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举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与世界”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5-10-18 22:30:36 来源: 教务处 编辑: 花瑞

10月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与世界”学术论坛。论坛由北外美国研究中心、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和科研处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文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香农・斯蒂恩(Shannon Stee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马特・桑德勒(Matt Sandler),北京大学历史系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所长王鸿刚,《美国研究》副主编赵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美国研究中心李莉文教授主持。

王定华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美关系地位凸显,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高等教育、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仍保持着显著的全球影响力,深入研究美国对理解当前国际格局、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研究对国内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及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国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也能够为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为推动北外美国研究工作高质量开展,王定华提出四点看法:第一,立足“两个大局”,把握美国研究的“中国坐标”;第二,立足“外特精通”,彰显北外美国研究的优势;第三,立足“共同体理念”,当好文明互鉴的“桥梁纽带”;第四,立足“四大倡议”,把美国研究放在全球格局中。他呼吁以本次论坛为新起点,推动更多美国学生、学者、智库、媒体、非营利组织走进中国、走进北外,用脚步丈量真实中国,用心灵感受中华文明,用学术消弭信息茧房,用对话对冲误解偏见,让“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为探索新时期中美相处之道贡献“北外力量”。

论坛上,贾文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颁发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特聘教授”聘书。

陶文钊以“对特朗普 2.0 施政的初步观察”为题,深入剖析特朗普再次执政的施政作风、政策与影响。香农・斯蒂恩以“表演艺术与美国研究:框架的变革”为主题,从跨学科角度为美国研究提供新视角和理论框架。马特・桑德勒的线上发言指出当前美国研究再次面临危机,需正视重构过程中的挑战。王鸿刚围绕“理解特朗普主义 2.0 的对华战略”展开论述;赵梅介绍了“美国研究口述史”项目的最新进展,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实挑战。

在全天的论坛中,北京大学历史系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国际政治科学》执行主编漆海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高嵩,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帆、李枏、富景筠,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涂怡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莲莲,助理教授赖华夏、戴惟静,北外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专用英语学院教授、《国际论坛》编辑部主任蔡鸿,教务处处长、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李莉文等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美国与世界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发言分别由谢韬、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院长刘铁娃、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仵胜奇主持,科研处处长张天伟作总结发言。

本次论坛推动了美国研究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对话与合作,拓展了美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北外美国研究的持续深化奠定坚实基石。

北外党办校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人事处,综改办、“双一流”办,校友会、教育基金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