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我校党委书记韩震教授在千人礼堂为全校2014级新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课,主题为“与青年朋友们谈核心价值观”。

韩震从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背景、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大学生要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等五个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韩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社会分化、利益多元化和思想多样化的特点;冷战结束与全球化进程凸现了价值观竞争的作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强化了独立思考和观念创新的重要性;公共领域和公民意识的提高需要凝聚公民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结构明晰、各部分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生活的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韩震表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动员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支柱;是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国民素质的理想范式;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神支撑,是提高社会主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基石。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韩震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筑牢人们的精神支柱;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要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韩震指出,当代大学生要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要做有价值理想的人,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质,站在时代的潮头,推动理论创新和社会发展;做有价值责任感的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相适应,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等理念;要做有价值情感的人,要有生活的激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必须奔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与人的交往生成自我,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关怀维度,进行比较有人情味的人际沟通;做有价值行动力的人,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行动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

韩震寄语全体2014级新生,作为一名北外学子,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和修养,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占有多少价值,而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创造多少价值。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韩震通过大量的实例、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讲解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课堂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课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就中国和西方价值观的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与韩震教授进行了交流。

邀请韩震教授为新生上第一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不谋而合的举措。在谈及初衷时,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今年入校的新生都是95后学生,主体意识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在世界多元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传统价值观面临挑战与变革等新问题面前,尚显稚气,“三观”也还不太成熟。韩震书记曾为学校做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讲座,阐述了在多元舆论空间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引导作用,受到了师生的好评。邀请他为新生讲授第一课,旨在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老师表示,西方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不择手段地向中国的青年人推行其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没有核心价值观就难以形成坚强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它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总纲,课程的内容都是围绕其而展开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思想观念方面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能力比较欠缺。韩震书记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领域知名学者,韩书记给同学们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同核心价值观,马院的任课教师自身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同学们也表示,一直知道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表述,但是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丰富的学问和深刻的道理,今天的第一课让我们受益匪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有更深的理解。今后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副书记赵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宣传部等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