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智赋能 共谋创新发展——2025年北京高校信息化研讨会在北外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25 11:45:58 来源: 信息技术中心 编辑: 邱显锋

11月23日,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2025年北京高校信息化研讨会在阿语楼国际会议厅召开。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 开放协同——塑造高校创新发展新优势”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及首都各高校信息化领域的领导专家200余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欣路,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市教委前主任线联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种连荣,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岳从远等出席会议。会议主论坛由北外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杨红波主持。

刘欣路表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承办此次会议,体现了上级部门及兄弟院校对北外信息化工作的高度信任。刘欣路回顾了北外在“十四五”期间,特别是作为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单位以来,在智慧教学环境重塑及教师素养提升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重点介绍了学校近期发布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建设方案(2025-2027)》。他表示,北外正积极应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已成功上线具有北外特色的“外晓通(GlobeLink)”人工智能问答平台及数字人生成平台,实现了技术与多语种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面向“十五五”,北外将致力于构建“新基建、新体验、新AI、新安全”的数字发展新格局,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与兄弟院校携手共创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崭新形态。

线联平对北外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对北京高校信息化工作提出殷切希望。他强调,各高校要主动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防止“重建设、轻应用”,真正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种连荣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变革,他提出了两点倡议:一是强化“协同”力量,打破校际孤岛,通过学会平台促进高校间经验交流与校企协同创新;二是聚焦“数智”落地,推动信息化建设从“基建驱动”向“应用赋能”转型,务实解决教学科研中的实际痛点。

主旨报告环节,任昌山作了题为“顺时代启新篇创未来——以高等教育数字化全面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报告,从国家战略高度为高校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了政策遵循。杨红波作了题为“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规划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北外在构建沉浸式语言教学环境、打造多语种大模型矩阵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思考。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学者也分别就各校的“十五五”规划思考进行了分享。

大会在北外设立了两个分论坛。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华北电力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算力中心建设、数字化转型基础等议题深入讨论。各高校信息化负责人就共性痛点与协同机制进行了闭门深度交流。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北外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建设成果与创新风貌,也进一步加强了同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学校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推动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