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学生处在行政楼507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座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我校客座教授任大援应邀为我校师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党委书记韩震、副书记赵旻出席座谈会。

任大援教授在报告中回顾和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话内容,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联系,分析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从学术角度深刻解读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随后,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与分享。组织部祝和军认为,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要落小、落细、落实,文化要以文化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西方化。宣传部姚胜从历史的角度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包容与贡献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科研处冯刚表示,学术创新和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发展成长意义重大。国际关系学院杨毅就如何平衡专业课教学与素质教育做了发言。辅导员代表于承杰从工作实际出发谈了对总书记讲话的认识,指出勤学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于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职工的要求。兼职辅导员代表董丹认为,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对培养青年教师和教职工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身体力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途径。研究生支教团代表、国际商学院学生钟成以支教团的经历,讲述了奉献与牺牲的故事。国际关系学院学生代表、我校艺术团团长谭秦悦扬在发言中认为,青年人应该在艺术交流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用多种途径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韩震、赵旻分别发言。赵旻阐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内涵与影响,以及历代领导人对青年教育与引导的重视,今年习近平更是对广大青年提出了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希望。赵旻指出,青年人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学习既是责任,也是对时代的认同。
韩震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价值观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掌握话语权,改变灌输式的工作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讲求平等教育、相互教育,提升软实力。韩震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深厚的历史感与广阔的国际视野。它建立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同时又放眼世界文化,在开放的环境中,展现真正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具有先进性。它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吸收世界文明精华,形成了符合我国制度道路特色价值观。
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及学工干部一同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