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参加“与世界对话”专场活动
09-05

8月27日上午,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主办的与世界对话专场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举行。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就世界局势、国际热点问题等与中国青年展开对话交流。 我校国际关系学院10级研究生温南、杜斯达,08级本科生江璐、鲍磊翔、许伶俐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我校同学就中英关系、英美关系、英国的公共外交以及英国最近发生的骚乱等问题与布莱尔进行了交流讨论。布莱尔还与我校同学分享了他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 与世界对话活动是团中央青年外事工作的品牌项目,是配合我国党政外交探索公共外交新路径的重要尝试。该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中国青年参与国际交流的新模式,拓宽中国青年的国际视野,提高其国际交往能力,并力图通过参与和实践,引导青年理解和支持国家外交政策。 此次活动中,我校同学流利的英语、扎实的专业功底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主办单位的一致好评。

09-05
我校李永辉教授做客外交部“蓝厅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09-05

9月2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和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四届蓝厅论坛在外交部举行。在京驻华外交使节、工商界人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约2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为主题。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陈健主持论坛,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做了主旨发言并答问。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及刘铁娃博士、康晓博士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李永辉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学者就中国的大国责任与不干涉别国内政问题做主题发言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蓝厅论坛取名于活动举办地外交部楼蓝厅,是由外交部创建的政府、企业、学界、媒体及公众等中外各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旨在为社会各界就中国外交政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建立新渠道。论坛以其高规格和权威性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09-05
我校英语系60级校友向母校捐赠校庆礼物
09-05

拳拳学子心,眷眷母校情。我校英语系60级校友为庆祝母校70周年校庆,为母校捐赠精美的合成玛瑙地球仪。9月2日上午,捐赠仪式在办公楼507会议室举行。 参加仪式的校友代表有前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前驻英大使马振岗,前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 原 国防部外事办副主任孙启祥少将,前驻叙利亚大使时延春,高级记者桑洪臣,前外交部参赞金云、郑和康,前联合国高级政务官万经章,中咨公司原负责人张建海、前黄冈师范学院院长蓝葆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乃芳、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杜学增等12人。 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校长助理、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英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卫放,校友办主任张惠文出席捐赠仪式。仪式由校友办主任张惠文主持。 首先,校友代表、前我校校长陈乃芳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出席此次捐赠仪式的校友代表。他们都曾经奋斗在外交外事、教育、国防等领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党委书记杨学义致辞,对英语系60级校友回到母校表示欢迎,对他们心系母校、关爱母校、支持母校表示衷心的感谢。杨学义书记向各位校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着重介绍了学校70周年校庆相关活动的筹备情况,并邀请各位校友代表在70周年校庆之际再回学校看看。 随后,杨学义书记与校友代表马振岗共同为英语系60级校友赠送学校的礼物揭幕。地球仪缓缓转动,寓意凡是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北外校友的身影。英语系60级校友代表金云接受了学校颁发的捐赠证书。 英语系60级校友代表马振岗发言,对母校的培育之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母校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确定了人生志向,锤炼了意志,提高了修养。北外校友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他们的心始终和母校在一起。 各位校友纷纷表示非常想念母校,感谢母校的培养,多年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没有辜负党和母校的教育。校长助理、英语学院院长

09-05
摩尔多瓦驻华大使访问我校
09-05

9月1日下午,摩尔多瓦共和国驻华大使阿纳托利乌列基安访问我校,陈雨露校长会见了大使先生一行。 陈雨露校长对大使先生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大使先生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招生就业等方面的信息,着重介绍了我校罗马尼亚语专业的相关情况。 阿纳托利乌列基安大使对我校在外语人才培养尤其是罗马尼亚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就表示赞赏。大使先生介绍了摩尔多瓦国内高等教育的相关情况,期待加强与北外的交流合作。 随后,双方就进一步交流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 国际处处长李又文,欧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刚、欧语学院罗马尼亚语副教授董希骁参加了会见。

