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师生热切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3 16:09:26 来源: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编辑: 邱显锋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及各二级单位党组织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组织师生员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收看收听大会。学校师生对大会反响热烈。

全国政协委员、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有幸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观看隆重盛大的阅兵活动,内心无比荣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千钧、意蕴深远,深刻阐述了这场伟大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铿锵有力地昭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上个星期,我在哥本哈根参观了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我的朋友——辛德贝格”专题展览。1937年,丹麦人辛德贝格在南京水泥厂保护两万多名南京市民免遭日寇屠杀。今天上午,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巧遇受邀来华观礼的辛德贝格后代,我们亲切握手,热情攀谈,一起参观专题展览,观摩宏大阅兵,亲身感受中国强大。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们的胜利。当人民军队整齐方阵走过,先进装备驶过,新型战机飞过,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80年前积贫积弱、受人侵略的中国,如今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取得辉煌成就,足以让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友好人士欣慰与自豪。本人在天安门旁一遍遍祝愿伟大祖国明天更加美好,也再下决心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贡献北外智慧与力量。

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文键表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气势磅礴的阅兵式,我无比激动、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既深情回望了抗战历史的壮阔画卷,又深刻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铁流滚滚,战机呼啸,阅兵盛典庄严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矢志不渝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与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成于新中国创业的磨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语教育高等学府,我们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抗战精神,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外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韩强表示,今天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礼,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化了对中国抗战世界意义的认识,感受了人民军队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十年前我也参加了70周年阅兵观礼,两次现场观礼,使我进一步深刻感受到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军队的日益现代化,感受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一个强大的中国是世界之幸、人民所盼。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正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强大力量。这次阅兵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表示,作为北外教师,能够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能够近距离观礼盛大的阅兵仪式,向最可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我无比激动,也深有感触。中华民族为赢得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举世瞩目,应当被永远缅怀与铭记。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仍是世界大势所趋,但动荡与风险也依然存在,因此更需要我们保卫胜利、守护和平。只有铭记历史,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只有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作为高校教师,我将化感动为行动,在教书育人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尽心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培养更多的人才而矢志不渝。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家级特聘教授、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何伟表示,现场目睹这场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我深感震撼与自豪。当听到百岁抗战老兵到场观礼,我不禁热泪盈眶。这些鲜活的历史,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这是一堂穿越时空的国防教育课,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我们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国产自主研发的主战装备,这既展示了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国家雄厚的国防实力,又充分表明真正的国家安全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面向未来,唯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必将这次阅兵的感悟融入今后的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引导学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孙眉表示,今天来到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我非常激动,倍感振奋。当礼炮轰鸣的时候,当现场几万人共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对伟大祖国的祝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禁让我想起家乡铁道游击队的英勇抗日事迹,这必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最珍贵的党课!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念活动志愿者带队教师、辅导员阿依米尔·艾力表示,我非常荣幸能以专业所长为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活动贡献绵薄之力。作为志愿者队伍的带队教师,回首过去百余个日夜,与同学们并肩奋战、日夜兼程,共同谱写了一部充满激情与担当的“备战史诗”。从国庆70周年以坚定脚步丈量长安街,展现大国青年的豪情与气概,到如今用热情微笑和专业服务在这场意义非凡的盛事中践行使命,我们始终步履不停。作为新时代北外青年,传承抗战精神,一次次以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走向舞台,真切感受到祖国的温度与精神的力量。这些经历让我们愈发坚信:每一份付出都在汇聚时代的强音,每一次努力都在致敬历史、守望和平、寄语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专业和热情向世界传递中国之声,赓续红色血脉,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纪念活动合唱团成员、国际商学院推免保辅导员朱嘉表示,作为广场合唱团的成员,同时也是带队教师之一,我内心感到无比振奋和感动。感恩先辈,没有抗战老兵们的浴血奋战、不屈抗争,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和平。当我站在广场上高唱第一首曲目《松花江上》时,歌声未出,热泪已盈眶。那一刻,我更加懂得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意义,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安宁与尊严,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感恩祖国,给予我们今日光荣时刻,赋予我们未来光荣使命。在国旗下歌唱,在新时代前行,今日是我们合唱团成员人生难忘的一课。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相信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兑现我们每一位青年对祖国、对人民最坚定的承诺。

纪念活动合唱团成员、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李朔表示,作为广场合唱团成员,我收获了一堂红色思政课。首都高校三千人合唱团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合唱国歌,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深情回望,到面向城楼的挥旗欢呼,我们在共和国的心脏,与亿万同胞同频,和千年历史对话,同无数先辈共鸣,这样的成就感和使命感难以言表。盛会短暂,但精神永存。它的精神力量将鼓舞我们奔赴下一段征程。“苦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先辈。”相信我们在未来,不论是面临一场重要考验,肩负一项光荣使命,还是面对一次重要抉择,都能看到自己在2025年9月3日这一天的身影。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动荡变革交织共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任重道远。作为北外学子的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应当砥砺奋斗、挺膺担当,争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的时代新人!

纪念活动志愿者、非洲学院祖鲁语专业2022级本科生于靖允表示,千秋凛然英雄气,驱策吾辈少年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更是一支不灭的信仰火炬,它照亮过救亡图存的血泪征途,也正在照亮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更为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从校内通用培训到现场实地踏勘再到模拟演练实操,我们的信念不断强化,专业的服务已成本能。八十余载光阴荏苒,当年先辈以热血守护山河,今日我们以微笑与服务传递中国温度。从抗战烽火到盛世盛典,伟大抗战精神内核穿越时空,将两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紧密相连。我们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爱国情怀融入志愿服务全过程,以实际的奉献和持续的奋斗,传承先辈精神,守护和平时代,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