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刊发新华社署名文章,探访我校前身抗日军政大学
06-27郭玮6月26日,《光明日报》第11版,刊发新华社署名文章《十万将士出“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探访》。文章以作者探访的形式,介绍了我校前身——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发展、变迁的时代背景,以及革命干部、军事人才的培养情况。 今年暑期,学校也将组织干部教师前往延安,寻访先辈足迹,考察我校当时俄文系、英文系的办学校址。 […]
编辑: 郭玮
我校与云南省大理州签署校地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06-27郭玮6月24日,我校与云南省大理州签署校地人才交流合作协议。我校党委副书记赵旻出席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并代表学校与大理州政府签署协议。会上,赵旻作为人才派出单位代表发言,就北外办学特色,近年来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地方政府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做了介绍。 在大理期间,赵旻专程赶往大理州鹤庆县,看望慰问在这里支 […]
编辑: 郭玮
“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中国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06-27郭玮6月23日至24日,“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中国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主办,中国语言文学院、世界亚洲研究信息研究中心、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协办。我校副校长孙有中、教育部高校社科发展研究中心的王炳林出席 […]
编辑: 郭玮
我校2016届毕业生校友事务理事聘任仪式暨第一次理事会举行
06-27郭玮6月24日下午,我校2016届毕业生校友事务理事聘任仪式暨第一次理事会在行政楼507会议室举行。经过各院系、中心推荐,共有69位毕业生担任2016届的校友事务理事。 校友办副主任蔡芝芳向各位校友事务理事介绍了校友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校友事务理事的主要职责。英语学院彭玉芳、中文学院张素伟、国际商学院左安杰、亚非学院杨硕、欧语学院杨 […]
编辑: 郭玮
《北京日报》刊发林建华教授文章
06-27郭玮6月27日,《北京日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特刊,第15版整版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建华教授文章:《理论创新蕴藏着成功密码》。 林建华详尽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立足实践开展理论创新的光辉历程,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来自于科学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恰如在临帖后独立,在独立后创新。” […]
编辑: 郭玮
2016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系列座谈会举行
06-27郭玮6月26日上午,2016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系列座谈会在行政楼507和504会议室举行。党委书记韩震、校长彭龙、党委副书记赵旻、副校长贾文键分别出席了优秀毕业生党员代表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来自16个院系的33名优秀毕业生代表、少数民族毕业生代表参加了两场座谈会。 优秀毕业生党员代表座谈会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分别由西葡语系本科毕 […]
编辑: 郭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印尼智库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06-25郭玮6月25日,由我校主办、亚非学院承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印尼智库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图书馆举行。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我校、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及印尼加查马达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日惹国立大学、北苏门答腊大学等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 […]
编辑: 郭玮
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在我校成立
06-25郭玮6月25日上午,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成立大会在我校图书馆举行。会议由我校副校长闫国华主持。 “中国—印尼高校智库联盟”的建立,旨在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双方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议以及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联合公报精神,将进一步加强中印尼高校与智库交流合作,鼓励两国大学建立沟通平台,完善智库对话与合 […]
编辑: 郭玮
韩震书记参加吴建民校友追悼会
06-25郭玮6月24日上午,我校法语系校友、杰出外交官吴建民同志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党委书记韩震代表我校参加,并慰问吴建民的夫人施燕华校友。法语系党总支书记戴冬梅、校友办副主任蔡芝芳陪同参加。 吴建民,江苏南京人,1939年生于重庆,1959年毕业于我校法语系,同年进入外交部工作,曾长期为国家领导人担任法语翻译。曾任驻荷兰大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 […]
编辑: 郭玮
白刚教授为我校青年教师讲座
