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许国璋外语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会议由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教授出席研讨会。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文斌教授主持研讨会。

赵刚表示,今天的会议不仅是许国璋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的延续,也是对许国璋先生的精神财富和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当前,尽管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外语教育的核心价值不仅未被削弱,反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唯有通过扎实的外语教育,才能深入理解他国的战略意图、社会心态与文化语境,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可能的合作中把握先机。外语教育所面临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的变化,迫使我们必须积极思考对策,在构建中国特色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方面积极自觉自为,使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全球人文学科的大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研讨会邀请到六位知名学者作主旨发言。昆士兰大学陈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传统语法到大语言模型——论当代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他从语言研究的两大类出发讲述了最主要的四种语言学研究架构,以启迪之光唤醒多元思维,使学术征程于未知旷野中阔步前行。东北师范大学张绍杰教授作题为“大外语教育观:从许国璋先生论外语教育反思当今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的发言。他强调,许国璋先生的外语教育思想对外语教育转型发展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大外语教育观为中国外语教育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以“大格局,大胸怀——有感于许先生为《交际英语》教材作序”为题发言。他表示,许国璋先生在《交际英语》序言中对意义引领外语学习重要性的强调,对听说教学法短板的批评,对理解与表达相结合学外语的肯定,对语言使用得体性练习的高度赞同,对交际教学理念的接纳,对后辈探索教材编写新路径的支持与鼓励,无不彰显了一位外语教育家的素养和胸怀。 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以“关于大学外语教学的再思考”为题发言。她指出,传承最重要,传承是最好的致敬,追忆许国璋先生的外语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是努力开创中国大学外语教育的新局面。西南大学文旭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外语人才必须是文化人’的当代价值”。他认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和培育作为文化人的外语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外张莲教授以“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成就与问题”为题,回望了应用语言学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前瞻了今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方向。
北外科研处处长张天伟教授,英语学院院长杨鲁新教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教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徐浩教授、张虹教授等参加会议。许国璋外语教育思想研讨会的举办,对于弘扬和继承以许国璋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外语界老前辈严谨治学的教育家精神、鼓舞我们不懈为外语学科建设而感悟思想伟力、砥砺奋进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