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意教授荣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个人奖”
12-26

12月20日,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个人评选结果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2012上揭晓。教育部社科司决定对在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见教社科司函[2012]249号)。我校科研处处长张朝意教授荣获教育部高校哲

12-26
欧语学院启动“卓越青年教师发展计划” 马燕生副校长应邀与青年教师座谈
12-26

为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近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启动了卓越青年教师发展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制定个人学术发展规划、组织讲座和辅导、实施以老带新、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举行教师语言文化沙龙、提升教师英语交际和用英语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等多种方式

12-26
李雪涛教授译作《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往复书简(1920-1963年)》出版
12-26

近日,我校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教授李雪涛翻译的《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往复书简(1920-1963年)》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之间的书信往来长达四十多年,该书所收录的157封书简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他们共同感兴趣的哲学问题的探讨。本

12-26
我校组织召开2013年度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动员会
12-26

12月24日,人事处、研究生院共同组织召开我校2013年度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动员会,总结部署出国留学项目选派工作,同时讲解项目申报、办理出国手续以及留学注意事项。我校200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金莉副校长做2013年度出国留学动员讲话。她指出,近年来随着

12-26
我校2012年度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12-26

12月21日,我校2012年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办公楼504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学义,副校长、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彭龙,副校长、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钟美荪以及基金会理事、监事出席了本次会议。高春丽女士受三亚华创美丽

12-26
《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报道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2-25

近日,《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2年第12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专题报道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成果。 在封面和封二,该刊刊登了党委书记杨学义的人物照片,并登载了一系列反映我校党建和思想工作特色的工作照片。 在封二刊发的《求创新,显特色,不断

12-25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子项目结项
12-25

12月21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子项目结项。数据库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各子项目负责人、来自校内外12位评审专家和项目组全体成员出席了结项会议,会议由项目组首席专家李雪涛教授主持。 金莉副校长指出,数据库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有史以来最大的单项

12-25
阿语系学生在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
12-25

12月20日,第二届CRI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暨海外人才选拔赛决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决赛共有来自12所高校的24名选手参与,我校共有6名选手进入决赛。在低年级组决赛中,黄啸获得第一名,马烨、齐昕分获二、三等奖;在高年级组比赛中,李睿恒获得二等奖

12-25
我校召开党委干部考察员工作总结会
12-25

12月21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408会议室召开党委干部考察员工作总结会。 在会上,党委组织员魏春友、西葡语系党总支书记张琳、教务处崔学军作为干部考察员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魏春友老师在发言中谈到,做一名合格的干部考察员,要转变角色、加强学习,提高业

12-25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工作
12-24

12月24日,《光明日报》刊发通讯《用精神行走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思想工作侧记》,对我校开展青年教师思想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 通讯引用了党委书记杨学义对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工作思路的介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充满活力和冲劲,思想工作

12-24
我校新落成图书馆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12-24

近日,我校图书馆扩建主体工程完工。新图书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大楼外立面各种语言的图书馆雕刻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社、新京报等媒体刊登了图书馆外墙图片,并在报道中指出,北外新图书馆将50多个语种的图书馆一词汇集起来,

12-24
《中澳关系大趋势》新书发布会举行
12-24

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40周年之际,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澳关系大趋势: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与展望,纪念中澳建交40周年》一书正式出版。该书汇集了中国对澳研究的代表性优秀成果,回顾了中澳关系40年历程,讨论了双边关系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的挑战。 日前

12-24
《中国教育报》刊登曹文泽副书记署名文章
12-24

12月21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理论周刊刊登曹文泽副书记、副校长署名文章《全球化时代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文章系统阐述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四个着力点:知史明史,实现主体自觉;爱国精神当与时俱进;理性精神需要培育;情感认同是最大安

12-24
悉尼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我校
12-24

12月16日,马燕生副校长会见了来访的悉尼大学副校长John Patrick Hearn教授一行。双方就加强两校合作、推动师生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马燕生副校长向John Patrick Hearn教授介绍了我校的学科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理念,特别介绍了我校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国际商学院和英

12-24
《人民日报》刊文报道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12-21

12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文化走出去,人才哪里来》,用近半个版面的大篇幅对我校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报道。 通讯在引语中提出,十八大报告要求,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海洋权益,国家迫切需要

12-21
第四届专门用途英语国际研讨会举行
12-21

12月13日至16日,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亚洲第四届专门用途英语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英语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我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主席、我校英语学院院长孙有

12-21
党委书记杨学义会见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校长哈列耶娃一行
12-21

12月18日,党委书记杨学义会见了前来参加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校长哈列耶娃一行,双方就加强两校合作事宜进行了探讨。 杨学义书记对哈列耶娃校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对哈列耶娃校长对孔子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未来继续加强两

12-21
欧语学院师生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新年招待会上演出
12-21

12月19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新年招待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东欧各国驻华外交官、欧盟驻华大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参加了招待会。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部分师生受外交部邀请,在新年招待会上表演了精彩节目,为各国嘉宾献上了一份特殊

12-21
我校参加北京市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12-21

12月19日至20日,北京市召开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12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2013年具体工作。我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北京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基础,保障初次就业率

12-21
贾峰、张清校友向学校捐赠《现代英法汉体育大词典》
12-20

12月19日,贾峰、张清校友向学校捐赠《现代英法汉体育大词典》。党委副书记文君出席了赠书仪式,原英语学院吕圣荣、法语系张志凯等十余位校友也重返母校参加活动。赠书仪式由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校友办副主任刘博然主持。 文君副书记对贾峰、张清校友支持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