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同志莅临我校参观展览
09-19

9月14日下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莅临我校,出席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并参观北京外国语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成就展。 李岚清同志一行首先来到位于体育馆的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现场,受到我校同学的热烈欢迎。一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用中文向李岚清同志问好,李岚清同志亲切地说:你的中文说得很好,要继续努力! 李岚清同志热情地向我校师生介绍了他近年来从事篆刻艺术创作的初衷和感悟。在一面面展板前,李岚清同志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篆刻各个印章的前因后果,风趣幽默的讲解引来阵阵掌声.在文化拾贝章节,李岚清同志为我校同学介绍了莫奈、塞万提斯等欧洲文学艺术巨匠的逸闻趣事,他表示,学习和了解外国文化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对象国进行交流。 参观结束时,我校同学纷纷表示,听了李岚清同志的讲解之后,发现篆刻原来是这么有趣,印章背后有这么多生动的故事。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去了解中国文化,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 随后,李岚清同志一行 来参观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成就展。杨学义书记和陈雨露校长向李岚清同志介绍了我校成立70年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镌刻着我校培养的405位驻外大使名字的展板前,李岚清同志表示,北外为中国对外交往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希望北外再接再厉,不仅在外交领域培养更多人才,还要在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 在谈话中,李岚清同志对北外提出了希望。他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北外在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同时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北外要把自身的发展建设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复合型、高层次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培养国家长远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09-19
外交部艺术团前来我校交流演出
09-19

校庆70周年之际,外交部艺术团前来我校访问,并为我校师生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9月17日晚上,情寄校园 心系祖国中国外交官走进北外交流演出在千人礼堂隆重上演。 出席演出的领导和嘉宾有: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文君,副校长金莉等。学校老校友、多位前中国驻外大使以及学校师生观看了本次演出。 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首先致辞,向北外70周年华诞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北外一直是我国外交外事干部特别是多语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外交部很多优秀的工作人员就来自北外,北外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北外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公共外交实践之路,践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光荣使命,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李金章副部长还邀请同学们加入到外交队伍中来,继承北外的优良传统,勇于担当、不断创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杨学义书记代表学校致辞,对外交部艺术团莅临北外演出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杨学义书记表示,北外广大师生有幸欣赏到外交部艺术团的精湛文艺演出,领略外交干部多才多艺的风采,感悟当代外交官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价值。本次演出必将为学校70周年校庆增添无限的光彩。杨学义书记在致辞中回溯了北外与外交部深厚的历史渊源,希望继续加强双方的沟通合作。最后,杨学义书记祝愿本次演出圆满成功,希望我校学生通过欣赏此次演出,深刻领悟外交部艺术演出的内涵,自觉培养自身的艺术才华,积累外交家的艺术素养,勇于担当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晚会在欢快奔放的踢踏舞表演中拉开帷幕。我校99级校友、外交部翻译室的方强带来了访谈节目《外交翻译的台前幕后》,将外交翻译官痛并快乐着的人生娓娓道来;外交部非洲司陈旻辉在《无怨无悔无私利,有情有义有祖国》中讲述了外交官汪勤梅在

