喜爱的思维激荡平台。骆家辉大使是2011新学年的首位演讲人。 大家好!骆家辉大

09-10
离退休工作处召开新学期学校工作报告会
09-10

9月9日上午,离退休工作处在教职工活动中心召开全体离退休人员新学期学校工作报告会。党委副书记文君为参会的近200位离退休老同志做新学期学校工作报告会。大会由工作处处长王燕华同志主持。 文君副书记就学校新学期的重点工作做报告,传达了党委书记杨学义和校长陈雨露同志在新学期学校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精神。文君副书记号召老同志积极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和在建党90周年上的报告,希望老同志在学习中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取得实效。文君副书记指出,新学期学校将迎来90周年校庆,希望老同志、老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校庆工作,与老校友共话当年情谊、共谋北外发展。同时,本学期也是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会将十二五规划印发给老同志,希望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关心学校工作,支持学校的和谐发展。文君副书记强调,学校进入985创新平台,在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希望老同志继续关注学校发展建设,献计献策。最后,文君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对全校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悦。 会后,工作处处长王燕华同志简要总结了上学期工作,并介绍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号召老同志多参与团体活动,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晚年。

09-10
“树人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我校举行
09-10

9月8日中午,海淀团区委树人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我校团委406会议室举行。海淀团区委副书记郭昊、团委干部冯永国,我校团委书记陈洪兵、团委办公室主任刘霞以及8名受助学生出席仪式。仪式由团委办公室主任刘霞主持。 海淀团区委副书记郭昊首先介绍了树人助学基金的相关情况,并希望受助学生努力学习、不负众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希望同学们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校团委书记陈洪兵发言,表达了对捐助方的感谢和敬意,对海淀团区委长期以来给予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向海淀团区委发出了参加我校校庆相关活动的邀请。 最后,受助学生纷纷发言,感谢政府和学校对他们的关怀,承诺一定会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海淀区树人助学基金成立于2003年12月,致力于帮助海淀区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大、中、小学生,并向受资助学生一次性发放1000元助学金。这是树人助学基金首次资助我校学生。

09-10
杨学义书记亲切慰问文庄教授
09-09

在中秋佳节和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9日上午,党委书记杨学义在亚非学院党总支、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等部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亲切看望文庄教授。 在文庄教授家中,杨书记亲切询问了文庄教授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代表学校党委感谢老教授对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杨书记向文庄教授介绍了学校近些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和校庆筹备情况,就学好外语的重要性进行了亲切交谈。杨书记祝愿文庄教授身体健康,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工作,为老教授们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文庄教授对学校党委的关心表示感谢,表示一定要发挥余热,为学校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09-09
我校召开新学期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座谈会
09-09

为深入了解新学期我校学生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月7日下午和9月8日上午,学生处牵头召开了新入校学生和返校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座谈会,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同志参加座谈。座谈会上,同学们就校庆活动、入校后的学习生活情况、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对国内外重大时事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校庆将至,同学们表达了对母校70华诞的殷切祝福,并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报名参加校庆志愿者,高翻学院11级研究生牛硕说:我希望在校庆系列活动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校庆,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在谈到假期生活时,许多同学都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大学生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倡议,在假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志愿活动时间有限,但这样的活动不仅给予了当地学生追求更高梦想的勇气,也让志愿者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同学们高度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和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并就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利比亚问题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通过本次座谈,同学们交换了彼此的看法和观点,学校加深了对同学们思想动态的了解,为新学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09-09
我校召开2011年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
09-09

