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延河畔的外文学子们》新书首发式在行政楼507会议室举行。该书作者,我校第一批校友,曾在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学习和工作过的何理良、王麦林、刘玉堤、马列、张开帙、罗焚、苏英、白布佳、罗俊才等校友返校参加首发式,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韩震、党委副书记文君出席首发式。仪式由校友办副主任、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博然主持。

杨学义书记致欢迎辞,对新书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延河畔的外文学子们》是一份宝贵的传承和积淀,是北外第一批校友的奋斗足迹和珍贵回忆,更是激励后人继续前行的动力。
该书主编王麦林介绍了本书的成书情况,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的老校友们在何理良校友的倡议,为了更好传承革命精神,纷纷执笔书写当年经历,集结成书。主编何理良介绍了革命年代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北外校友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业绩,并希望《延河畔的外文学子们》能够成为广大青年和各界朋友喜爱的读物,弘扬正气。刘玉堤校友代表作者发言,追忆那段艰苦卓越的岁月,讲述了自己在延安工作生活的情况以及自己写书的经历,并祝北外的同学们茁壮成长。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李颖、外交部前驻斯里兰卡兼马尔代夫大使张联、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王紫贵、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胡木英、空军装备部外场部上校李强以及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马祥林分别发言,对该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并表示,书中描写了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莘莘学子的革命人生,从中可以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光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最后,何理良校友代表该书全体编写人员向学校赠书,韩震校长接受赠书并发言表示,《延河畔的外文学子们》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教育性,不仅是一段回忆,同时还是一本历史文献资料,是一本理想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延安精神指导着我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将转换为将北外建设成为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动力。
1941年3月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是我校的前身,其学员是我校的第一批校友。为纪念建校70周年,以王麦林、何理良为代表的校友们编写了《延河畔的外文学子们》,记录了抗战时期年青人怀着革命理想奔赴延安,学习语言报效祖国的故事,展现了北外人自强不息、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外交部、团中央、解放军空军装备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国防大学、延安精神研究会以及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代表,相关院系部处领导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新书首发式。
(校友办 蔡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