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5日下午,“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启动仪式暨《通往人文的殿堂——亚非学院通识教育手册》首发式在我校举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曙雄教授、前联合国教科文高等及远程教育专家王一兵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耿引曾教授应邀出席并致辞。学生处副处长高印祺、团委书记龚波以及亚非学院的部分师生出席了启动仪式。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致辞
亚非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杨晓京介绍了开展“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的内容和意义。“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将具体分为三个步骤开展,一是编写《通往人文殿堂—亚非学院通识教育手册》,使学生在校期间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了解著名专家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方法;二是定期邀请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三是开展读书会系列活动,为学院学生提供分享读书乐趣,交流读书心得,实现思想碰撞的开放式平台。她希望,通过“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的实施,亚非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熟练掌握对象国语言,而且了解自身的历史,也通晓亚非历史,并将人文精神贯穿始终,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精神境界的亚非非通用语人才。
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曙雄致辞
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曙雄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对包括非通用语种在内的外语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是推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唯有此,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非通用语人才,对历史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未来有比较好的追求,对国家和民族也比较深刻的了解,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五彩缤纷的人类文化有比较深刻的把握。他指出,亚非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推动我国的东方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很大贡献,学院的发展思路具有前瞻性,他坚信“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将成为亚非学院未来建设的又一个坚实步伐。
亚非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晓京致辞
亚非学院院长张西平致辞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各个层面都需要不但通晓外语,而且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修养的通识型人才。今天启动“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其目的是要在学院范围内,为老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追求通识博览、深化学术研究和扩大学习视野的良好氛围,为培养国家所迫切需求的人才类型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希望亚非学院的学生能够从老一辈外语专家那里汲取精神营养,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路径;也希望他们能够从这些书目中淘取到能够让自己获益良多的著作,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层面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修养。#p#分页标题#e#
前联合国教科文高等及远程教育专家王一兵教授致辞
亚非学院院长张西平教授分别从“缘起、传统与使命”三个方面阐述了该项目的意义。他指出,外国语大学不能将知识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本,而应着眼于人生精神世界的追求。北外同中国外语教育的传统是紧密相连的,亚非学院也有自己的优良传统,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为中国文化研究献身的精神是亚非学院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正经历着伟大的时刻,中国近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最辉煌的历史时刻相比,因此有理由将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介绍给世界,所以亚非学院启动了“人文通识教育项目”,目的就是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前联合国教科文高等及远程教育专家王一兵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耿引曾教授也分别从“国家化视野人才培养”和“历史与现实关系中的亚非”等方面对“人文通识教育项目”做了高度评价,并寄语亚非学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获取知识的营养,成为立足世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
此后,杨晓京书记宣布“亚非学院人文通识教育项目”正式启动,与会领导向学生代表赠送《通往人文的殿堂-亚非学院通识教育手册》并合影留念。
2008级学生代表王文佳同学在赠书仪式后的发言中表示,通识教育手册的面世,对于亚非学院的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有巨大而深刻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同学们将不会辜负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努力秉承和发扬“实现文化大同和自我价值”的追求,铭记“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
此次活动还得到在京部分媒体的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出席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