09-19
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向我校捐赠奥运火炬
09-19

校庆70周年之际,我校英语系73级校友、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向母校捐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伦敦使用的火炬。9月17日下午,捐赠仪式在外研社九层会议厅举行。 出席捐赠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文君等,校长助理孙有中、外研社社长蔡剑锋以及英语学院师生代表。捐赠仪式由党委副书记文君主持。 党委书记杨学义代表学校致辞,对傅莹副部长荣归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对傅莹副部长向母校捐赠奥运火炬表示感谢。杨学义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傅莹副部长在外交工作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他表示,傅莹副部长在外交舞台上的辉煌成就让每一个北外人都深感骄傲。杨学义书记指出,在北外70周年校庆之际,傅莹副部长荣归母校,将她在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火炬传递中的火炬捐赠给学校,令我们非常感动,也倍受鼓舞。希望北外的青年学生以傅莹副部长为楷模,打下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中西文化交流能力,当好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使者。 随后,陈雨露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傅莹副部长向学校捐赠的奥运火炬,并向傅莹副部长颁发了捐赠证书。 杨学义书记向傅莹副部长赠送了学校精心准备的礼物傅莹副部长在学校求学期间的学生信息卡以及成绩单。傅莹副部长对学校精心准备的礼物表示感谢,她表示,看到学生信息卡就想起了34年前在北外求学的点点滴滴,深深感谢学校的培养,祝愿学校越来越好。 捐赠仪式结束后 ,傅莹副部长对参加仪式的师生发表了演讲,分享了她学习、成长过程的经验并与大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09-19
9月16日,《中国教育报》刊发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署名文章
09-16

校庆70周年之际,《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15日专版刊发了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联合署名文章《开拓创新七十载 继往开来续华章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1-09/16/node_4.htm

09-16
我校学生努尔比耶•克里木参加“党在百姓心中”宣讲活动获北京市委宣传部表扬
09-16

我校国际商学院学生努尔比耶克里木于2011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参加了由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班、市委讲师团主办的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讲活动,圆满地完成了宣讲任务。由于努尔比耶克里木同学在宣讲活动中表现优异,北京市委宣传部特发来函件给予表扬奖励。 党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讲团在北京市及各工委各区县基层单位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首都高校累计宣讲近千场,直接受众近百万人次。中央及市属媒体对整个宣讲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努尔比耶克里木同学随同宣讲团先后来到解放军总政治部以及清华、北大等北京各大高校进行宣讲20多场,期间还走进人民大会堂为中央六部委做专场报告会。她宣讲的《我心中的太阳》,讲述了新疆边远地区学生来到北京昌平二中就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考入大学并光荣入党的故事,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普通百姓热爱党、感激党、信赖党、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信念,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好评。

09-16
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参与第二届国际山地徒步大会
09-16

9月10日,第二届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在门头沟区举行,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徒步爱好者参与了本次活动。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从我校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三十多名志愿者,为大会提供语言类服务。大会举办地条件艰苦,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团结合作,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服务大会,得到大会组委会和北京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09-16
我校“2011年剑桥暑期班”圆满结束
09-15

8月21日,由我校英语学院、中文学院、国际商学院等院系19位同学组成的剑桥暑期班团队结束了为期四周的学习,平安返校。在为期四周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学习了课程,还走访参观了英国的部分高校以及名胜古迹,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7月24日至8月20日,国际处组织的第三届剑桥暑期班团队如期赴英,与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共同参加了剑桥大学组织的暑期班活动。暑期班设有艺术史、文学、科学、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研究等课程,通选课包括政治、国际关系、人类学、教育学、管理学、逻辑学、数学等,均由剑桥大学各学院的教授、副教授授课。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选择课程,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见解,沟通思想,获益匪浅。截止8月20日,我校同学都取得了剑桥大学结业证书,部分选择做论文的同学也按时提交了论文全稿。 访学期间,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短途旅行,如参观伦敦、坎特伯雷大教堂、温莎城堡、莎士比亚故居、牛津大学等,在参观游览中增长见识,深刻体会英国文化的底蕴。 今年是我校第三次组织剑桥暑期班活动。截止今年,共有约110名学生参加了剑桥暑期班项目。

09-15
我校召开新学期本科教学督学工作会议
09-15

9月14日上午,我校新学期本科教学督学工作会议在办公楼305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钟美荪出席会议并讲话,校督导组成员、教务处处长朱红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钟美荪副校长首先宣读了新一届本科教学督学聘用名单,并为各位督学颁发聘书。 钟美荪副校长表学校向各位督学老师表示感谢!钟美荪副校长表示,自从我校设立教学督导制度以来,各位督学为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科教学良好成绩的取得与督学们认真勤勉的工作密不可分。在座各位督学都具有高级职称,曾经或正在担任本科教学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科教育教学规律,虽然其中大部分老师已经退休,但是仍然热心教学工作,关注学校本科阶段的教学改革与建设,用自己的余热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使本科教学也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最后,钟校长向在座的各位督学简单通报了我校本学期本科教学的主要工作。她强调,北外本科教学是全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既是基础、也是重点,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督导监控尤为重要。她希望校督导组的各位督学在结合本学期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步骤地继续检查、监督相应专业的本科教学,特别是要在教学秩序、教师授课、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发展和教风学风建设等关键问题上加强督导,并积极建言献策。

