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首届中白人文交流国际论坛暨中国与欧亚国家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切尔维亚科夫,外交部欧亚司公使衔参赞苏方遒,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校长科罗尔,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副校长伊格纳托维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永全,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分委会秘书长张冰等出席开幕式。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张汶川、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通过视频致辞。北外俄语学院院长戴桂菊教授主持开幕式。
赵刚介绍了北外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化办学情况,尤其是上合国家教育合作框架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区域国别研究现状。他表示,中白人文交流中心的建立为两国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架起了友谊之桥,并对中国驻白俄罗斯使馆、白俄罗斯驻华使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以及所有为中心建设作出贡献的机构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推动中白两国高等院校、智库、科研机构在语言教学、师生交流、学者互访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席茹代表教育部国际司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她表示,人文交流是中白关系的重要基石,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白人文交流中心将积极服务中白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及教育人文交流,围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关键领域,培养知华友华的高层次人才,搭建稳固长效的双边人文交流教育合作平台。
苏方遒对中白友好关系的前景进行展望。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卢卡申科总统的领导下,中白关系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高度,为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他强调,两国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全面发展,结出丰硕成果。中方愿同白方一道,将人文交流提升到新的水平,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张汶川强调,建交以来,中白始终保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原则,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向新台阶,并在多边舞台上相互支持,为维持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共同努力。中白人文交流中心的成立是中白关系发展的一件大事,是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的一大举措,也是推动中白人文合作走深走实的创新实践,将为两国开展文明对话和互鉴搭建新的平台、谱写新的篇章。
切尔维亚科夫对中白人文交流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北外、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和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为建立中心作出的贡献表达感谢。他强调,白中两国文化底蕴深厚,教育资源丰富,中白人文交流中心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将为联合科研、创新项目与教育合作开辟更广阔的前景。中白人文合作的深化不仅将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更将为构建以互尊互信为基础的全球教育文化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李迎迎提到,中心的成立不仅是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里程碑,更是新时代人文交流的强音。作为中国外语院校的同行者,天津外国语大学对此深感振奋,也愿与各方携手,为这一平台的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张冰介绍了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分委会的发展情况,梳理了我国俄语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她表示,中白人文交流中心的成立为中白两国加强人文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而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助于中白人文交流走深走实,为研究中国与欧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提供丰富的学术视角。
会上,中白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家代表进行主旨发言。随后举行了“中白人文交流中心的机制建设”专题圆桌会议与“中国与欧亚国家文明交流与互鉴”专题研讨会,各参会专家学者和在校师生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中国和白俄罗斯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
日前,北外、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与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在两国教育部见证下共同成立了中白人文交流中心。本次研讨会依托中白人文交流中心平台,旨在展示我国学界对中国与白俄罗斯人文合作的研究成果,加强中国与欧亚国家文明互鉴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来自中白多家权威智库、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受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