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前沿规划蓝图,扎实推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我校全面落实“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发布时间:2012-02-18 12:16:24 来源: 科研处 编辑: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指引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连续下发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北京外国语大学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紧密部署,认真传达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科学论证,广泛研讨,规划蓝图,扎实推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力争为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进全国外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传达中央精神 深入学习研讨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战略部署。2011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连续发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系列文件,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也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高校吹响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号角。

    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参加了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关于会议的批示精神,听取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同志的重要讲话。会后,杨学义书记及时向学校科研工作组传达会议精神,并指示全校要认真学习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制定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实施方案。随后,由我校发起的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在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召开,会议就外语类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专题研讨。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莅临会议并详细解读了国家“繁荣计划”的相关内容。张东刚指出,外语院校科研工作应把握当前发展机遇,加强组织实施,找准工作基点,力争走在全国高校前列。我校副校长金莉在会上作“立足国家战略亟需,繁荣外语院校科学研究”主旨报告,提出全国外语院校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科学把握国家战略利益需求,深入挖掘科研潜力,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在国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占领一席之地,挺立发展潮头。
 

 
    学校科研处面向全校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系列文件精神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在全校掀起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热潮。
 
科学论证方案 汇聚专家智慧
 
    为科学论证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施方案,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副校长金莉多次主持召开专家咨询会,广泛征集意见,汇聚发展智慧。
    2011年12月上旬,杨学义书记主持召开第一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咨询会。会议专题研讨如何增强学校学术研究的协同创新能力,并提出夯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基础,大力推动国际中国文化研究,提高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2012年元旦假期刚过,副校长金莉主持召开学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会上,科研处长张朝意对国家“繁荣计划”作进一步解读。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北外应大力发挥多语种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跨语种、跨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突出外语特色和国际水准;不仅要重视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的基础性研究,更要立足国家战略亟需,加强应用对策性研究,尤其要在国际区域问题研究、海外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领域有所作为。
    1月18日,杨学义书记放弃寒假休息时间,再次主持召开专家咨询会。会上,杨学义书记明确指出,制定繁荣计划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部署的关键性工作落实,也是学校今后一段时间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在当前教育国际化不断加强、高校学术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首先要保持忧患意识,立足学校长远发展考虑战略升级问题;其次要充满发展信心,充分利用学校多年来的宝贵学术积淀,充分发掘多语种优质资源,突出重点主攻方向,整合力量、扬长避短,保持优势;再次要脚踏实地落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方针,确保工作实效,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科学制定繁荣计划的实施内容,科研处组织召开精品文化译介、学术合作交流等多个专门研讨会,充分听取相关意见,确保计划制定的严谨性。
 
瞄准发展前沿 规划繁荣蓝图
 
    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意见咨询,《北京外国语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已经出台,正在面向全校师生进一步征求意见。2月1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我校副校长金莉、科研处长张朝意署名文章《中国学术走出去着力点在哪里》,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大力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几个着力点。
    学校繁荣计划的制定,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外、特、精”办学理念指引下,着眼于国家全球文化战略发展需求和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远目标,以建设具有北外风格、北外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全面规划、重点突出、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水平。
    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学校将努力夯实外国语言学与外国文学研究根基,重点打造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和国际区域研究两大学术高地,构建多层次综合项目体系,全面推进高端学术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北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全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全国外语院校学术研究重镇和国家重大问题咨询智库。
 
                                                                          (科研处 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