09-05
我校举行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
09-02

9月1日上午,我校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体育馆举行。 出席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希腊驻华大使塞德罗斯耶奥卡凯罗斯,我校84级校友、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执行总监吴骏,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副校长钟美荪、金莉、彭龙,校长助理孙有中、杨建国等。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全体2011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部分新生家长参加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校党委书记杨学义主持。 杨学义书记主持开学典礼 陈雨露校长致辞,向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外的新同学表示欢迎和祝贺。陈校长向各位同学介绍了学校建校7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情况,鼓励每一位同学不断努力、为北外的辉煌增添自己的色彩。 陈雨露校长致辞 陈校长对新同学提出了四点希望:一、希望同学们苦练语言基本功,以扎实的外语功底为基础,培养跨文化的深度沟通与交流合作能力;二、希望同学们多读书,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构筑复合型知识体系,提高思辨和国际问题分析能力;三、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深入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社会现实,增强爱国精神和担纲意识;四、希望同学们注重身心健康,坚持锻炼身体、砥砺德行,造就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 希腊驻华大使致辞 希腊驻华大使塞德罗斯耶奥卡凯罗斯致辞。塞德罗斯耶奥卡凯罗斯大使表示,语言是不同国家之间沟通交流的基础和桥梁,北外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使者。 优秀校友代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执行总监吴骏发言。他在发言中表达了作为一名北外人的光荣并祝母校70周年生日快乐,希望每一位同学不断进取,为学校争光添彩。 随后,教师代表英语学院李莉文教授、在校生代表国际商学院08级学生张碧溪、研究生新生代表英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国鹏、本科生新生代表德语系王梓涵分别

09-02
我校学生参加中国高校大学生记者团赴韩交流活动
09-02

应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的邀请,8月9日至17日,由我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28所高校学生记者组成的中国高校大学生记者团赴韩国参加了文化交流活动。我校韩语系学生王骏博代表我校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采访任务。 8月12日,记者团访问了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参加了2011中韩大学生友好增进座谈会。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水泉分别就中韩文化冲突原因与解决方案以及媒体工作者在增进中韩友谊方面的作用两个主题进行了演讲。演讲结束后,两国大学生记者就中韩文化交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加强沟通、增强信任是解决当前中韩文化分歧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记者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8月13日,韩国仁川市市长宋永吉会见了记者团一行。宋永吉市长表示,近年来,仁川与中国贸易与文化的往来日益密切,中国文化在仁川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深化双方的文化理解、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 在首尔,记者团成员跟随《在首尔》的编辑走上街头,体验韩国人的日常生活。记者团先后参观了东大门、仁寺洞、明洞及弘益大学等韩国年轻人聚集的地区,深入感受和体验了韩国青年人生活成长的环境。 此次访问活动使大学生记者感受到了韩国独特的文化以及韩国民众的热情,对中韩两国青年间的交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09-02
2011年西葡拉美文学研讨会在东营召开
09-01

8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葡、拉美文学研究分会主办的 2011年西葡拉美文学研究暨经济文化交流会在山东东营召开。 研究会会员以及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央编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研究会会长、我校西葡语系郑书九教授主持。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为:研究当代西班牙、葡萄牙及拉丁美洲文学发展趋势以及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专题研讨。郑书九教授做了题为《当代拉丁美洲叙事文学的嬗变与趋势》的主旨发言。 本次会议在文学研究会与企业合作、文学研究与地区经济文化研究结合等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会议特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我校外聘博导赵雪梅教授做题为《中拉经贸关系现状与特点》的报告。 研讨会收到论文20余篇,其中我校递交的论文占三分之一,充分体现了我校在西、葡、拉美文学研究方面的实力。

09-01
我校张建华教授荣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08-31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做好第七届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暨遴选推荐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候选人评选工作的须知》精神,经学校推荐、现场教学观摩课评价、评审专家组评议、评审委员会投票、市教委审核并公示,我校俄语学院张建华教荣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自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以来,我校先后共有殷桐生、杨立民,董燕生等8位教授获此荣誉。该奖项的评选不仅生动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智慧和风采,更集中展示了我校近年来教育教学的优异成果。 我校将以此次教学名师奖表彰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在全校推进教授上讲台工作。此外,我校还将加大对教学名师获得者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08-31
我校召开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部署会
08-31