06-25郭玮6月23日,原中国驻日本使馆公使衔参赞、我校丝绸之路研究院顾问白刚教授为我校青年教师作题为“教师工作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漫谈博学与魅力”的讲座。讲座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人事处处长张继红主持讲座。 白刚就“教师的博学与魅力”和“人才应当如何相处”两个主题和与会青年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他表示,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博 […]
编辑: 郭玮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副校长访问我校
06-24郭玮6月23日上午,泰国国立法政大学负责国际交流事务的副校长NitinantWisaweisuan率团访问我校。我校副校长闫国华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闫国华介绍了北外的发展现状,双方一致同意要进一步推动两校间的学术合作,扩大北外东南亚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代表团此次来访主要是落实两校校际交流协议的后续合作项目。目前 […]
编辑: 郭玮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北外读者作者专题座谈会举行
06-23郭玮6月23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北外读者作者座谈会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主编王炳林来我校进行专题调研。会议由副校长孙有中主持。校长助理、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主任张西平教授、科研处张朝意教授等专家参加了本次座谈。 孙有中表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是高校哲 […]
编辑: 郭玮
全球史研究院召开研究生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06-23郭玮6月22日,全球史研究院召开研究生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彭小瑜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刘悦斌教授就全球史研究院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讨论。 “全球史研究”是以跨国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历史学分支学科,以全球史的研究来打破传统世界史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从全球史和互动视角来考察历史,从而形 […]
编辑: 郭玮
韩震书记率团访问伊朗
06-23郭玮6月19日至23日,党委书记韩震率团访问了伊朗德黑兰大学(University of Theran)、阿拉梅•塔巴塔巴伊大学(AllamehTabataba’i University)、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Islamic Culture of Relations ORganization)和萨迪基金会(Saadi Foundation […]
编辑: 郭玮
第七期“文化中国你我谈”中国学者海外巡讲活动圆满结束
06-23郭玮6月12日至19日,我校组织国内专家赴德国和奥地利开展了第七期“文化中国你我谈”中国学者海外巡讲活动。巡讲团由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德语系任卫东教授组成。两位学者分别以“当代中国佛教”“孔子与儒家”“现代德语文学在中国——以卡夫卡为例”为题,用德语向德国和奥地利民众介绍中国文学和文化。巡讲团先后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及杜塞尔多夫大学 […]
编辑: 郭玮
我校举行首次综合评价招生外国语言文化能力测试
06-23郭玮6月19日,我校举行首次综合评价招生外国语言文化能力测试(以下简称能力测试),来自24个省份的1069名考生参加了能力测试。能力测试分为外语口试和专业考查两部分,满分50分。能力测试成绩达到30分,并且外语口试和专业考查均达到15分的考生,有资格填报我校并参加录取。 能力测试中,我校采取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我校本科招生环节尚属首次。同时在 […]
编辑: 郭玮
我校与顺义区教育委员会签署共建顺义杨镇一中协议
06-22郭玮6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顺义区教育委员会共建顺义杨镇一中协议签署仪式举行。我校副校长贾德忠,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副处长徐志方,顺义区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刘克祥,顺义杨镇一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张春德等出席签约仪式。贾德忠与刘克祥签署双方共建杨镇一中协议,仪式由顺义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军堂主持。 贾德忠介绍了北外的 […]
编辑: 郭玮
我校代表团赴商务部交流学生就业工作
06-22郭玮6月22日,为深入了解商务部对外语外贸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委副书记赵旻带队,由就业创业中心、校友办负责人,阿拉伯学院、法语系、国际商学院、欧语学院、西葡语系等院系党总支书记组成的代表团赴商务部走访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评价和意见,并同我校校友座谈。 赵旻对商务部一 […]
编辑: 郭玮
彭龙校长在中波外交政策论坛发表演讲并接受新华社专访
06-21郭玮6月20日,在习近平主席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波外交政策论坛:进展、潜力、前瞻”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我校校长彭龙参加论坛,发表题为“如何规划中波关系的未来:从人文和教育的视角”的演讲,并接受新华社专访。 此次论坛是为配合习近平主席访波举行的正式活 […]
编辑: 郭玮
《学习时报》刊登彭龙校长文章:提升文化自信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06-21郭玮6月21日,《学习时报》第8版刊登了我校校长彭龙的文章《提升文化自信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章认为,文化自信,重在把握中国自身发展的脉动,关键在于认清中国与亚洲、与世界关系的重塑,需要的是虚功实做、久久为功。重塑中国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
编辑: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