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欧元之父”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作客我校“经济金融大讲堂”,为全校师生带来题为“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国际商学院院长彭龙教授主持。


彭龙副校长介绍了蒙代尔教授在经济学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对蒙代尔教授亲临北外讲座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蒙代尔教授首先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2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针对当前欧元区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和信用问题,蒙代尔教授以宏观的视角,通过对美国经济、欧盟经济、日本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分析阐述了金融危机现状,详细说明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蒙代尔教授对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表示肯定,对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克服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表示赞赏。

随后,蒙代尔教授对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蒙代尔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人民币如果能参与到可兑换的国际货币化进程,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从而实现双赢。
在提问环节,我校同学与蒙代尔教授积极互动,精彩的问答博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陈雨露校长,原中国驻IMF执行董事张之骧,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讲座。讲座开始前,陈雨露校长会见了蒙代尔教授一行。

罗伯特•蒙代尔,著名经济学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奠基人,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执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担任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加拿大政府、美国财政部等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的顾问。
蒙代尔教授发表了大量有关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著作和论文,在经济学领域获得了杰出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稳定政策理论(即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二是他提出了最优货币理论。蒙代尔教授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199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