8月31日,我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部署会议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全体校领导、北京市教育工委联络员、校长助理、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处级干部、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工会教代会主席团正副主席、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侨联负责人、党委组织员、行政督察员、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等。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文君主持。 党委书记杨学义做了题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报告。杨学义书记将本学期党委的主要工作内容概括为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件大事,推进八项工作。围绕一条主线即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和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宣传贯彻、学习研讨等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抓好两件大事是指抓好学校70周年校庆各项工作、抓好我校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和实施;推进八项工作则要求全校上下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干部队伍建设、新闻宣传工作、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纪检监察工作、和谐校园建设等八个方面不懈努力,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杨学义书记用为政之首、贵在力行、重在履责勉励全体参会人员,希望大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从新的起点出发,继续创造出新的辉煌业绩,谱写出新的宏伟篇章。 陈雨露校长从两个方面对本学期的行政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一是要全力做好70周年校庆的相关工作。陈校长表示,校庆工作是当前学校的工作重点,是对我校7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陈校长从国际交流、校友工作、新闻宣传、安全稳定、基建后勤工作、资产配置与财务安全等六个方面出发对下一步的校庆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要做好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开局。陈校长指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是

08-31
我校学生代表参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出版座谈会
08-31

8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编写出版工作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在京有关出版社负责同志,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和高校师生代表,共140多人参加会议。我校张雅妮、穆婕、张碧溪和柳丹4名同学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16名同学作为高校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来自有关部门、社科研究单位以及高校和基层的8位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授杨耕等来自不同领域的8名代表对《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进行了解读与评价。最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对以上报告进行了总结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辩证全面地分析怎么看,科学求实地阐明怎么办,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 我校4名同学深入研习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并认真聆听了代表们的讲话,深化了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会议结束后,我校学生接受了《光明日报》的采访,认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非常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情、社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读本。 8月31日的《光明日报》在第一版对我校张雅妮同学的发言进行了报道。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8/31/nw.D110000gmrb_20110831_3-01.htm

08-31
我校举行2011级本科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08-31

为使2011级本科新生尽快适应学校新环境,投入新的学习生活,8月30日下午,学生处牵头组织了2011级本科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学生处、教务处、专用英语学院、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保卫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为2011级本科新生作了入学讲座。 教务处处长朱红老师对本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专业状况、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及要求、学籍管理要求等;学生处副处长高印祺老师介绍了学生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情况,以及奖学金评定、北外学生就业的特点和方向、社会实践活动等和学生密切相关的工作情况;保卫处办公室李勇老师主要对新生进行了安全宣传教育,帮助大家树立了安全防范意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沈晓春老师主要为新生们介绍了数字北外的特点及其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孙琳老师则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布局以及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等;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于德社详细地为大家讲解并演示了专用英语学院的选课流程。 此次入学教育活动得到了2011级本科新生的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有效加深了他们对学校工作模式和各方面情况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08-31
教务处召开新学期院系主任会议
08-31

8月24日下午,教务处在办公楼305召开新学期院系领导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钟美荪 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校各院系及教务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钟美荪副校长首先就北京外国语大学本学期本科教学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本学期我校本科教学的主要工作包括:一、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二、以二期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三、以国家战略继续非通用语学科建设项目事实为契机,积极推进非通用语学科布局的调整和学科专业建设。四、以985平台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本科教材建设工程。五、扎实推进《北外脱机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六、以留学生招生及培养机制改革项目实施为抓手,积极推进本科学历留学生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在谈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时,钟美荪副校长强调,我校三个学科群都应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全面梳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情况,拿出新的改革方案。针对二期质量工程建设问题,她强调教务处将及时调整和更新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内涵,使之与二期质量工程建设目标相吻合,并做好先期调研和有关专业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此外,教务处和各院系要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北外非通用语学科布局的调整和学科专业建设,启动北外欧盟国家官方语言整体教学平台建设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创新非通用语教学及科研模式改革。针对上述工作,钟美荪副校长希望教务处和各院系高度重视,紧抓落实,尽快拿出具体方案,以确保以上工作顺利推进。 随后,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许晔就今年我校本科招生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了详细汇报。他从我校今年本科招录人数、提前批次和一批次一志愿录取情况、性别比例、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情况、录取分数和报考热门专业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今年的录取情况。 最后,