9月8日下午,我校2011年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在办公楼配楼多功能厅举行。 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副校长金莉、彭龙出席了表彰大会。各院系部处负责人、获奖集体和个人、新入职教师、学生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金莉副校长主持。 杨学义书记宣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关于表彰2010-2011学年突出贡献教师的决定》。2010年至2011学年,我校张建华等九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宋毅等43人获我校基础阶段外语教学陈梅洁奖;张西平等22人获校级科研奖;英语学院等五个团队获集体奖项。学校领导先后为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奖。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师董希骁和国际商学院教师任康钰分别作为教学、科研获奖代表做了发言。学生代表赵颖慧献上她的书法作品德学双馨,作为送给教师们的节日礼物。 陈雨露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表彰大会呈现出了新气象:一是教师发展中心首次承办教师表彰活动,并将在今后教师发展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学校教学科研评优机制日益完善,教学科研评奖内容将得到进一步丰富;三是学术团队建设目标得到凸显,将为学术强校、实现战略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金莉副校长号召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陈校长讲话精神,向获得表彰的教师学习,为七十年校庆添彩,为实现我校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外国语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09-09
“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开幕
09-08

在校庆70周年之际,我校迎来了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 9月8日上午,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开幕仪式在体育馆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李岚清办公室主任冯云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苏雨恒,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副校长彭龙,我校老教授陈琳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学生代表以及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幕仪式。开幕仪式由党委副书记文君主持。 陈雨露校长致开幕辞,对给予此次展览大力支持的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陈校长表示,李岚清同志为文化艺术尤其是高雅音乐的普及和篆刻艺术的创作与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大众篆刻理念为包括篆刻艺术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校长对李岚清同志一直以来给予北外的关心和厚爱表示感谢。他表示,李岚清同志多次对北外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进行指导。从1994年李岚清同志为北外题词: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为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而奋斗指出北外的人才培养目标,到2001年李岚清同志为北外校庆六十周年致贺信,勉励北外师生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再到2002年李岚清同志在北外座谈时指出:北京外国语大学要积极探索改革外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外语教学提供新的经验和好教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北外校庆70周年之际,李岚清同志为北外题词:为创办一流大学而奋斗!,这句话已经成为北外改革发展的巨大动力,北外将继续服从国家战略需要、积极服务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力争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外国语大学。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高等教育出版社社

09-08
《光明日报》刊载陈雨露校长在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09-08

《光明日报》2011年9月7日第6版刊载了陈雨露校长在我校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从这里走向世界》。 以下为文章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9/07/nw.D110000gmrb_20110907_3-06.htm

09-08
日研中心举行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
09-08

9月5日下午,日研中心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参加开学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副校长钟美荪,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山田重夫,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副所长高桥耕一郎等。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国际处处长李又文,日研中心主任徐一平、日方主任笠原清治以及日方任课专家和中方师生员工参加了 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日研中心总支书记王世斌主持。 钟美荪副校长致辞,向2011级新生表示祝贺与欢迎。钟美荪副校长对日研中心的发展以及学生培养表示肯定。希望2011级新生刻苦学习,珍惜在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学好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研究生。 随后,山田重夫公使、高桥耕一郎副所长分别发言,向新生表示祝贺,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提出希望。 最后,在校生代表、新生代表分别发言,表示在日研中心要努力学习、共同进步、完成学业。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积极的贡献。

09-08
我校召开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座谈会
09-08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有关院系的项目推进情况,以便在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并为该项目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奠定基础,9月5日下午,由钟美荪副校长牵头,教务处、学生处、英语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领导同志参加的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座谈会在办公楼305召开。教务处处长朱红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教务处处长朱红指出,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项目在英语学院首先试点,项目实施一年多来,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此次会议旨在邀请该项目同学在专业培养、社会实践方面畅谈学习体会与收获,为下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该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随后,来自英语学院的同学们就自己参与项目学习的经历、体会和收获谈了各自的看法。在谈到专业知识学习时,他们认为项目课程设置紧凑合理,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新课程加入,学习过程饱满充实,部分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给他们带来挑战,不过他们表示收获很大,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在谈到社会实践时,他们认为,通过参加歆语工程等社会实践活动,既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才干,初步了解了国情、民情,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明确了方向。 最后,钟美荪副校长做总结讲话。她指出,该项目在英语学院的实施,为我校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她勉励参加项目的同学们,多积累,多看书,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同学们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一些中国国情,善于通过社会实践把握个人发展方向。 会后,教务处和有关院系领导详细商谈了课程设置等有关事宜。