09-15
我校举办世界经典歌剧片段音乐会
09-15

品味歌剧经典,感受音乐灵魂。9月14日晚,世界经典歌剧片段音乐会在我校千人礼堂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由我校校庆办公室、英语学院83级校友会和校团委主办。来自德国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娜迪亚克里辞克、男中音歌唱家迪特玛散德尔、旅德女中音歌唱家毕宝仪以及钢琴演奏家周宇博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艺术家们用音乐为观众讲述了一对德国青年教师在中国农村小学支教时发生的美丽故事,将经典歌剧《卡门》、《唐璜》中的片段完美地融入故事中。 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千余名师生共同品味经典歌剧,徜徉在古典音乐的美妙世界中。

09-15
我校等10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会议召开
09-15

9月7日至8日,我校等10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会议在新疆大学召开。教育部高教司、新疆自治区教育工委、新疆大学领导以及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领导出席会议,各支援高校职能部门和有关院系领导一同参加会议。与会领导和代表就对口支援工作展开了深入务实的探讨和交流,签署了《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组年度工作协议》(20112012年)等19份工作文件。 我校校长助理、规划处处长杨建国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推动新疆自治区外语人才培养的主旨发言。杨建国发言指出,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建立了援疆工作领导体制和协作协商机制,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长效机制。 杨建国助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我校紧扣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四项重点任务,在英语学院、俄语学院、外研中心以及日语系、阿语系、中文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指导支持下,深入开展了规划制定、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课程教材研发和干部交流挂职等多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援建工作的丰硕成果。 杨建国助理表示,一年来的工作进展顺利并初见成效,下一步将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力争使对口援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英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卫放、人事处处长刘厚广、俄语学院副院长周清波参加了本次会议。

09-15
我校同学在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中取得佳绩
09-14

日前,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已圆满结束。我校学生在本届竞赛中取得历史性好成绩,其中,3份作品获得北京市一等奖,4份作品获得北京市二等奖,4份作品获得北京市三等奖。国际商学院伍晓光同学撰写的《区域一体化协定,异质跨国公司内省边界与产品生命短周期》成功晋级全国决赛。我校荣获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采取全国级、省市级和校级三级晋级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本届首都挑战杯竞赛启动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团委积极组织,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和学术强校战略发展需要,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专精博学、锐意进取为宗旨,举办首届精博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并将其作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的校内预选赛。 校级竞赛自今年1月份启动以来,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参赛报名团队近70支,确定参赛资格团队41支,涉及参赛院系10余个,学生200余名。经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专家评审、修改复审等多个环节,学校最终推荐15份作品晋级北京市级竞赛。竞赛组织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竞赛组委会和专家评审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教授等多位专家担任组委会评审工作,李文莉副教授等多位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作品指导工作。同时,学校团委还聘请部分校外专家担任学生竞赛指导教师,确保本次竞赛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09-14
俄罗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09-14

9月9日至11日,由我校俄语学院、俄语中心主办,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 俄罗斯文学:传统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年会在我校召开。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俄语教学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俄罗斯、英国、蒙古、以色列、日本等国的学术名家齐聚北外,共享此次国际学术交流盛会。 9月9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日研中心举行。开幕式上,金莉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并对提出了殷切期望,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社科院研究员石南征,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梅捷列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徐秀芝依次发言,表达了对此次研讨会的良好祝愿。 此次大会由主旨发言和分会场讨论两个部分组成,会议议题涵盖了俄罗斯文学的认知与未知、文学经典的重读与新读、俄罗斯文学与文论最新发展、俄罗斯作家及中俄作家比较研究、俄罗斯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等多个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宣读论文,许多精彩的发言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与会的外国专家纷纷表示当今中国俄罗斯文学学界的学术研究水平已经走在了前面。