08-31
2011级新生入校,校领导看望新同学
08-29

8月29日,是我校2011级新生报到注册的日子。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1170名本科生、769名研究生陆续来到学校报到注册。校园内洋溢着热烈的迎新氛围,创意新奇的迎新海报、忙碌的迎新志愿者、充满各国风情的各院系迎新站表达了学校对2011级新生的热烈欢迎。 上午十点半,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副校长金莉,校长助理杨建国等校领导视察指导我校迎新工作,看望了前来报到的2011级新同学和家长,并慰问参加迎新工作的师生。 校领导一行首先来到绿色通道办理处看望了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同学,详细询问了绿色通道的工作情况。杨学义书记表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同学,我们不仅要予以物质上的帮助,更要给予人文关怀,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北外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杨学义书记、陈雨露校长亲手为家庭经济困难新同学发放了学校精心准备的爱心大礼包,并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国家。 随后,校领导一行首先来到位于主楼前的数字迎新站。当得知大部分新生已经顺利完成数字迎新注册时,陈雨露校长指出,数字化迎新一定要坚持效率和准确度并重,确保每一名学生的信息都准确无误。 林荫道两侧,各院系迎新站点一字排开,井然有序。迎新志愿者们热情地欢迎和引导着新同学们办理入学的相关手续。 在各院系迎新点,校领导一行亲切慰问了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详细询问了新生的报到情况。校领导一行认真观看了各院系为此次迎新设计的院刊、海报、留言板等宣传品,对各院系的迎新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各院系做好后续工作,帮助新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在阿拉伯语系的迎新点,来自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的孙高鸣同学正在办理报到手续。陈雨露校长来到他身旁,仔细询问了他为什么报考阿拉伯语专业、有什么兴趣爱好,并向他介绍了我校阿拉伯语专业的相关情况。陈校长亲切地鼓励他说,北外的阿

08-29
我校召开影响校园安全稳定问题隐患排查专项会议
08-29

8月26日下午,我校校园安全问题隐患排查专项会议在办公楼504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并讲话。学校保卫处、资产处、基建处、国际处(留办)、国际交流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后勤管理处及四个后勤中心的单位负责人参加。保卫处副处长陈军平主持会议。 姜绪范副书记首先对各个职能部门在暑假期间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针对学校新学期面临召开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新生入学和筹办70周年校庆等重大活动任务以及学校西院综合楼建设、图书馆改造等基建工程等情况,姜书记指出学校校园在消防、交通和校园管理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安全问题隐患,安全稳定形势依旧严峻、工作不容松懈,希望相关在座各个部门能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全面摸排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各类问题隐患,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助于下一步学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安全问题隐患的化解整治。 随后,各个职能部门结合学校暑假发生的突发安全事件,就校园管理建设中的校园地下管网改造、人防工程管理与使用、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和师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开展影响安全稳定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是我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学校安全稳定部门将在此次座谈会后全面开展校园安全稳定问题隐患的排查整治行动,着力为广大师生员工创建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08-29
首都部分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08-27

8月23日下午,首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北京市委政法委、市委教育工委、市通讯管理局、市网管办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网教中心、我校信息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我校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沈晓春向与会成员详细介绍了数字北外的建设理念、运行近两年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与会人员对数字北外的建设理念表示肯定,认为数字北外社区化管理的模式对推动首都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启发。 最后,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新时期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与设想, 数字北外强调以服务为核心,创新构建立体的社会关系,努力追求用户体验,目标是打造不需要培训的信息系统,是近几年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具鲜明特色,通过实践检验的独特案例,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在教育界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08-27
我校举办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
08-27

五十载春风化雨,半世纪桃李满园。8月27日上午,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在办公楼配楼隆重举行。 出席庆典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校长陈雨露,安哥拉驻华大使若奥曼努艾尔贝纳多,东帝汶驻华大使维琪琼,佛得角驻华大使若里奥莫拉斯,葡萄牙驻华公使衔参赞保罗那斯门托,巴西、几内亚比绍等葡语国家驻华使馆代表,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澳门法务局局长张永春等。我校葡语专业历届校友代表以及国内外高校师生代表参加了庆典。 陈雨露校长首先致辞,对参加庆典的驻外使节、专家学者以及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支持我校葡语专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陈校长指出,葡萄牙语专业是北外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培养优秀外交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立50年来,北外葡语专业培养了400多名毕业生,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陈校长表示,北外将继续大力支持葡语专业的发展,积极探索高层次、复合型、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的葡语教育、中国与葡语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我校第一届葡语学生、61级校友杨乃谦,85级葡语专业校友、澳门法务局局长张永春,葡语专业09级学生代表张竹君分别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回忆了在我校葡语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学校和老师的培养表示深深地感激,祝愿母校越来越好,取得更大成就。 我校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赵鸿玲教授致辞。赵鸿玲老师在发言中回顾了我校葡萄牙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向支持葡语专业发展的各位人士表示感谢。赵鸿玲老师表示,北外葡语专业将不断探索葡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为国家发展需要培养更多人才。 随后,大家观看了由葡语专业师生精心制作的北外葡语专业创办50周年纪念视频。身在世界各地的葡语专业校友通过视频为葡语专业创办50周年送上了祝福,并祝福母校70周年生日快乐。 在声声祝福中,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