09-08
我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通过验收
09-08

9月7日下午,我校召开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验收报告会。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高润生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报告会由科研处张朝意处长主持。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设立的专项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目的是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增强高等学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要求,我校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院长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验收专家组成员。我校2007年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张继红教授就项目的执行情况、成果发表情况、人才培养与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汇报。经专家提问、讨论与评议打分,我校2007年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评议结果总体达到优秀水平,顺利通过验收。 最后,高润生处长对张继红教授的科研创新能力、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我校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09-08
马来西亚教育部向我校捐赠图书
09-08

9月5日上午,马来西亚教育部国家图书博览处代表团一行访问我校并向我校马来语专业赠送图书。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国际处副处长李辉及马来语专业师生参加了赠书仪式。 姜绪范副书记首先致辞,对到访的马来西亚客人表示欢迎,并向马来西亚教育部长久以来对北外及马来语专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北外与马来西亚教育部继续保持友好往来与合作。 马来西亚国家图书博览处处长阿兹米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希望继续密切与我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马来语专业学生代表在发言中感谢马来西亚教育部为专业捐赠图书,并表示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有效的利用这些图书,努力学好马来语,为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自己的贡献。 赠书仪式结束后,马来西亚国家图书博览处代表团一行、校领导和马来语专业师生合影留念。

09-08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仪式暨董事会聘任仪式举行
09-07

9月6日上午,北京外国语的大学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仪式暨董事会聘任仪式在办公楼507会议室举行。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北京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永植,副校长彭龙,北京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海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捐赠仪式。仪式由彭龙副校长主持。 杨学义书记首先致辞,向北京六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情系教育、慷慨解囊,大力支持北外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利用好北京六建捐赠的300万元捐赠款,充分发挥效益,为北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通过此次捐赠,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永植表示,北京六建是一个非常注重员工教育的国有企业,也是一个希望能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绵薄之力的国有企业。北京六建将以承建北外西院综合楼为契机,高质量地完成合作项目,希望能为北外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杨学义书记和高永植董事长共同签署了捐赠协议书,陈雨露校长为高永植先生颁发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董事会常务董事聘书。

09-07
我校举行2011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09-07

8月31日下午,研究生处组织2011级全体研究生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活动。活动由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教授主持。 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于德社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并演示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二外/外国语选课要求、流程以及开课地点及时间安排;学生处副处长高印祺老师详细介绍了学生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情况,奖学金评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图书馆孙琳老师介绍了学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布局以及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等;保卫处政保科李勇科长带领大家观看了安全宣传教育的宣传片,强调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沈晓春老师介绍了数字北外的特点。 最后,研究生处副处长高艺老师从北外研究生管理体系、研究生培养流程及关键环节、国际化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以及学籍管理的重要规定等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培养流程的基本要求,并提醒全体研究生结合本次入学教育,仔细阅读《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等相关文件,合理规划今后的学习生活。

09-07
我校2011师生暑期台湾研习访问团赴台访问交流
09-07

7月23日至8月8日,作为对今年4月在我校举办的北京之春台湾大学生北外外语教学研习营活动的回访,我校2011师生暑期台湾研习访问团前往台湾进行了为期18天的交流访问活动。 访问团由英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卫放带队,共有来自16个院系的68名同学参加,先后访问了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中正大学、辅仁大学、实践大学、彰化师范大学、文藻外语学院等九所高校。 访问过程中,我校师受到了台湾高校的热情接待。中正大学、实践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台湾高校的校长都参加了与我校师生的座谈活动,探讨双方未来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 此次访问活动是2011北京之春活动的延续和扩展。2011年4月,来自台湾实践大学等九所高校的210多名师生参加了由我校举办的第九届北京之春活动,与我校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生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回访为我校与台湾友好院校的大学生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我校与台湾友好院校之间更深层次的外语教学和学术交流。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