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汉画千年:石上风云与人间万象”中国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开展。本次展览作为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品牌活动培育试点项目”及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2025年长河文化共生雅集”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北京市科协科普部部长尹树国,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红蓉,著名收藏家、博物馆策展人,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长穆家良,捐赠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徐州分会会长崔光臣出席开展仪式。
丁浩向崔光臣先生的捐赠善举表示感谢,介绍了北外的办学历史和最新发展成就。他表示,本次中国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展,是北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举措。北外充分发挥多语种特色、区域国别研究和跨学科发展优势,以展馆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中外师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北外智慧和力量。
穆家良表示,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将汉代的社会风貌、思想信仰和审美追求镌刻于金石之上,成为“绣像的汉代史”。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与北外共同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北京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马力、一级主任科员胡亚楠,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洪熙,中央电视台原制片人、《鉴宝》《寻宝》栏目原主编方书华,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邱天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徐州分会顾问何山,北外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何辉、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王舒圆,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薛维华,以及中外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开展仪式由北外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馆长姚燕主持。
本次展览精选汉画像石、砖刻、碑刻拓片60件,辅以历代钱币、文物364件,通过“礼行天下”“浪漫汉风” “仰望星空”三大篇章,系统展现汉代农耕文明、礼乐文化、神话宇宙观及艺术传承的多元魅力。同时,展览还呈现了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古代货币,涵盖新石器时代至殷商时期的海贝,商周至明清时期的铜钱,以及来自日本、越南、朝鲜等国的古代铜钱,和古丝绸之路沿线流通的金银铜币。展览于北外图书馆一层展厅展出,时间将持续至2025年6月18日。