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以“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为主题,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国专家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务委员谌贻琴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并宣布开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伟致辞。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外国专家出席开幕式。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以及北外邀请的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60多名外国专家学者,职能部处与相关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共计90余人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北外国际组织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作为外国专家代表在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她表示,人才流动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动力,并赞赏中国将人的发展作为政策核心,通过实施精准有力的社会经济政策取得显著减贫成就。她指出,中国当前以开放创新姿态制定的人才引进与保留政策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强调国际人才是促进文化理解与民心相通的桥梁,呼吁各国加强人才政策对接,通过高校交流项目、联合研发创新与人才流动,能够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消除偏见,共创可持续的未来与更加和谐的世界。
在开幕式重点人才合作协议签约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与英国基尔大学签署学术及人才交流合作备忘录。贾文键与基尔大学副校长唐娜·李作为双方代表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合作备忘录,两校将在本科和硕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学术会议组织、教师与学生交换、短期交流项目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人才交流合作。
大会开幕前日,10月20日,北外组织的外国专家代表团应邀参加了上海市徐汇区举办的“衡复City Walk之百年海派人文——音乐·建筑融合之韵”主题交流活动。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外国专家们深入探访了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深入了解上海中心城区的百年发展历程与时代变迁。他们还参观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音歌剧院等特色鲜明、建造精美的现代建筑,亲身感受了人文建筑的艺术魅力。通过活动,外国专家们不仅增进了对上海历史文化底蕴的理解,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深刻体会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