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以下简称《讲义》)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版使用培训在线上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欣路,北外大中小学外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孙有中,“理解当代中国”虚拟教研室牵头人、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宏等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的3000余位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多语种学科负责人及一线骨干教师相聚云端,参加培训。
刘欣路在致辞中深入阐述《讲义》多语种版翻译出版的时代使命、重大意义和北外的创新实践,他表示,在翻译出版过程中,北外始终坚守术语精准、传播有效、协作高效的“三重原则”;在教学应用和人才培养方面,北外探索出课程育人深度融合、机制保障长效推进、国际传播延伸拓展“三维一体”的课程融入路径。面向未来,北外愿与各高校共享资源、共研策略、共促传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更多“文明使者”,让中国教育理念更生动地走向世界课堂。
主旨报告环节,孙有中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文化传承与时代使命。他提出的“融入、嵌入、导入、加入”四项基本原则,为高校外语类专业用好《讲义》提供了具体指导。《讲义》中文组编写成员、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高地教授系统阐述了《讲义》的编写历程、基本定位、核心内容与重要内涵,强调其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大根本问题,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北外教材处副处长李颖分享了北外在《讲义》多语种版应用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搭建教研平台等举措,实现了《讲义》在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培养中的有机融入。
本次培训设法文版、俄文版、西班牙文版和阿拉伯文版4个语种平行分论坛。讲义四种外文版定稿人、北外法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戴冬梅、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张朝意、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院长常福良、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薛庆国以“《讲义》多语种版翻译原则与教学方法”为题进行分享。专家们从外语教学的使命出发,分享了多语种版的翻译出版背景、翻译原则及使用建议。专家们认为,多语种版为高校外语专业课堂教学提供了权威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提高外语技能,深化对中国教育理念的认识,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用外语讲述当代中国的能力。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表示,《讲义》多语种版的出版与推广是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突破。希望任课教师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外语讲述生动、鲜活的中国教育故事,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本次培训由北外大中小学外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外教材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理解当代中国”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系列虚拟教研室联合组织实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晓敏、上海外国语大学于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侯宇翔,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常小玲等参加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