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第三届首都外语标识纠错行动启动仪式在我校逸夫楼第三阶梯教室举行。此次外语标识纠错行动是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领导下,由我校和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主办,旨在规范北京公共场地的外语使用,营造良好的多语环境,提升北京国际文化形象,推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工作的发展。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代表王翀、我校团委书记陈洪兵、法语系主任傅荣、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书记陈丁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团委书记陶好飞等出席启动仪式。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和我校的7所高校30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仪式。
团委书记陈洪兵讲话,指出本届首都外语标识纠错行动的重要意义,并简单介绍了由北外和其它十三家外语外贸学校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多语言服务联盟。他同时代表学校和多语言服务中心向参与本次纠错行动的志愿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开展纠错行动;注重方式方法,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抱着学习的心态,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检验自己、提升自我。
法语系主任傅荣在讲话中用法语表达了对志愿者们的赞赏与感谢。他表示,北京因为志愿者们的奉献,变得更加和蔼可亲、便捷高效。
兄弟院校代表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书记陈丁丁在发言中积极肯定了全国多语言服务联盟的创立。同时他表示,纠错行动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也是在联盟成立的背景之下产生的良好态势,相信本届纠错行动定会有更多的成果。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代表王翀在发言中指出,纠错行动是公共活动,而志愿者人数多、热情高,相信凭借先天的优势一定能取得突出成绩。
志愿者代表周韶安在发言中介绍了志愿者分组和各小组所承担的任务,并代表全体志愿者作出承诺,志愿者们定会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高质量地完成本次志愿工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团委书记陶好飞将本届纠错行动的旗帜授予志愿者代表,并与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一起,为志愿者代表发放了工作手册。至此,本届首都外语标识纠错行动正式启动。

据悉,由7所高校的500名志愿者组成的纠错团队,将被分派到北京南站、军事博物馆、景山公园、国子监四大场所进行图像采集和文字整理,建立标识数据库,然后交由专业翻译团队进行纠错和翻译。在对这些公共场所已有的英语标识进行纠错的同时,还将添加法语标识,并为建立其它语种标识提供数据资料。
(北京市多语言服务中心 :张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