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2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2-10-30 17:20:45 来源: 教务处 编辑:

    10月26日至27日,我校2012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暨外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讨会议在北京法官进修学院召开。钟美荪副校长、参与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导师和任课教师、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朱红主持。


     会上,钟美荪副校长做了题为“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培养外语拔尖人才之路”的讲话。她在讲话中总结了我校近年来外语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从改革人才培养观念,形成培养方案;建立遴选机制,选拔136名优秀学生进入该计划;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拔尖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创设研讨论坛以创新思维;构建学校共享课程平台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尝试和暑期社会实践的初步探索等八个方面回顾了我校外语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初步探索与成效。


 
 
     钟美荪副校长指出,虽然经过短短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计划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如何进一步明确外语拔尖人才的定位与优秀学生的选拔问题;二是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四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校“共享课程”模块,使之可持续发展;五是学生的毕业“出口”问题。
    钟美荪副校长指出,上述问题是我们在改革中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进一步推进外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她提出了四点原则性意见。一是要坚守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理念;二是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好坏;三是拔尖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能靠揠苗助长;四是拔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以点带面,促使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换代。
    围绕会议主题,大会进行了交流发言。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俄语学院院长史铁强、亚非学院院长白湻、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牛华勇、国际关系学院青年教师周鑫宇、哲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张妮妮分别从外语拔尖人才的目标定位、选拔机制、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来自英语学院首批进入该计划的学生代表杨君荷汇报了她参加该计划的收获与成长。
 

 
     大会交流后,与会人员进行了分组讨论。四个小组分别围绕外语拔尖人才的定位与优秀学生的选拔;外语拔尖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完善;外语拔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共享课程”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外语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即国际化培养、本研一体化培养以及社会实践模式等五个议题展开研讨。讨论后,四位小组组长向大会作了总结汇报发言。
 

 
    钟美荪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此次会议的召开,促使各院系对本院系人才培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思考,得到了很多新的启示。我校外语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摸索出一条适用于我校专业优势和特色、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学校要创设宽松的环境,不拘泥于一种培养模式,立足各院系,充分利用学校和各专业的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钟美荪副校长建议,今后各院系要设专人负责外语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每年召开全校性的专题会议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研讨,及时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至此,我校2012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落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教务处 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