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经济与金融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讲在逸夫楼三阶梯教室举行。来自摩根大通的知名经济学家贝多广教授为我校同学带来了题为“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战略作用”的讲座。

贝多广教授从“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出发,首先介绍了中国金融结构从财政主导型向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导型过渡的变迁史。在梳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贝多广教授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任重道远。贝多广教授从成熟资本市场的特征、国内债券 市场现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最后,贝多广教授将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结合起来,论述了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战略作用。贝多广教授指出,国内居民消费比例偏低、储蓄率高,出口导向型经济,巨额外汇储备等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战略作用,贝多广教授表示,一、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创业板建立以来,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发挥出战略作用;二、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成熟的功能齐全的资本市场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三、作为主动的发展战略,股票市场应将重点放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特别应该支持代表国民经济高成长部分的各类企业,债券市场应在中国投资结构的深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贝多广教授的讲座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讲座结束后,贝多广教授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与各位同学进行了交流。
贝多广教授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在学界和业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贝多广教授曾长期担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主要从事国内外资本市场重组、上市、并购等工作。贝多广教授目前任职于摩根大通,执掌摩根大通与第一创业证券成立的合资证券公司。除了拥有丰富的投行工作经验外,贝多广教授在学界也具有重要影响力,曾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奖”。贝多广教授目前还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银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上海国际银行金融学院董事。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