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晚,“全球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系列讲座第七讲在电教礼堂举行。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周鑫宇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如何自我表达”的讲座。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田小惠主持。

周鑫宇首先从中国自身发展、当前世界格局、全球化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形象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但是中国自身的发展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快速崛起,引发了其他国家的不安、审视和关注,因此中国形象问题日益成为焦点。他以美国、日本和中国周边国家为例,对中国目前所处的世界格局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全球化、技术和文明进步对中国形象问题的影响。
对于中国当前的国际形象,周鑫宇认为,中国当前在世界的形象是复杂的,是中国历史上各种形象的混合体,既有“东方文明”的震撼、“第三世界”的烙印,也有“新兴市场”的兴起和“超级大国”的困惑。正是在这种复杂形象的影响下,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崛起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模式论、中国无关论等多种观点或论调。当代中国也被贴上了形形色色的标签,这些标签涉及了意识形态、国家发展建设、外交政策、中国人形象等各个方面。
怎样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命题。周鑫宇用“了解受众、共性切入、真实表达、情感共鸣”十六个字概括了对外传播的方法。周鑫宇认为,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大国,中国要有大国心态,理性地对待外国人对中国的各类观点;对外传播要遵循真实的原则,我们应该客观认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外国人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过分矫饰中国的形象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在对外表达的方式上,要善于个性表达,而不是一味的鼓吹和宣传,要从细节着手,以小见大,把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介绍给世界。
讲座结束后,周鑫宇与同学们就中美人文交流、中国的周边外交以及近期国际关系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