09-14
《中国日报》头版刊登陈雨露校长专访:Language target set by leading university
09-13

在校庆70周年到来之际,陈雨露校长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中国日报》在9月13日头版刊登了对陈雨露校长的专访:《Language target set by leading university》。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9/13/content_13670625.htm

09-13
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我校
09-13

9月8日,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Trevor McMillan 教授一行前来我校访问。彭龙副校长会见了来访一行。 彭龙副校长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我校70周年校庆等方面的情况。彭龙副校长指出,兰卡斯特大学与北外有着长久的交往历史,尤其是与英语学院及国际商学院开展了大量的交流合作,希望双方能够在项目合作、共同办学及双学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Trevor McMillan 教授表示了对我校70周年校庆的祝贺,并表示将会积极推动与北外在共同办学、双学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Trevor McMillan 教授还分别前往英语学院和国际商学院跟学生进行了座谈,回答了学生的相关提问。

09-13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校国际关系学院王明进教授文章
09-13

《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13日(理论版)刊发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明进教授文章《文化区隔催生仇视与暴力》。 以下为文章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1-09/12/content_52495.htm

09-13
我校举行拉脱维亚语班开班仪式
09-11

9月10日上午,拉脱维亚语班开班仪式在逸夫楼213教室举行。 钟美荪副校长,拉脱维亚驻华大使Ingrida Levrence,拉脱维亚驻华大使馆三秘Aleksandrs Novikovs,欧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刚,副院长陈瑛、柯静,拉脱维亚语专家Zane Aboltina及22名选修拉脱维亚语的同学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欧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刚主持。 钟美荪副校长致辞,对Ingrida Levrence大使的到来表示感谢,对拉脱维亚语开班表示祝贺。钟美荪副校长表示,在过去的十年里,北外新开了十几种外国语言,将来还会开设更多语种。开设新的语种能够增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友谊与合作。钟美荪副校长指出,作为中国唯一开设拉脱维亚语专业的大学,北外将在两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拉脱维亚语,了解拉脱维亚及其文化,将来能够成为两国之间友谊的桥梁。 拉脱维亚驻华大使Ingrida Levrence女士对北外开设拉脱维亚语表示热烈祝贺,对为此做出努力的人们表示感谢。Ingrida Levrence大使说,目前世界上有7所大学开设拉脱维亚语课程,她很高兴看到北外成为其中之一。她期待北外开设拉脱维亚语后,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可以学习拉脱维亚语,了解拉脱维亚文化。 拉脱维亚语专家Zane Aboltina也发表了感言,对自己能成为北外第一位拉脱维亚语教师感到荣幸,并表达了对我校同学学好拉脱维亚语的美好祝愿。 来自英语学院的段钧耀同学代表在座的同学们发言。他讲述了自己选择学习拉脱维亚语的原因,表达了对拉脱维亚这个美丽国家的热爱,同时也希望自己及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好拉脱维亚语 ,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国家和它的文化。 最后, Ingrida Levrence大使给同学们上了第一堂拉脱维亚语课,简要介绍了拉脱维亚语的语音和语法特点。仪式在大使和同学们合影的欢乐气氛中结束。 开班仪式前,钟美荪副校长会见了拉脱维亚驻华大使Ingrida Levrence一行,双方就拉脱维亚语课程的建设发展以及双方今