08-27
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暨第一届中国葡语教学国际论坛开幕
08-26

8月25日上午,我校葡萄牙语专业创办50周年庆典暨第一届中国葡语教学国际论坛开幕。 副校长金莉,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出席了开幕仪式。全国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十二所高校的师生代表以及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金莉副校长致开幕辞,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金莉副校长表示,近年来,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日趋紧密,对葡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们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为中外葡萄牙语语言文化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共同推进中国葡萄牙语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为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的交流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随后,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分别致辞。他们在致辞中表示,北外葡语专业开创了中国大学葡萄牙语教学的先河,半个世纪以来,400多位北外葡语毕业生成为了中国与葡语国家政治、文化经贸交流的使者。此次论坛必将成为推动中国葡语教学发展飞跃的一个里程碑,把中国的葡语教学推向一个新台阶。 最后,我校西葡语系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赵鸿玲教授做主题发言。赵鸿玲老师在发言中深入阐述了此次论坛的背景与意义,全面分析了中国葡语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对中国葡语教学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次论坛是国内首次举办的关于葡语教学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国内开设葡语专业高校的师生代表以及传媒、经贸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的专家学者20多人也出席了此次论坛。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中国葡语教学发展、葡萄牙语专业教材建设,中外葡语教学比较研究等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08-26
学工系统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学生工作会议
08-26

8月25日下午,学工系统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学工系统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出席会议并讲话。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和学生处、团委的相关干部参加会议。学生处处长丁浩主持会议。 曹文泽副书记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一个学期及暑假期间学工系统的工作情况,对学工系统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示肯定。展望近期工作,曹文泽副书记希望学工系统抓住校庆筹备这一重心,做好迎新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在校庆筹备工作方面,进一步做好校庆礼品制作、校庆招待会、校庆文艺晚会筹备组织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校庆庆典大会工作。 针对学工系统目前存在的人员配备不齐整、学工系统干部青黄不接等困难,曹文泽副书记了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生工作部要牵头做好队伍建设的规划,统筹人员调配,逐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战斗力强的辅导员队伍;二是各院系总支要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希望新入职辅导员要向经验丰富的总支书记、辅导员们多学习多交流,尽快转换角色、熟悉业务,承担起辅导员的责任。 最后,学生处处长丁浩、校团委书记陈洪兵就校庆筹备工作、迎新工作、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十五届年会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此次会议作为新学期学工系统首次工作会议,统一了工作思路、鼓舞了士气,学工系统全体干部将团结奋进,认真落实,为校庆70周年献礼,为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08-26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专题网站开通
08-25

8月24日上午,由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办,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暨第6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 我校特与中国网合作开通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专题网站。网站分为中文、英文两个版本,通过新闻聚焦、图片新闻、聚焦北外等栏目对此次大会进行及时的、全方位的报道。 以下为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专题网站地址。 中文版: http://aila2011.china.com.cn/ 英文版: http://aila2011.china.org.cn/

08-25
斯里兰卡总统访问我校受到斯里兰卡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
08-25

8月11日,斯里兰卡总统拉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访问我校,接受我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为斯里兰卡研究中心揭牌。总统先生的北外之行受到了斯里兰卡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斯里兰卡政府官方网站、独立电视网、《每日新闻》、《太阳报》等媒体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 http://www.rupavahini.lk/ondemand/news_ondemand_sin.php 斯里兰卡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priu.gov.lk/sinhala/NewsUpdate/currentAffairs/ca201108/20110811_1.htm 斯里兰卡独立电视网: http://www.itnnews.lk/latest/?p=28075 《每日新闻》: http://www.dailynews.lk/2011/08/11/news02.asp 《太阳报》: http://www.dinamina.lk/2011/08/12/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