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承办《探索与争鸣》第四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会专题论坛
发布时间:2025-07-23 16:18:33 来源: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编辑: 尹远

7月16日,《探索与争鸣》第四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之专题论坛“数智花火:社媒时代全球青年跨文化思潮的现状与未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论坛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办,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国际商学院、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校团委共同承办。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欣路,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外文局等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围绕数字技术对青年跨文化实践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思考社媒时代全球青年跨文化思潮的现状与未来。开幕式及主旨发言由北外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冯刚主持。

刘欣路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社媒平台正成为全球青年跨文化交流的新场域。青年学者需警惕数据霸权对文化多样性的侵蚀,坚守人文精神内核,在数字空间中推动人类文明新秩序的构建。李舫在致辞中指出,当今青年的精神栖居已超越物理空间,在数字维度中重构新的文明图景,并呼吁青年学者做文明的“转译者”、以伦理校准技术航向、用“共同体美学”重塑交往理性。

主旨发言环节展现了学术界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回顾了期刊支持青年学人的初心与实践,通过生动案例展示了往届年会对学术新秀的托举之力。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高金萍详细介绍了该院培养青年学者的创新机制,对新一代学人寄予殷切期望。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王侃从“全球青年多维对话”等实践项目出发,剖析了当前中外青年交流呈现的思想特征。中央团校周小舟聚焦“数智时代中国青年跨文化传播的实践逻辑”,强调在技术浪潮中坚守文化使命的重要性。冯刚以儒家"格物致知"的传统智慧作结,指出青年学者既要顺应技术潮流,更要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

第一场青年论坛的主题为“数字时代青年学者的跨文化实践与思考”,由北外助理研究员曹煜晴主持、助理研究员杨宾评议。中外青年学者分别围绕“文化译介中的数字依赖困境”“数字人文与跨文化教育”“社媒驱动下的跨文化交流”“国际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等话题,就数字时代青年的跨文化交流展开研讨。第二场青年论坛的主题为“媒介演进过程中的跨文化互动新现象研究”,由北外助理研究员田卫卫主持、助理研究员黄一玫评议。五位学者分别围绕“文物资料在科技时代的运用”“社媒时代今人对古代文化认知的变化”“历史上世界青年的跨文化互动”等话题,就媒介变迁与学术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研讨。

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拉脱维亚籍专家安泽、北京大学阿拉伯语学院埃及籍助理教授高山、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马达加斯加籍讲师唐磊、北京华文学院讲师白白格勒玛、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副教授郭菲、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杨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孙兆华、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光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谢能宗、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闫妍参加青年论坛并作学术报告。北外团委书记黄伦伦作会议总结。他表示,北外作为承办单位,一直在积极搭建各种跨文化交流平台,激励青年学子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与文化实践,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思潮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