09-11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访问我校并发表演讲
09-10

9月9日下午,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来到我校访问并发表演讲。 下午3时,大使先生一行抵达北外,受到在场学生的热烈欢迎。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副校长钟美荪、金莉,校长助理孙友忠等会见了大使先生一行。 在会谈中,陈雨露校长表示,大使先生把到任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放在北外举行,将为北外七十周年校庆添上光辉的一笔。陈雨露校长向骆家辉大使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着重介绍了我校美国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我校与美国驻华使馆以及美国高校的交流合作情况,期待继续加强与美国使馆在文化、教育、美国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两国青年人的了解,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骆家辉大使对学校的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表示感谢。他说,刚才在车里观察北外的校园,发现北外不仅学术氛围浓厚,校园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骆家辉大使介绍了中美两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情况,他表示,北外在中美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成绩斐然,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北外的毕业生在学术、外交等领域都表现得非常优异,希望能够加强与北外的合作,在商业、政府、社会、文化等领域培养更多人才,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见结束后,大使先生与学生代表进行了小范围的深入交流,就中美关系、中美文化交流、美国经济发展、反恐怖主义、美国高等教育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骆家辉大使还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的奋斗经历,鼓励大家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取得成功。 下午4时15分,骆家辉大使在逸夫楼第三阶梯教室发表演讲。主持演讲会的陈雨露校长指出,为了持续传承弘扬北外开放的学术传统和精英教育理念,在新世纪的前10年中,学校一共聘请了150多位各国领导人和驻华大使来到学校,为同学们做公开演讲,这已经成为一个深受同学喜爱的思维激荡平台。骆家辉大使是2011新学年的首位演讲人。 大家好!骆家辉大

09-10
离退休工作处召开新学期学校工作报告会
09-10

9月9日上午,离退休工作处在教职工活动中心召开全体离退休人员新学期学校工作报告会。党委副书记文君为参会的近200位离退休老同志做新学期学校工作报告会。大会由工作处处长王燕华同志主持。 文君副书记就学校新学期的重点工作做报告,传达了党委书记杨学义和校长陈雨露同志在新学期学校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精神。文君副书记号召老同志积极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和在建党90周年上的报告,希望老同志在学习中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取得实效。文君副书记指出,新学期学校将迎来90周年校庆,希望老同志、老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校庆工作,与老校友共话当年情谊、共谋北外发展。同时,本学期也是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会将十二五规划印发给老同志,希望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关心学校工作,支持学校的和谐发展。文君副书记强调,学校进入985创新平台,在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希望老同志继续关注学校发展建设,献计献策。最后,文君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对全校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悦。 会后,工作处处长王燕华同志简要总结了上学期工作,并介绍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号召老同志多参与团体活动,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晚年。

09-10
“树人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我校举行
09-10

9月8日中午,海淀团区委树人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我校团委406会议室举行。海淀团区委副书记郭昊、团委干部冯永国,我校团委书记陈洪兵、团委办公室主任刘霞以及8名受助学生出席仪式。仪式由团委办公室主任刘霞主持。 海淀团区委副书记郭昊首先介绍了树人助学基金的相关情况,并希望受助学生努力学习、不负众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希望同学们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校团委书记陈洪兵发言,表达了对捐助方的感谢和敬意,对海淀团区委长期以来给予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向海淀团区委发出了参加我校校庆相关活动的邀请。 最后,受助学生纷纷发言,感谢政府和学校对他们的关怀,承诺一定会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海淀区树人助学基金成立于2003年12月,致力于帮助海淀区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大、中、小学生,并向受资助学生一次性发放1000元助学金。这是树人助学基金首次资助我校学生。

09-10
杨学义书记亲切慰问文庄教授
09-09

在中秋佳节和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9日上午,党委书记杨学义在亚非学院党总支、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等部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亲切看望文庄教授。 在文庄教授家中,杨书记亲切询问了文庄教授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代表学校党委感谢老教授对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杨书记向文庄教授介绍了学校近些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和校庆筹备情况,就学好外语的重要性进行了亲切交谈。杨书记祝愿文庄教授身体健康,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工作,为老教授们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文庄教授对学校党委的关心表示感谢,表示一定要发挥余热,为学校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