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友好的传承与发扬——与青年面对面”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04-28郭玮4月26日上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中日友好的传承与发扬——与青年面对面”座谈会在阿语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朱丹,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前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我校副校长闫国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朱丹回顾了中日两国的交流史,强调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密切关系,对中日两国未来更进一步的和平友 […]
编辑: 郭玮
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林建华教授文章:《一个没有“资本”的人写了<资本论>》
04-28郭玮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林建华教授的文章《一个没有“资本”的人写了<资本论>》。 文章指出,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第1卷出版,这是一个没有“资本”的人所写的论资本的大书。马克思的母亲曾说,如果马克思能够给自己弄到一大笔资本,而不是写出一大部论资本的书,那该有多好啊!但是,一百多年后的2008年,在 […]
编辑: 郭玮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我校留学生对《厉害了,我的国》的观后感
04-27李茂林4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厉害了,我的国》走进大学校园:引发大学生强烈共鸣”为题,报道《厉害了,我的国》进大学校园放映活动。 节目除了采访中国学生之外,还采访了留学生。我校马来西亚留学生李瑾慧、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诗琳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表了对《厉害了,我的国》的观后感。 节目链接: […]
编辑: 李茂林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登谢韬教授专访
04-27郭玮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以《“锐实力”背后的霸权逻辑和双重标准》为题,刊登了对英语学院副院长谢韬教授的专访。 在专访中,谢韬针对“锐实力”这一西方舆论新近流行的“中国标签”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谢韬表示,作为“中国威胁论”的最新版本,所谓“锐实力”不仅在理论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更是部分西方国家试图诋毁、歪曲中国国际形象 […]
编辑: 郭玮
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艳访问我校
04-26李茂林4月26日上午,副校长袁军会见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艳一行,双方就高校党建工作、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史馆建设等内容举行了座谈交流。 袁军对四川外国语大学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北外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同时,紧密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是学校的鲜明特色。十八大以来 […]
编辑: 李茂林
共聚书香紫竹、同享北外阅美——“书香紫竹•北外阅美空间”正式揭牌
04-26郭玮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北京市“水秀、山青、城美、人和”的四季阅读主题,助力海淀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4月26日上午,紫竹院街道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书香紫竹•北外阅美空间”揭牌仪式暨北外“阅读阅美”第一期活动。 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志钢,紫竹院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曼谕共同为北外社区阅读空间揭牌。我校历 […]
编辑: 郭玮
我校校友、国际劳工组织前资深外交官张幼云应邀来校作报告
04-26郭玮4月25日下午,北外学院“走进国际组织”讲座第三讲举行,讲座由北外学院和国际组织学院共同举办。我校校友、国际劳工组织前资深外交官、劳动部原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幼云以“紧抓时代机遇,勇担国际使命——国际组织任职经验分享”为题,为师生带来精彩讲座。讲座由副校长闫国华主持。 闫国华对张幼云女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表示,张幼云女士是北外的优秀 […]
编辑: 郭玮
央视网刊登林建华教授文章:《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之光》
04-26郭玮4月25日,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央视网刊登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林建华教授的文章:《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之光》。 文章指出,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对《共产党宣 […]
编辑: 郭玮
第九届“北外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
04-26郭玮4月25日下午,第九届“北外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答辩会举行。 自3月中旬启动本届评选工作以来,各单位共推举32名候选人参与评选,候选人主要事迹通过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广泛宣传,线上投票总数达16800余票。之后结合线上、线下投票结果,确定20名候选人进入答辩环节。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院系团总支书 […]
编辑: 郭玮
“科学探索之旅”系列讲座举办第三讲: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挑战
