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校内验收工作总结会在行政楼507会议室召开。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副校长金莉出席会议,“211工程”三期各建设项目负责人、子方向负责人、专家组成员和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宣传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处长、211工程办公室主任张朝意主持。

金莉副校长首先对“211工程”三期验收工作进行了总结。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安排,从3月7日开始,我校先后对“211工程”三期五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及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项目进行了自查和验收。她指出本次验收有四大特点: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二是各个建设项目负责人准备充分,积极配合;三是专家组工作严谨,客观公正;四是验收工作安排合理周密。她充分肯定了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成绩,并对总结报告的撰写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各建设项目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把验收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第二,报告的内容还要进一步凝练,突出特色和亮点;第三,建设成就的描述还要进一步明确,目前看来有的项目在成就描述部分还不够突出,不够凝练;第四,对下一期“211工程”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各建设项目还要认真讨论,提出有建设性的设想。
张朝意处长对近期的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

杨学义书记发表了讲话。他认为,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验收为我校总结过去的成绩、思考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211工程”一直是学校的龙头工程、旗帜工程和凝聚力工程,通过“211工程”建设,北外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校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尤其是“211工程”三期,与前两期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首次打破院系、学科壁垒,搭建起了跨院系、跨语种、团队作战的项目建设体系,创立了“211”领导小组、项目总负责人、子方向负责人与子课题负责人四级共同管理的项目管理模式等。通过验收证明,我校“211工程”三期的建设是成功的,成果是显著的,部分标志性成果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仍需认真总结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他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发挥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协同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发展,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积极建言献策。
(科研处 王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