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一行访问我校承办的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2-06-20 16:35:33 来源: 孔子学院工作处 编辑:

     6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一行访问我校承办的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出马来西亚许多栋梁之才。2009年,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我校与马来亚大学建立了马来西亚首家孔子汉语学院,迄今已有近3000名学生在此接受过汉语培训。这是贺国强第一次访问马来西亚,访问的第一站就选在了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

 


贺国强与马来亚大学副校长校长、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合影
 
    马来亚大学校园内,中马友好的热烈气氛扑面而来:红色的欢迎条幅在迎宾路上随处可见,孔子汉语学院的同学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中马两国国旗夹道迎候。
    上午10时20分,当贺国强来到孔子汉语学院时,身着民族服装的马来西亚年轻学生们手托迎宾树,敲起马来鼓,用最传统、最隆重的礼节欢迎中国贵宾的到来。
    在国家汉办党委书记、副主任马箭飞,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何国忠,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中外方院长的陪同下,贺国强参观了解了学院的教学情况。他观看了学院发展情况图片展,走进正在上书法课的课堂,与马来西亚学生们交流中国书法的笔法,向他们解释所临摹的中国古诗《春晓》的含意与意境。教授这堂书法课的是我校派出的中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赵婉贞。她告诉贺国强,孔子汉语学院的学员们虽然平时很繁忙,但是学习十分认真。由于大多懂得数种语言,有一定语言学习基础,加之汉语语法与马来语有共同之处,所以学员们的进步很快。贺国强面带微笑地听着介绍,不时地频频点头,对同学们取得的成绩表示深深的赞许。
    随后,贺国强步入学院礼堂,出席赠书仪式。礼堂内,巨幅的红色欢迎背板醒目鲜明。数百名年轻学子聚集于此,早已是座无虚席,连走廊和过道也站满了学生。礼堂台上,中国代表团专程从国内带来的1000册中文教材和文化读物以及一套中国文化体验中心设备,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正是对这座凝结着中马两国人民友谊的“汉语之桥”的最佳写照。
    马来亚大学常务副校长舒戈尔首先发言。他对贺国强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马来亚大学设置的汉语教学课程受到了马来西亚社会各界的欢迎,学校正计划近期向中国派送教师学习汉语教学课程,与中方一起联合培养本土汉语教学人才。中国代表团赠送的图书,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于马来西亚的友好情谊,他代表马大全体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贺国强在欢迎仪式上发言
 
    接下来,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贺国强走上讲台致辞。他说,一踏进马大校园,就被浓浓的中马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所感动。“我向各位来宾、老师和同学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平实的话语,真挚的心意,一下子拉近了与马大师生们的距离。贺国强表示,人文交流是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两国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马人文交流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主体多元、形式丰富的新格局,为推动中马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高兴地看到,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建立三年来,已经成为马来西亚青年学生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中马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希望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的师生秉承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理念,进一步传播和掌握中国语言文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出更多中马友好事业的维护者、传承者、促进者,为推动中马两国战略合作做出新贡献!”礼堂内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学生表演诗朗诵《天上的街市》
 
    仪式最后,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的学生们表演了展现他们学习成果的特色节目。一首用中文演唱的马来西亚民谣《RASA SAYANG(爱的感觉)》欢快热情,表现了马来人民的热情好客;一段中国武术《七星伴月》,踢打腾挪间荡气回肠;诗歌朗诵《天上的街市》,表现了诗人的赤子之心与人生意境。
    “我对你们取得的骄人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向你们在传授中国语言、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贺国强由衷赞许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的工作。
    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目前共有汉语教师、志愿者9人,均自我校派出。此次成功接待贺国强一行,与他们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为协助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完成好接待工作,我校也派出了孔子学院工作处马晓燕副处长、刘晓辰,校团委刘霞,艺术研究院王狄,亚非学院韩笑等5位老师前往该孔子学院参与各项接待准备工作,得到国家汉办赞许。
    中央电视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了此次活动。
 
                                             (孔子学院工作处 刘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