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党委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1-04 15:49:59 来源: 党委宣传部 编辑: 张曼、邱显锋

11月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王定华主持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文键,党委副书记贾德忠,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赵刚参加会议。

王定华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举旗定向、催人奋进,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北外全校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业务能力、提振精气神。

王定华表示,要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十四五”时期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王定华强调,要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的承前启后重要地位。具体而言:

一是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也面临严峻挑战。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

二是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建议》在指导思想中鲜明提出“五个以”“两个推动”“一个确保”的要求;紧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提出七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十二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必须遵循“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

三是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对教育领域的重要部署。《建议》着眼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对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抓住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四是深刻把握四中全会核心要义,扎实推进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一要准确把握指导思想。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研究制定学校高质量发展顶层规划,聚力构建外国语大学崭新格局,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二要系统谋划重点工作。科学论证学校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学科架构,深耕人才培养,锻造强师队伍,创新科学研究,拓展国际合作,做实社会服务,推进数智赋能。三要切实健全运行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及巡察监督工作,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王定华强调,北外上下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助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良性循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较大贡献。

贾文键指出,《建议》全面擘画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部署了教育、科技、人才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各项重大工作,蕴含着极强的战略远见、系统思维与务实导向。作为党和国家的外语教育重镇,北外自诞生起便肩负着培养外语外事人才、增进中外沟通交流的特殊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学校发展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谋划推进,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贾文键分享了四点认识体会。一是必须在强化重特色上做文章。北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厚的外语学科底蕴与宽广的全球视野,其标志性品牌便是“外特精通”。因此,要深入实施“101工程”,促进传统优势外语学科巩固提升,并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翻译、区域国别学等博士点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北外辨识度的学科高峰。要进一步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为国家输送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国际化英才。二是必须在擘画研究型上求跃升。要在保持一流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全面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贡献更多重大标志性基础研究成果,产出更多提出好问题、面对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咨政建言报告,奋力进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要敏锐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性机遇,积极探索语言+人工智能、国际传播+人工智能、国际关系+人工智能等崭新领域,推进科研范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培育新的增长极。三是必须在提升国际化水平上走在最前列。要强化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打造更多类似于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的高质量合作平台,提升孔子学院内涵建设水平。要用好学校多语种优势与学术资源,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提升学校全球声誉,增强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并在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必须在激发内生动力上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进一步优化人事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张弛有度、催人奋进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健全科研评价体系,落实各项人才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丁浩认为,《建议》充分体现了三个新的时代特点: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分管工作,丁浩表示,一要把握历史方位,深刻领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价值。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肩负起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使命,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北外看北外,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实现学校自身高质量发展。二要聚焦核心任务,精准对接“十五五”教育部署的高校实践路径。按照适度扩容、优化结构的原则,增设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适当扩大留学生规模,探索推进以周边租购改造升级为主体的北外空间拓展模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化办学格局,不断打造智慧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三要筑牢根本保障,以党的领导引领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制定学校依法治校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强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综合改革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汤哲远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建议》。《建议》对“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作出了科学判断,对这一时期的国家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建议》中有关教育的战略部署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一脉相承,进一步强调了“十五五”时期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和着力点。必须学以致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中全校智慧,高质量编制北外“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正处级干部、思政课教师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