04-26郭玮4月25日晚,由教务处、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科学探索之旅”专题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电教300人礼堂举行。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陶建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挑战”的讲座。讲座由计算系主任蔡连侨主持。 陶建华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并引入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是探寻智能本身,试图研究能够 […]
编辑: 郭玮
罗马尼亚《文学谈话》杂志授予丁超教授“I.E.托罗齐乌”奖
04-25郭玮4月20日至22日,罗马尼亚作家联合会雅西分会、雅西市政府在该市举办第22届“《文学谈话》杂志节”活动。罗马尼亚作家联合会雅西分会主席卡西安•玛丽亚•斯皮里冬和雅西市市长米哈依•基里卡,共同向我校丁超教授颁授《文学谈话》设立的“I.E.托罗齐乌”奖,以表彰他在中国为推介罗马尼亚文学做出的贡献。 雅西位于罗马尼亚东北 […]
编辑: 郭玮
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召开2018年科研项目资助立项评审会议
04-25郭玮4月24日,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召开2018年科研项目资助立项评审会议,审议并评定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2018年科研资助立项项目。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车琳、郭棲庆、黄玫、李莉文、梁燕、林建华、孙晓萌、魏崇新、徐滔、张朝意、张剑、张西平等12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西平主持。 张西平回顾了中心十年来的科研资助项目总体情 […]
编辑: 郭玮
“学习德语——教授德语:新的趋势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04-25郭玮4月15日至22日,“学习德语——教授德语:新的趋势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国际大厦举行,来自中国、德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德语教师代表共约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德人文交流的框架下,由我校和德国博世基金会共同主办,目的是为了增进中德人文交流,使在亚洲高校进行德语教学的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及专业能力,共同面对数字化与全 […]
编辑: 郭玮
英国基尔大学校长特雷弗•麦克米兰访问我校
04-25郭玮4月24日上午,英国基尔大学校长特雷弗•麦克米兰(Trevor Mcmillan)、副校长理查德•路德(Richard Luther)访问我校。我校副校长闫国华会见了麦克米兰一行。 闫国华回顾了两校的良好合作,他表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获批,我们有信心将该项目发展为培养优秀国际组织人才的基地,希望双方在现有合作 […]
编辑: 郭玮
伊莎白教授、马克林教授获评“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
04-25郭玮近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举行,会议揭晓了“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我校外国专家伊莎白教授和马克林教授获此殊荣。 伊莎白(Isabel Crook)(加拿大),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伊莎白1915年出生于中国成都,在20世纪30年代从加拿大返回中国,开始在中国进行社会调查 […]
编辑: 郭玮
北外男排在首都高等学校2018年阳光体育排球比赛中荣膺季军
04-25郭玮近日,首都高等学校2018年阳光体育排球比赛圆满结束。我校男排在获得气排球比赛乙组亚军后,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季军。 比赛中,我校男排在小组赛力克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阶段,我校男排在交叉赛中战胜北京化工大学,半决赛惜败于清华大学,在名次赛中完胜中国地质大学,最终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
编辑: 郭玮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春梅访问我校
04-24李茂林4月23日下午,党委书记王定华、副校长闫国华会见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春梅一行,双方举行了座谈交流会,就市校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座谈交流会由闫国华主持。 王定华对合肥市政府的来访表示欢迎。他指出,一年来我校与合肥市政府在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北外合肥国际学院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他强调,此项工作非常重要,双方要本 […]
编辑: 李茂林
2017年度“孙先东学术创新奖学金、奖教金”颁奖仪式举行
04-24郭玮4月20日下午,2017年度“孙先东学术创新奖学金、奖教金”颁奖仪式在行政楼507会议室举行。副校长贾文键出席仪式并为获奖师生颁奖,仪式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家俊主持。 2017年度获奖的教师有:英语学院徐瑞珂、赵国新,亚非学院李颖,国际关系学院杨毅,法学院傅宏宇、郑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磊。获奖的研究生有:英语学院董伊、吴晓梅。 […]
编辑: 郭玮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鲁腾塞大学国际部主任访问我校
04-23郭玮4月23日上午,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鲁腾塞大学国际部主任胡安•卡洛斯•伊斯耶尔多(Juan Carlos Izquierdo)访问我校,副校长闫国华会见了伊斯耶尔多。 闫国华对伊斯耶尔多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回顾了4月初访问西班牙时双方的会谈成果,希望双方对合作细节进行具体对接和落实。 伊斯耶尔多对两校合作现状进行了回顾,并从马 […]
编辑: 郭玮
新华网专题报道我校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04-23李茂林4月21日,新华网专题报道了我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报道指出,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院校,由文秋芳教授率领的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始终秉承着学校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报道认为,今年1月,文秋芳教授带领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 […]
编辑: 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