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我校在中文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来自各院系的青年教师代表近30人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由宣传部副部长王明欣主持。党委宣传部部长赵宗锋介绍了过去一年学校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组织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所做的工作、我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计划及其落实情况,通报了下一阶段围绕青年教师思想工作将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薛维华通报了教师发展中心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所做的工作。座谈会上,宣传部还介绍了即将开展“丽泽书友会”活动的有关方案。

在座谈中,与会青年教师围绕中国梦、北外梦主题和青年教师自身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如何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如何推动青年教师事业发展,如何推动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何依托学校平台开展跨专业、跨学科交流,以及如何在实现个人追求中诠释中国梦、北外梦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中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厚广介绍了中文学院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将青年教师的北外梦概括为“能教擅学,安居畅行,优渥庭宇,怡悦心性”十六个字,提出青年教师应怀揣梦想,立志成才。中文学院季薇、国际关系学院周鑫宇分别就“为人为师”的感悟和社会实践的收获作了发言。国际关系学院康晓在发言中表示,“丽泽书友会”的开办可谓是正当其时,希望书友会能充分发扬北外跨学科的特点,从不同的专业解读一本书;也希望书友会能发展成一个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能成为地区与国别研究的新平台。英语学院赵冬与大家分享了英语学院鼓励师生多读书的实践做法,建议青年老师们解放思想、多读书。中文学院杨旭对教师的幸福度作了自己的解读,并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青年教师们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生生不息的“北外梦”。

党委副书记文君结合十八大报告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从国家、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了荣誉感、责任感和梦想信念对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关于责任感,她指出,学校将遵循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协同创新的工作理念,搭建学习交流和事业发展两大平台,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注入活力和动力。教师个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精于引导亮点、勇于碰撞热点、善于解决疑点、敢于破解难点,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在谈到梦想信念时,她指出,北外梦是发展梦、兴旺梦,是全体师生的梦。实现北外梦,教师应发扬求真务实和实干精神,脚踏实地,坚定信念,点燃学生的成才梦。学校将在制度选择与路径设计等方面,攻坚克难,调整结构,将中国梦、北外梦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帮助师生筑梦圆梦。
(记者 李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