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我校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与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瑞典驻华大使馆、中国联合国协会共同举办的“纪念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35个国家、8个国际组织及国内多所大学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外交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上午十点,“纪念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行政楼配楼举行,开幕式由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秘书长Bonian Golmohammadi主持。

党委书记杨学义代表学校致辞,对参加研讨会的各国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杨学义书记介绍了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哈马舍尔德给予了高度评价。杨学义书记表示,哈马舍尔德先生是瑞典优秀的外交官,是联合国杰出的领导人。他在任内创建的“维和三原则”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杨学义书记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瑞典驻华使馆政治参赞Viktoria Li回顾了哈马舍尔德的生平,高度赞扬其对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形成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研讨会以主旨发言和讨论两种形式进行,围绕“维和三原则”、“冲突预防与国家能力建设”与近年来联合国关注的“保护的责任”理论进行了探讨。瑞典外交部高级法律顾问ErikWennerstrom 博士、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主任高心满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保护责任”亚太研究中心外联主任Sarah Teitt 女士、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兼北外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陈健大使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等作了主题发言。分组讨论阶段,各国外交官和学者做了精彩发言和辩论。

这次研讨会是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为纪念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逝世50周年所举办的系列国际研讨会的第二站,第一站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第三站将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哈马舍尔德自1953年4月10日起开始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直到其于1961年9月18日在刚果执行和平任务时飞机失事殉难。1956年,他领导的最早的武装维和行动是解决苏伊士危机的联合国紧急部队,同时提出著名的“维和三原则”,奠定了今天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基础,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