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2年第12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专题报道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成果。
在封面和封二,该刊刊登了党委书记杨学义的人物照片,并登载了一系列反映我校党建和思想工作特色的工作照片。

在封二刊发的《求创新,显特色,不断提高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文,从六个方面对我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报道:一是围绕育人目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切入点,深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四是整合校友资源,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五是依托“歆语工程”,搭建实践育人载体;六是发挥多语言优势,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刊。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为宗旨,弘扬主旋律,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是各高校交流党建先进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主要平台。
以下是文字报道全文:
求创新 显特色 不断提高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目前我国教授语种最多的高校。2010年荣获“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
——围绕育人目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开设人文通选课程,举办“当下中国”、“中国文化”、“经济与金融”、“名著导读”等校园文化系列讲座,不断深化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国内情怀的国际化人才。
——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切入点,深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国际交流促发展、以老带新促发展、多岗锻炼促发展、社会实践促发展”的整体思路,不断深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2012年,启动实施《青年教师社会实践五年计划》,计划五年内实现社会实践对青年教师的全覆盖。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针对北外党员国际化水平高、流动性比较大等特点,学校通过成立海外党小组、设立毕业生党员志愿岗、预备党员见习岗,统一管理合同编制党员,建立“X+1”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整合校友资源,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为适应国家形象不断提升的需要,成立外交官俱乐部和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举办外交官暨公共外交论坛、大使母校行系列讲座、实用外交学系列讲座、公共外交大讲堂等,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依托“歆语工程”,搭建实践育人载体
“歆语工程”不仅对北京市远郊区县中小学外语教师进行了全覆盖式培训,先后派出师生志愿者赴12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支教和师资培训,促进了基础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2010年,“歆语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晖教育创新奖”。
——发挥多语言优势,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承办18所海外孔子学院,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成立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回应和解决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记者 张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